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遲到早退談工作
從遲到早退談工作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人,上班時蓬頭垢麵急匆匆地趕時間,看似緊緊張張,卻早已遲到了三五分鍾,赴會赴約也常常氣喘籲籲,到時總能解釋出諸如堵車之類的借口,看似情有可原,其實在他心裏並沒有把拖延當作一件很嚴重的事來看待,認為大不了被領導、朋友說幾句,工作考勤上至多扣點款而已。但是細究其背後的工作業績,不難看出他的工作作風,處事方法上帶有明顯的“遲到三五分鍾”現象,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積習難改,這同當前轉變思想作風和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俗話說“早起三光,遲起三荒”。早,帶來的是充分的準備;遲,隻能導致手忙腳亂、思緒出錯。魯迅小時候為母親買藥而上學遲到,先生訓斥後,他並沒有找任何所謂的借口,而是在課桌的一角刻下一個“早”字,就是這個“早”字深深地烙在他的內心深處,使他一生忠實實踐“天天早、事事早、時時早”的人生信條,走在世人前邊,成就了一輩子的偉業,其人格魅力至今讓人津津樂道。現實中人生的經驗教訓也時時在警醒著我們,同樣的出身和環境,有的人一步遲步步遲,總是步別人的後塵,其間的哲理耐人尋味。
印度諺語曾道:“有六種過患。世人追求幸福應當消除:貪睡、倦、恐懼、憤怒、懶惰和拖延”。“遲到三五分鍾”現象,說到底是一種拖延的惡習,給我們帶來種種不良後果。在學習上總認為自己還年輕,以後學習的機會還多得是,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一晃青春已逝,韶華不再,看到別人學曆、技能高之又高,腰包鼓之又鼓,自己雙手空空如也,空悲切;在工作中,今日事不能今日畢,累了又累積了又積,領導說工作無方,同事嘲笑能力低下,影響了效率,失去了進取心,怪誰來哉;生活上拖拖拉拉,辦事不力,同朋友交往毫無一點爽快勁,日疏日遠,盡落得個形單影隻,鬱鬱寡歡。
拖延是人生的最大殺手,借用最暢銷企業員工培訓讀本《沒有任何借口》裏的一句話:“沒有任何借口”它告訴我們做事要全力以赴,不能拖延,要有責任感。而日清日結,今日事今日畢的工作方式帶來工作上的條理清晰、脈絡分明,使工作張弛有度,未雨綢繆,事半功倍,甚至還帶來更多工作以外意想不到的收獲。
今天就讓我們徹底摒棄拖延這種惡習,為學習、工作、人生留出“早五分鍾”的時間,迎來思想和工作作風徹底改進,也為自己心田注入一份愜意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