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會寶嶺鐵礦公司精細化管理采風之“時間都去哪了?”
作者:王慧超 王玉梅
2014-08-26 15:44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一天8小時,一周七天下來的話就是56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可對著工作日誌核算工作量完成工時,才發現真正有效工作時間才40幾個小時,刮風不少,沒幾個雨點子。時間都去哪了?”小王看著工作日誌愁眉緊鎖。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為全麵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臨礦集團會寶嶺鐵礦公司正積極推行效能量化考核製度,將工作量折算成工時,與個人績效工資直接掛鉤,通過“定任務、定時間、定質量、定分數”的四定原則將每天工作任務分解細化,落實到責任人,根據當日完成任務情況做到工資即時清算,日清日結。從以往百分製酌情倒扣轉變為現在的從零掙,績效考核機製發生180度華麗大轉身。
“以前總有那種等靠要思想,部門負責人給下派工單自己還推三阻四不願幹,反正活不多幹錢不少拿,天塌下來高個頂著。現在不一樣了,部門所有人員績效工資拿出來重新回爐,掙多少工分拿多少錢,幹少了錢都讓能幹勤幹的掙去了,那還不開足馬力可勁兒幹呀!”一談起績效改革新政,生產技術科的小李便打開了話匣子。
“水活則魚歡”,新辦法實施如投石入水起漣漪,打破了以前那種幹多幹少、幹好幹壞、幹與不幹一個樣的“平均主義大鍋飯”的現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多勞多得,極大調動了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潛能,使該公司機關工作作風煥然一新,大家一改往日那種“慢生活”的節奏,爭先恐後,多拉快跑,形成了一種百舸爭流千帆競的良好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