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跟班帶班既保數量更要重質量 劉修銀
有一位隊長這樣說:“管理人員跟班帶班,不能下井遛一遛,轉一轉,關鍵是要盯住現場。解決問題,如果隻是混個下井數,為完成下井任務,這就幹到家了,早晚都要出事”。一句質樸的話語,既道出一名“兵頭將尾”的心聲,也切中了一些管理人員軟肋,直接拷問了管理作風的過硬於否?!
眾所周知:煤礦生產,井下作業是動態過程,隨著采掘工作麵的推進,地質構造的變化,作業條件和生產環境都有很大變化,管理人員若不深入一線,不靠前指揮,怎能及時發現問題?發現不了問題,又怎能及時處理問題,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呢?更何況煤礦的安全生產矛盾主要在井下,因此,各單位在作風建設上,始終把礦、區、隊管理人員下井跟班帶班作為轉作風、強管理、保安全的重要措施來抓,對下井次數、時間、班次、內容、質量、要求等都作出了剛性規定,加大了下井跟班帶班的考核督查力度,有力推進了管理作風的轉變,促進了安全生產平穩運行。
然而,在現實中,確有少數管理人員為了完成“指標”而下井,為了湊夠下井數而下進,甚至出現突擊下井的問題,快到月底,下井數欠的較多,於是就“快馬加鞭”,來個突擊一天連下二、三個井,“遛一留,轉一轉”、看一看””,出現了“下井沒準頭,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怪現象,既使是跟班帶班,也是現場轉一圈,找個地點聊聊天,“熬到點”。到月底一通報,都是超額完成下井任務,從數量上看似完成了下井任務,但下井跟班帶班的質量卻令人堪憂。如此這般下井,何談轉作風?又何談嚴細實?!
在采掘一線 ,現場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和矛盾相互交織,且變化異常,如何發現問題,抓住主要矛盾,帶動其它問題的須利解決,達到“舉一綱而萬目張”,確保安全生產。這要求各級管理人員下井跟班保數量重質量,確保各個頭麵都有區、隊以上管理人員跟班帶,從根本上杜絕“空白班”,與職工同上同下,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領導”。目的是強化現場管理,達到加強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頭麵、薄弱區域、薄弱時段的檢查監控,要求對下井跟班帶班的經過路線,生產進度,安全狀況,存在的問題,注意事項,處理意見必須做到心中明,底數清,措施實,管到位,確保做到作業前安全確認到位,生產中隱患排查整改到位,生產結束時安全評估到位,嚴控生產過程每個環節,每個細節,抓好事前預防,強化過程控製,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不安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不生產。尤其是對揭煤、防突、排放瓦斯、巷道貫道、切眼刷大、交叉點施工、過斷層、過老空、開窩收作、安裝拆除、斜巷打運等特殊作業,還必須盯著幹、帶著幹、領著幹、看著幹,督促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直至隱患問題消除。對當班解決不了的問題,必須向礦總值班和接班的跟帶班人員彙報交待清楚,並跟蹤落實,直至問題整改結束,確保萬無一失。唯有如此,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井下,及時發現問題,盯著整改,不留後患,牢牢把握主動權。這就要求各級管理人員在現場曆練過硬作風,切實提高下井跟班帶班質量,激發更嚴更細更實的正能量,主動做到情況在現場了解,問題在現場解決,耐住性子盯現場,全身心地投入到現場,對現場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堅決盯住不放,從嚴治理整改,為職工創造一個安全、文明的生產作業環境。
作為一名管理人員下井跟班帶班,關鍵是在現場解決問題,及時消除管理短板,從源頭上築牢防線,這不是嘴上說一說就能奏效的,確實需要下一番苦功,最需要耐住性子,最需要吃苦耐勞精神和高度負責的態度,最需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需要養成勤嚴細實的管理習慣,務必“做到身入”“心入”,堅持“三必到””、“三走到”、“三查到”。即下開跟班帶班必到時必到點必到位;調頭換麵必走到,使用新裝備、新工藝、新技術必走到。邊遠高溫環境差的區域必走到;人的不安全行業必查到,機電運輸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必查到,環境的不安全狀態必查到。用標準管理現場,對標準消除短板。做到精心抓管理,細心查問題,靜下心來整治隱患,狠下心來反“三違”,鐵下心來嚴問責,堅決克服“對工人要求嚴,自己下井轉一轉”的不良作風。
下井跟班帶班既保數量更要 重質量,就要加大對管理人員的考核通報,積極運用考核督查結果,該通報的通報,該表揚的表揚、該處分的處分、該問責的問責,直至動用組織手段,對情節嚴重者該降職的降職、該撤職的,形成一個表揚“亮點”、直擊“缺點”、掃除“盲點”、懲戒“庸點”的雙向激勵機製,使下井跟班帶班變“味”的不良現象得到徹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