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川煤集團達竹鐵山南煤礦“9·16”抗水救災側記
“報告調度室,+100米水平當前湧水量15立方米/小時。”9月18日上午9時,川煤集團達竹公司鐵山南煤礦生產科地質水文技術員李元年剛彙報完礦井湧水點水文情況,守候在調度室的搶險指揮部成員頓時歡呼起來!幹部職工聞訊後,懸在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從9月16日早班11時許,鐵山南煤礦搶險救災工作僅僅用時不到2天,便迅速排除了礦井嚴重水患,確保了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9月18日下午,進入到恢複生產準備階段。9月20日中班,礦井全麵恢複生產。其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正確的搶險決策,快速有效的行動,令全礦職工、家屬備受鼓舞。
水患險情一觸即發
9月13日開始,鐵山南煤礦井田範圍連續強降雨,造成東翼+100米水平南大巷測導24點處密閉內大量積水。9月16日早班11時許,通風隊設施班人員在清理該密閉反水池過程中,湧出大量積水。截至14時,估算累計湧水量約2959 立方米,造成+100米水平大巷積水,最深處達0.7米(水溝蓋板上)。
水患突襲!“報告調度室,快!快!快搶險!”出於本能反應,現場施工人員立馬撥通了調度室的電話。
為確保井下作業人員安全,該礦調度室迅速做出井下撤人的指令,撤出了東翼近200名作業人員。隨即,該礦啟動了水災02manbetx.com 搶險救災Ⅰ級響應,成立了由達竹公司副總經理、安監局局長奚光榮為總指揮,礦長葛樹遠為副總指揮,公司機運部、地測部、安監局、鐵山南煤礦其餘礦級領導、各部門負責人、分管防治水技術人員和各連隊隊長為成員的抗水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調度室,安排部署搶險救災工作。
湧水仍在繼續,情況十分危急……9月16日15時,奚光榮組織召開緊急會議,03manbetx 災害情況。
搶險救災爭分奪秒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湧水量仍在加大,東翼-100米水平、+100米水平水泵房均已告急……9月16日16點40分,+100南、北大巷湧水量327立方米/小時,積水嚴重,+100米水倉軌麵被淹,距離水泵房上平台僅10公分;湧水向-100米水平漫延,電力被迫全部中斷,東翼生產全部停止……03manbetx 情況後,救災指揮部迅速製訂了“堵、排、清、搶”四措並舉的治水救災方案——將+230米水閘門內蓄水引入112水閘門,減少+100米北大巷湧水;在+100米大巷、架空人車機頭設置擋水牆,阻擋水流;加強+100米排水能力,在水倉口安設水泵,在東翼+300米水平管子道斜井鋪設排水管路;清理+100米到-100米巷道內因水流堆積的流沙和矸石;搶時間,撤出東翼-100米水平受到水害威脅的翻籠、推車電機等機電設施,確保設施設備安全;升高中變及泵房水泵台基,保障供電和排水能力……同時,安排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在關鍵地點輪流24小時現場值班,隨時監測水文和搶險進展情況。
任務分配完畢,各單位迅速行動了起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迅速展開!
地測組在+100米水平南北大巷各設置一個測水站,在水倉入口大巷內設一個水位觀測點。由地測組測水人員每小時測量一次上述三點的水文數據並現場記錄和向調度室彙報.
通風隊安排瓦檢工每隔4小時對+100米水平所有密閉的完好及湧水情況進行巡視,及時用就近電話向調度室彙報,其餘時間在泵房蹲守待命。
機電科組織安排1名工程技術人員,機電隊安排1名隊幹、2名電鉗工,組成排水係統保障小組,分別蹲守+100米水平和-100米水平泵房,保障供電和排水設備的安全運行;從西翼-200米水平泵房撤一台200D43×6型水泵備用在東翼+300米水平車場;在東翼+300米水平管子道斜井安裝排水管路。同時,由通風隊派巷修工對全段巷道進行危岩刁找,處理不安全因素。
掘進二隊負責八寸管子運輸、負責斜坡軌道鋪設。采煤二隊組織人員在+100米水平架空人車機頭處用沙袋設置高度為0.5米的擋水牆;在大巷內每隔500米設置擋水牆。
各單位除西翼正常上班的生產作業人員外,也積極參與到巷道清淤,管路、軌道鋪設及各項臨時任務和後勤保障工作中。大家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從指揮部到現場,從領導到職工,大家不休不眠,救災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當時,井下湧水量很大,水涼嗖嗖的,空氣很潮、很濕,又都是體力活,幾個小時下來,很多人都累得不行。但手頭的任務都很緊急,若不及時處理,後果不堪設想。”一位參與救災的機電隊職工告訴筆者。
眾誌成城譜寫壯歌
大災當前,有一種力量在支撐。從9月16日至18日,達竹公司副總經理、安監局局長奚光榮,總工程師肖大強到鐵山南煤礦現場辦公,並深入井下指揮現場救災,為救災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士氣。一串串數據從井下各災情點彙集到這裏,一道道命令又從這裏發出。知己知彼沉著應對,科學決策,有序調度。在一線!在險處!在水災最重處!該礦領導分兵把守在險情最重處。該礦礦長葛樹遠、黨委書記楊薦始終堅持在調度室,靠前指揮;該礦其他班子成員及各級管理人員始終站在抗水救災一線的最前沿,在井下各搶險現場,與職工一起迎戰……
危難時刻,有一種精神在迸發。災情發生後,該礦職工不等不靠,不辭辛苦,忘我搶險救災。機電隊不分晝夜安裝水泵和管道設施,確保了+100米水平臨時水泵安裝完成並投入運行,排水能力與湧水量基本持平;救護隊指戰員成功將+230米水閘門內蓄水順利引入112水閘門,減少了+100米水平的湧水量;+100米架空人車機尾數十噸砂、石在3個小時內被采煤隊職工清理完畢,確保了巷道通暢;運輸隊職工從16日夜班開始,趟著齊腰的積水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將-100米煤翻籠電機和推車電機安全撤出……該礦從金剛、斌郞、白臘坪等兄弟單位緊急調集的排水管路也在同一時間全部到位,並迅速在東翼+300米水平管子道斜井安裝完成。同時,擋水牆設置、斜坡軌道敷設、西翼-200米水平200D43×6型水泵在東翼+300米水平的安裝等工作也陸續完成,東翼總排水能力達到1000 立方米/小時。
18日上午9時,+100米水平密閉出湧水量從最初的85立方米/小時下降至15立方米/小時,+100米、-100米水平各處積水有序排放,水患在不到2天的時間裏得到了全方位的有效控製,機電設備設施無一受損。9月19日早班,在搶險各項後續工作結束。9月20日下午,指揮部宣布東翼恢複正常生產。
大災彰顯大愛。風雨中,鐵山南人挺起鋼鐵脊梁,眾誌成城,奮起抗水救災,迸發出萬眾一心,不畏難險,昂揚向上,敢於勝利的抗洪搶險精神,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抗水救災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