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玲:讀書軼事
豈異神仙地,俱兼山水鄉。竹齋燒藥灶,花嶼讀書床。
這是大詩人杜甫的詩句,詩裏所說的應當是他所向往的讀書環境吧?若真當如此,讀書自然是最快樂的事了,可今天的我們卻很難再有古人那種讀書的境界。且不說我們生活得沒有古人那麼從容,有些情況下我們還會為了某個目的被迫讀書,讀書的樂趣也就少了很多。我偶然也有強迫自己讀書的事,比如為了應付職稱考試,我曾功利到與書神作交易,這是為了生活,倒也無可厚非,可有時甚至是為了自己的麵子,才不得不去讀那些時下最流行的書,卻讓我羞於對人提起。所以,在多數情況下,我還是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來讀,這當中自然就多了一份輕鬆和樂趣。
古人說:“有工夫讀書謂之福。”可我偏偏少了這種福氣。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著忙碌的工作,加上自己又是個心強的女人,能用於讀書的空餘時間太少,因此,就對星期天和節假日備加珍惜。連飯都可以吃得馬虎隨便,生怕瑣事會擠占了讀書的時間。但節假日畢竟太有限,可平時即使有那麼一點兒空閑時間,我偶爾還想偷個懶,看看電視,或者做一點家務。就會連著幾天不看書。這時我心裏就好像缺了點兒東西似的,加上有朋友嚇我“一天不讀書就會語言無味,麵目可憎”。我便有了惶惶之感,哪怕隻有幾分鍾時間,也要趕緊抓起一本書看上一小段。
說起讀書的感覺,真是語言難以形容。由著自己的性情,也不講究姿勢,讓自己的身心完全放鬆下來,很快就能進入到讀書的境界裏。中午飯後的看書是消遣,是懶散的放鬆;晚上睡前的看書是享受,是為好夢做鋪墊的;關起書房門一人靜靜地看書,是想隨著情節走進另一個世界,把眼睛裝不下的,放到心裏細細品嚐。有時,也打開音樂看書,那時,聽的是一種情調,看的則是一種情愫。最喜歡的是雨夜捧一本書,最好是鬱達夫的散文,早早上床,側臥著身子,把燈調到合適的亮度,開始看。掠過他憂悒、感傷的文字,眼裏竟然有了濕潤,沙沙的雨,撲打著玻璃,心已遊離於書外,隨著一頁頁翻過,自己仿佛也成了一個在雨夜行走、在異鄉漂泊的遊子,有了企盼,有了渴望,也有了隱隱的苦痛。這時,就會把書輕放一旁,仰麵朝天,枕著雨聲,任思緒在雨夜疾走,想象被夜色包圍的旅人的故事,想象被雨幕吞沒的山河的氣象,那倏然而出的關於雨夜的詩句,也透出了蒼涼和寒意,隻有台燈在暖暖地亮著……
這是看書看進了心裏,其實,很多時候,書就是這樣讀起來的。隨手取一本書或雜誌,看著看著就被吸引住了。有時是會心一笑,有時是怦然心動,有時是悵然若失,有時又心潮難平。看小說,有時竟然忽略了情節,聞到的是久違的熟悉的氣味,說不出的親切,有了交流的衝動,臉也生動起來了。看散文,在字裏行間遊走,捕捉的是靈魂的香氣和隱藏在書中的美感,不知不覺中就有了一點兒搖曳,心動起來了。而看雜文和小品,似乎也經曆了歲月的磨礪,剛剛抹去掛在嘴角的笑意,額頭上就又爬上了一絲思想的皺紋,人便深沉起來了。
因為喜歡看書,家裏就必須有很多書供我來讀。我書架上的書雖然不少,而真正“入流”的並不多,沒有什麼名貴的藏書,更沒有孤本善本,像我這樣的工薪階層,哪能買得起那樣的書?不怕大家笑話,我的書大部分還是盜版的。盜版書畢竟要便宜很多,最適合像我這樣愛書的低收入者。盡管書裏有時會多幾個錯別字,但好在我有正版的新華字典。這就好像愛買盜版軟件的電腦愛好者,必然會有一張正版的殺毒盤一樣。平時上街閑逛,我最注意的是,哪家書店裏又來新的盜版書了。有時運氣好,會趕上某個書店處理庫存。這是撿“大便宜”的時候,書的質量往往比盜版書要好,而且價格更便宜。有一次,我在一家處理舊書的書店裏選中了一套《心靈雞湯》。一套《二十四史》和一套《世界名著叢書》。三套書共有26本,平均每本的價格也就二十多元錢。店員給我包好書,我把錢往她手裏一塞,轉身抱起書就跑,生怕人家再變了卦。那三大盒子書足有20多斤,還沒到家我就累得大汗淋漓,氣喘籲籲了。要知道,一個月前我才因為頸椎病住過醫院。沒辦法,誰讓書那麼貴呢?常聽有錢人說,他自己窮得隻剩下錢了。這時我就會感歎,我窮得隻剩下書了。
青春的時光早已逝去,但有書架上那些書和我相伴,總讓我覺得欣慰。可有的時候,心裏卻是十分不安的。因為我看書多是泛泛的看,浮光掠影的看,信馬由韁的看,沉不住氣的看,還自以為是的看,這樣的讀書,總覺得底氣不足。古人把經書當作稻糧,把史書作為肴饌,把諸子百家的書比作好的米酒,這是讀書讀出了快樂,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而我的看書之樂,顯然是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的。讓我略微放心的是,林語堂先生在論讀書的藝術時曾說過一句話:“隨手拿過一本書,想讀書時,便讀一下。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讀書必須出於完全自動。”我也試著問自己,你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了沒有?我對鏡照照臉:還好,雖然經曆了許多人生的坎坷,麵尚有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