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漢字聽寫大賽有感
看漢字聽寫大賽有感
從2013年開始央視推出一檔節目叫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乍一聽上去很容易,字誰不會寫啊,但就這簡簡單單的方塊字難倒了眾多英雄好漢。跟著節目寫了一通,結果慘不忍睹,就連成天見的“螺絲”這兩個字也寫錯了。都市快播也曾在西安街頭隨機抽查聽寫好多人,其結果也是差強人意,一個“癩蛤蟆”沒有一個人寫對。看著電視中的初中小孩那麼生僻的字都能寫來,我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
回想這幾年自從參加工作,動筆寫東西的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所有材料都是電腦完成,曾幾何時就發現好多字寫不出來,見了麵都認識。一些過去以往可以隨手寫出的生僻字,後來,我居然寫不出來了,這個問題,恐怕並非我一人的問題,也應該是所有正在使用電腦書寫的老少共同問題所在。同事幾個看著節目,興致油然而生私下裏也玩了幾局聽寫,結果也是差強人意,好多字都寫是一邊,一個檢修成天用的“撬杠”和“頸椎”,結果幾個都不會,中庸之道也寫成了“腫庸之道”。因此,我覺得中央電視台舉辦這樣的麵對全國公眾的《漢字聽寫比賽大會》,是及時的,很有必要,美國有英語的全國拚字比賽,從1925年延續至今,一代代孩子參加,成為全民關注的帶有民俗性質、國家精神的活動。美國好萊塢還曾經為這拍過一部影片是關於聽寫的電影《阿基拉和拚字遊戲》,中央6還放過。漢字中包含著文化傳承。我們不能忘祖。而認識漢字、熟悉漢字其實也是一種愛國,熱愛的是國家的曆史文化。繼而激發人們的學習、閱讀熱潮。 我們的漢字那麼美,傳承又那麼重要,我們也應該有這樣的活動。(文:白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