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捷:遙想當年知青歌
“文革”期間,隨著毛澤東主席一聲號令,紅衛兵小將們一夜之間便成了知識青年,他們紛紛奔赴祖國的廣闊天地——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這是特殊年代下的知青,他們有著許許多多鮮為人知的故事,知青歌就是其中的一種。
我站在礦山上,舉目望四方,威遠煤礦我的家鄉,告別礦山奔向遠方,啊!美麗的礦山,我可愛的家鄉,啊!汽車你慢慢開,讓我看看我的家鄉,讓我看看我的爹娘。
我站在校門口心潮起波浪……
我站在家門口兩眼淚汪汪……告別金色的學生時代,告別父母親人,離鄉背井,到那遙遠、偏僻、荒涼、寂寞的鄉村,去勞作,去生存。這對十六七歲的娃娃們來說,是何等的艱難,何等的無奈……
那是一個白雪飄飄的早晨,媽媽一步一步送我到公共車站,她拉著我的手,心酸的淚水,灑滿胸前,我勸媽媽你不要難過……
離別了婆城我來到遙遠的地方,到了農村我思念著故鄉,我站在那山崗瞭望著婆城,望啊,望!何時才能見到你呀,媽媽。這是威遠城區知青的歌。這歌裏有母親送兒子,兒子懷念故鄉思念母親的畫麵,再配上淒美的旋律,定能牽動天下父母心。
下麵這首是重慶知青歌:
火車呀,火車你慢慢地開,讓兒再看娘一眼,娘啊!娘啊!娘啊!娘啊!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
十八年恩情,永不忘,是爹娘把兒撫養成長,如今就要骨肉分離,悲傷的淚水,濕透衣裳。
小溪的水呀,你靜靜地流,我的心兒隨著溪水流,遠望天空思念故鄉,嘉陵江大橋就在眼前。
年輕的朋友,你來自何方,我來自山城的大街小巷,歌樂山上的青鬆啊!召喚著我們懷念故鄉。
敬愛的姑娘,當我告別了你,就像那哈蜜瓜斷了藤,有朝一日我倆相逢,愛情的花朵遍地開放。這動人的歌詞,優美的旋律,若是明星們演唱的話,決不亞於當今某些流行歌曲。
農村的山呀,農村的水,山下是水稻綠油油一片。雖然山清與水秀,怎能比得上咱家園。
老鴰成群,螞蟥伴,臭蟲和跳蚤把周身咬遍,一日三餐苞穀麵,知青的生活多悲慘!
不願做牛來,不願做馬,不願待在這鬼旮旯,有朝一日時運轉,再回老家建家園。這歌詞跟當時的社會背景還真有點兒格格不入,但今天看來,正是當年知青生活的寫照。
青青的河水流,座座高高的山,高高的山彎我把家安。一把鋤頭,一根扁擔,一挑糞桶,一個罐罐,還有兩個瓦缽缽。吃的是苞穀麵,穿的稀巴爛,住的是毛草房,睡的是跳蚤床,你說知青慘不慘?慘不慘?
第二段是知青們為自己構思的美好生活:
經過學習班,思想有改變,一月要幹二十七八天,社員幹部都誇獎我,說我是個好社員,說我是個新農民。吃的是白米飯,穿的是綢和緞,住的是大瓦房,睡的是鋼絲床,天天頓頓都像過年,像過年。這恐怕是癡人說夢吧,那時,莫說是農村,連城裏人都很難辦到。
正值青春年少的知青,在他們朦朧的心靈裏也向往著美好的愛情,一但知青戀愛,他們在貧下中農和幹部們眼裏,便成了壞知青。有這麼一首是知青們自我調侃解悶的歌。
洪湖水呀,浪打浪,年輕的姑娘找對象。找個幹部要下放,找個工人要拉賬,找個農民曬太陽,找個兵哥哥要打仗,還是找我們知青哥,又合適來又穩當,一年要分個半人的糧……
知青歌,不光是為知青唱,我記得還有這樣一首:風箱擺在街上,補鍋匠生意旺,抬起那漆黑的臉嘴,像煤炭一樣,閃閃發亮,啊補鍋匠,補鍋匠,啊補鍋匠,補鍋匠,我祝你永遠找不到對象……
知青歌曲,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它伴隨知青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單調、乏味、空虛、寂寞的日子,她牽動著知青們戀母思鄉的心,敘說著知青們的苦與樂,還有那向往的明天……我再用一首知青歌,作為文章結尾。
隨著太陽出,伴著月亮歸,種田修地球,是我神聖的職業,修紅了地球,照亮宇宙,建設社會主義,美好的將來,相信吧,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