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危機意識 提升管理水平
樹立危機意識 提升管理水平
記者:鄭靜
比爾.蓋茨則說:“微軟離破產隻有18個月”。他們的這種危機意識,其實就是警鍾長鳴,就是一種憂患意識的體現。正因為他們有了憂患意識,他們才能“先知先覺”,在事物發展新的征兆還不明朗的時候,主動創新,主動迎接挑戰,從而避免了危機。比爾·蓋茨的名言引出了隱患意識,意識”,遲早會垮掉;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也必會遭到不可預測的困惑。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而每個人也不是天天行好運的,所以“危機意識”就顯得至關重要。在心理及實際行動上有所準備,才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準備,首先心理上受到的衝擊就會讓自己手足無措。有了“危機意識”,或許不能把問題徹底解決,但至少可以把損失降低。人最怕的就是過安逸的日子。其實生活中所具有的“萬一”並不隻是以上這幾樣,尤其是關乎前程與一家人生活的事業,更應該有“危機意識”。不是我們缺少真誠,更不是我們缺乏執著,但我們需要未雨綢繆,預先做好準備,相信隻要我們把事情想得全麵,做得周到,那麼,生活也就會逐漸走向完美。
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企業上下必須要有危機意識。海爾也用實踐證明了這一點。早在1984年,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當著全體員工的麵,將帶有質量問題的近百台電冰箱當眾砸毀,使員工產生了一種危機感與責任感,由此創造出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海爾式產品質量和服務,創造一個不同於其他企業的生存理念——“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就是這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時刻激勵著每一名職工不斷進取、不斷創新,這也是海爾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就會迎來“生機”,沒有危機意識就會麵臨“殺機”。秦池沒有危機意識,一味地要“闖大市場、幹大事業、創高效益”,可是企業在“創高效益”的同時沒有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沒有預見到市場存在的潛在危機,更缺乏危機出現後的應變能力,在奪得中央電視台“標王”後,轟然倒塌,退出了酒業競爭舞台。
對於企業來說,不管是“戰功卓著”的企業領導,還是技術上領先一流的科技功臣,或者是資金充足、社會關係多,其危機意識都不可或缺,從一定意義上講,隻有牢固樹立危機意識才能真正避免危機。昨天的輝煌不應是今天的資本,今天的贏家也不一定就是明天市場角逐中的王者。伊索寓言裏有一則這樣的故事:有一隻野豬對著樹幹磨它的獠牙,一隻狐狸見了,問它:現在沒看到獵人,為什麼不躺下來休息享樂。野豬回答說:等到獵人和獵狗出現時再來磨牙就來不及啦。可見,動物界亦有危機意識。一定意義上講,不管對公司還是個人,危機意識是醫治一切疾病的最好良藥。有了危機意識,就能激勵員工奮發圖強、防微杜漸,想方設法防患於未然,拒危機於千裏之外。即使哪一天危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由於準備充分,也能挽狂瀾於既倒,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轉危為安,化危險為機遇,保持企業昌盛發展。
強調危機意識,必須強調製度建設的重要性。“龜兔賽跑”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製度建設要以為本,而不是以某個人為本,更不是為了某一個小團體為本,不能為了讓某人取勝,而修改製度,從而達到限製別人發展的目的。有了危機意識,我們在企業管理中,就會提早抓好管理預案,防止危機發生。巴爾紮克說:“困難是天才的進升階梯,是信徒的洗禮之水,是弱者的無底深淵。我們知道,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星隕落,暗淡不了整個星辰。”在當前危機四伏的經濟形勢下,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不要氣餒,應該堅持不懈,待對手犯錯誤時抓住機遇,贏得最終勝利.同樣,對企業來說,在創業階段,大多數企業無論是在資金積累、人才儲備還是在核心技術、品牌服務等方麵大都處於劣勢,尚不具備與大企業和知名企業抗衡的實力.因此,這些企業在與大企業的競爭中,首先要認清自己,不要與優勢企業盲目競爭,同時要樹立信心,努力尋找可以緊緊抓住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發展機遇,發揮
自身的比較優勢.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備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