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論中國下一步社會改革需要的社會因素(一)

作者:陳繼紅、劉光偉、吳瑞男 2014-09-08 23:55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基礎上,我國的經濟總量突破萬億,躍居世界第二,基礎建設與社會保障體係也在逐步完善,人民的幸福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背後的官員腐敗現象、社會機構的臃腫、整個社會文化的丟失全部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但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它隻能通過社會主義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我們必須堅持大力發展生產力、拓展經濟渠道、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是中國下一步社會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以市場化改革實現可持續發展,並從而成為社會改革的驅動力。從現階段的矛盾變化的現實來看,市場化改革依然是支持整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在重要因素中,我們要加大力度,需要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實質性的突破。

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是發展,這不僅因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要靠發展,而且因為貧窮本身就會帶來環境破壞,造成發展不可持續。貧困地區一般自然條件較差,人們為了生存往往不得不毀林開荒、伐薪燒材,導致環境惡化;環境惡化反過來又加劇貧困。因此,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要發展起來,使人們擺脫貧困,打破貧困與環境惡化之間的惡性循環。要發展起來,就要改變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用現代理念和機製組織社會經濟生活並融入社會經濟大循環,發揮資源、環境、勞動力等方麵的比較優勢,吸引外部資本、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產要素,進行專業化生產和經營,在分工、交換、合作、競爭中提高經濟效率。這也就是經濟市場化的過程。所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改革生產方式,建立健全市場機製。

因此在中國的下一步社會改革的經濟方麵需要加入更多的資本主義因素。

在改革開發初期,設計的發展模式是這樣:發展增量帶動存量改革(所謂先易後難的改革模式)。簡單的說,就是先把蛋糕做大,再來解決分配的問題。經過10幾年的發展,經過全國10幾億老百姓勤勞的工作,這個蛋糕是越做越大了,但是,分配的問題(必須通過政治體製改革才能解決各階層財富再分配的問題)卻一直停滯不前,民間再怎麼呼籲,管理層總是穩定壓倒一切——好吧,現在的說法是和諧壓倒一切。

這隻是社會改革中體製改革必要性的一個縮影,在其他方麵,例如保證社會公平、保護公民權利、建設“法製”社會等依舊有待新的改革措施的出台。

一是加快推進產權製度改革進程。因為在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就必須做到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其次它將解決了改革中爭論最大的產權問題。當前,爭論的焦點正是在於是否把私人產權置於與集體產權、國家產權同等重要的地位。而我們的改革方向也就是探明並且解決這些問題。而我們的改革方向也就是探明並且解決這些問題。而我們的改革方向也就是探明並且解決這些問題。

二是加快破除壟斷,為多種所有製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近幾年,壟斷行業改革進展相當緩慢,甚至在有些方麵“有退無進”。這些需要社會的第三方力量的介入,並且也需要整個社會力量的監督。

因此在中國社會下一步社會改革中的體製改革需要更多的是社會主義因素。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