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下一步社會改革需要的社會因素(二)
中國的儒家、道家等傳統思想觀念經過3次大的“摧殘”之後,需要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有著更多的文化體製方麵的改革。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文化體製改革在全國有步驟地全麵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加快構建,文化企業如雨後春筍,文化管理體製加快改革,文化產品創作層出不窮,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沉穩矯健……
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文化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增進民生幸福、促進社會和諧,文化都是重要內容和衡量指標。認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點規律,創新文化的體製機製,是提高文化自覺的邏輯必然,增強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文化複興的曆史方位之所在。
如果說國際上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巨大反差以及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的迫切要求是加快文化體製改革的外在誘因,那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壓力則是加快文化體製改革的內在動力。
長期以來,我國麵臨著公共文化服務短缺,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文化消費不平衡,“精神饑渴”現象日益強烈的尷尬局麵。
長期以來,我們的文化單位由國家投資、建設和管理。文化單位按照政府財政撥款的多少劃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多給多幹,少給少幹,不給不幹”。想當年,一個小小的香玉劇社,靠常香玉帶領一幫藝人走街串巷,就能用自己掙的錢給國家捐飛機;可文化體製改革前,許多文藝院團竟到了無錢排戲的地步。原因何在?關鍵在於香玉劇社是向市場要錢,而國有院團則是向政府要錢。
長期以來,我們的事業職能和企業功能也混淆不清。本屬公益的,公益屬性模糊;本屬市場的,市場屬性不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辦不分,“有文化、無市場”,構成了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製性障礙。
一麵是加入WTO以後國內的文化市場要逐漸放開,一麵是我國的文化單位難以與國外文化企業同台競爭;一麵是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趨強烈,一麵是國有文化單位缺乏活力。加快文化體製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成為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文化複興的迫切要求,成為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大課題。
思想觀念還需要進一步解放。變革蘊含陌生,陌生產生刺激,刺激有助於擊穿麻木、打開思路。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必須進一步激活人們的思想,使改革的思維更活躍、探索的氛圍更濃厚、創新的動力更強勁。毫無疑問,我國是個文化大國,五千年的文化積澱讓我們底蘊深厚,但又遠不是個文化強國。這就要求我們以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更加強烈的改革意識,努力改變我們以往形成的思維定勢,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更好地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
因此,在社會改革的文化體製改革中需要更多的社會主義因素。
根據在不同方麵我們所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即使最終都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中國,但是需要深化的社會因素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