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提高煤礦的本質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和職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發生,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工程建設的通知》(安委辦[2009]2號)、《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川安辦[2009]32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新增10個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建設示範縣的通知》(川安辦[2010]15號)精神,廣元市被列為四川省2010年新增的10個瓦斯治理示範縣之一,要求廣元市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縣建設在2011年底前達標。為切實推進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礦井和示範縣建設,按照“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目標,製定有針對性的“一礦一策”瓦斯治理方案,從而全麵提升煤礦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範和遏製重特大瓦斯事故。為此,廣元市天晟煤業有限公司新星煤礦特委托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編製《廣元天晟煤業有限公司新星煤礦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建設方案》。
新星煤礦始建於2006年,2009年1月建成投產。該礦井現係合法生產礦井,持有合法有效的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及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等有關證照齊全。礦井設計生產能力90kt/a,核定生產能力90kt/a。
礦井井田麵積4.6512km2,可采儲量200.1萬t,可采煤層4層,編號為:Y1、Y2、Y5、Y7,由13個拐點坐標圈定。井田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傾角8°~12°,煤層平均厚度1.2m。
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接受新星煤礦委托後,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及時組織采礦、通風、機電等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該礦現場,對礦井開拓、通風、提升運輸、供電和安全監控等係統進行了全麵調查,編製提交了《廣元天晟煤業有限公司新星煤礦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建設方案》,從井田開拓、采區布置、采掘工藝、安全裝備、瓦斯治理和防治等方麵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措施和建議。
二、編製依據
1、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5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5號);
4)《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第5號令);
5)《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第446號)。
2、規程、規範和標準
1)《煤礦安全規程》(2010年版);
2)《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
3)《建築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設與壓煤開采規程》(2000年版);
4)《煤炭工業小型礦井設計規範》(GB50399-2006);
5)《礦井防滅火規範(試行)》([88]煤安字第237號);
6)《礦井通風安全裝備標準》(MT/T5016-96);
7)《礦用產品安全標誌監督管理細則》(礦用產品安全標誌管理辦公室,2005年);
8)《煤礦井下粉塵綜合防治技術規範》(AQ1020-2006);
9)《煤礦井工開采通風技術條件》(AQ1028—2006);
10)《煤礦安全監控係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範》(AQ 1029-2007)。
3、國家及四川省有關的主要行業文件
1)《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
2)《關於發布<禁止井工煤礦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一批)>的通知》(安監總規劃[2006]146號);
3)《關於加強小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煤調[2007]95號;
4)《關於所有煤礦必須立即安裝和完善井下通訊、壓風、防塵供水係統的緊急通知》(安監總煤行[2007]167號);
5)《關於發布<禁止井工煤礦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二批)>的通知》(安監總煤裝[2008]49號);
6)《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委辦[2008]17號);
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工程建設的通知》(安委辦[2009]2號);
8)《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川安辦[2009]32號);
9)《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新增10個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建設示範縣的通知》(川安辦[2010]15號)。
4、企業提供的資料
1)礦井井上下對照圖、采掘工程平麵圖、通風係統圖、供電係統圖等礦圖;
2)采掘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企業規章製度等;
3)其它相關資料。
目 錄
第一章 礦井概況 1
第一節 井田概況 1
第二節 地質特征 2
第三節 井田範圍與儲量 11
第四節 礦井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11
第二章 礦井主要生產係統現狀 12
第一節 礦井開拓與開采 12
第二節 礦井通風係統 14
第三節 礦井提升運輸係統 16
第四節 礦井供電係統 17
第五節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 19
第六節 礦井排水係統 19
第七節 礦山救護 20
第三章 礦井生產係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20
第一節 礦井開拓與開采 20
第二節 礦井通風係統 20
第三節 礦井供電係統 20
第四節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 20
第四章 示範礦建設總體思路、目標與規劃 21
第五章 示範礦建設主要工作 24
第一節 礦井開拓與開采調整 24
第二節 礦井通風係統調整 24
第三節 礦井供電係統調整 25
第四節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調整 25
第五節 安全高效礦井建設 27
第六節 建立井下人員定位係統 28
第七節 加強安全基礎管理工作 28
第六章 保障措施 33
第七章 結束語 35
附表:
廣元市天晟煤業有限公司新星煤礦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建設對照檢查表
附圖:
1、礦井采掘工程平麵圖
2、礦井通風係統示意圖及避災線路示意圖
3、礦井安全監測係統示意圖
第一章 礦井概況
第一節 井田概況
一、交通位置
新星煤礦位於廣元市市區90°方向,直線距離21km的利州區榮山鎮高坑村八組所轄。礦山中心點地理座標:東經:106°00′15″,北緯:32°23′06″,有簡易公路10km通至礦山、外接榮山鎮,經公路、鐵路可通往廣元、成都等地。交通運輸方便,煤炭資源的開發具有良好的運輸條件(圖1-1-1)。
圖1-1-1 交通位置圖
二、氣象
區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冬季多風,氣溫-8.2℃~37.9℃,年平均氣溫16.2℃,平均降水量976.6mm,最大降水量1587.2mm(1981年),最小降水量737.5mm(1978年),雨量多集中於5~9月份,占年降雨量80%左右,平均無霜期為260天。
三、地震
根據國家地震局1990年出版的《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圈定該區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
第二節 地質特征
一、地層
礦區地層係統屬四川東部地層區,該地層區包含兩個地層分區,以侏羅係底部超覆麵為界,北西側屬龍門山分區北段小區,南東側歸四川盆地分區盆地邊緣小區,下麵以時代為序由老至新簡述如下:
1)龍門山分區北段小區
(1)三疊係上統須家河組(T3xj):
灰、深灰色泥岩、鈣質砂岩、岩屑砂岩、礫岩及煤組成。此套地層為區內含煤岩係,屬河流~湖沼含煤沉積。岩性特征明顯,旋迴結構清楚,與下伏岩層為假整合接觸。根據岩性、含煤性、旋迴結構特征。本組分為五段,現分述如下:
①第一段(T3xj1)
深灰色泥岩、粉砂質泥岩為主,中部夾薄層細粒砂岩及粉砂岩。泥岩水平層理發育。厚38~54m,一般46m。
②第二段(T3xj2)
灰色中~巨厚層狀中~粗粒長石岩屑砂岩,頂部為細粒長石岩屑石英砂岩,夾薄層粉砂質泥岩和泥質粉砂岩,局部地段上部夾石英岩屑和燧石岩屑中礫岩。屬河道沉積。厚336~420m,一般厚375m。
③第三段(T3xj3)
為主要含煤段。以灰、深灰色炭質水雲母泥岩、鈣質水雲母泥岩、粉砂質泥岩為主,夾粉晶灰岩,含泥岩屑粉砂岩、鈣質細粒岩屑砂岩,細粒岩屑石英砂岩及煤層。含煤3~12層,僅Y5煤層全區可采,其它Y1、Y2、Y7均局部可采。Y2煤層分布於南部、東西長160m、南北寬約70m,煤厚0.30m,Y7煤層分布於北東部,東西長約140m、南北約180m,煤厚0.30m。本段地層受上覆岩層的衝刷,厚度由北向南逐漸減小,厚38~53m,一般厚49m。
④第四段(T3xj4)
灰色中~巨厚層狀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偶見透鏡狀粉砂質泥岩,中下部夾數層燧石岩屑細~中礫岩夾岩屑~燧石岩屑細礫岩。砂岩中局部見煤包體及泥質包體,具楔形交錯層理,板狀交錯層理及變形層理,礫岩單層厚一般1~3米,層位及厚度不穩定,呈透鏡狀產出。本段厚度由北向南逐漸增厚,厚52~99m,一般85m。與下伏岩層衝刷接觸。
⑤第五段(T3xj5)
灰、褐灰色含泥岩屑粉砂岩、中粒鈣質岩屑砂岩為主,夾深灰色薄層狀泥岩及粉晶灰岩,偶夾炭質泥岩及煤線。該段地層受上覆岩層衝刷,厚度變化較大,厚21~59m,一般35 m。
2)四川盆地分區盆地邊緣小區
(1)侏羅係下統白田壩組(J1b):
為濱湖及河流相沉積。上部為紫紅色粉砂質泥岩夾砂岩;下部為綠灰、深灰色泥岩與砂岩互層,底部為礫岩,與下伏地層為假整合接觸。地層厚度由北向南逐漸增厚,厚149~246m。
按岩性特征分為三段:
①第一段(J1b1)
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質泥岩為主,夾粉砂岩、細粒岩屑石英砂岩、煤線及炭質泥岩,底部為石英岩屑中粒岩。厚15~68m,一般44m。
②第二段(J1b2)
灰、灰綠色粉砂質泥岩為主,次為泥質粉砂岩及細粒岩屑石英砂岩,下部夾紫紅色粉砂質泥岩,底部為淺灰、灰色中厚層狀粉砂岩和細粒岩屑雜砂岩,含少量煤包體及泥質包體。層理較發育,常見水平層理,沙紋層理,緩波狀層理。本段厚51~81m,一般68m。
③第三段(J1b3)
紫紅色厚層狀泥岩、粉砂質泥岩為主,夾綠灰色粉砂岩和細粒岩屑砂岩,底部為灰色中厚層狀細~中粒岩屑砂岩,含煤包體及泥質包體。厚92~120m,一般104m。
(2)侏羅係中統千佛岩組(J2q)
為灰綠、灰色砂、泥質岩互層夾介屑灰岩組成的濱湖相沉積,厚174~217m,與下伏白田壩組地層呈整合接觸。根據岩性及生物組合特征分為兩段。
①第一段(J2q1)
灰色粉砂質泥岩與中厚層狀粉砂岩、細粒砂岩互層,夾薄層狀介屑灰岩,底部為細粒岩屑石英砂岩,含菱鐵質結核、泥質包體及植物莖部化石。本段厚77~105m,一般95m。
②第二段(J2q2)
綠灰、灰色粉砂質泥岩、泥質粉砂岩夾薄層紫色泥岩及細粒長石岩屑石英砂岩,底部為細粒岩屑石英砂岩。厚77~112m,一般87m。
(3)第四係(Q)
主要分布於河穀、山坡地帶,多為殘坡積層、洪衝積層堆積,一般厚0.3~10m,成分以粘土、粉土、碎石、砂礫石為主。
二、地質構造
礦區位於揚子準地台、鬆潘甘孜褶皺係和秦嶺褶皺係三個Ⅰ級構造單元的結合部;龍門山~大巴山台緣坳陷的南側。處曾家河~大兩會構造區南部,屬漢王山複式向斜及大兩背斜西端傾沒部份,屬於印支~燕山單斜構造區,構造形跡較簡單。
該區構造發育相對較弱,主要表現為岩層受區域構造應力作用,有一定擠壓褶皺現象,因此產狀變化較大,地層走向近南北傾向W,地層總體產狀為250°~275°∠12°~23°。
三、煤層及煤質
1、煤層特征及穩定性評價
本區含煤地層主要為須家河組第五段和第三段,第五段含煤多為衝蝕薄化,在新星煤礦礦區範圍內含煤地層為須家河組第三段,含可采煤層3~12層,平均厚3.14,含煤係數6.54%。全區可采煤層僅Y5煤層,Y1 、Y2 、Y7均為局部可采,厚度變化大。含煤地層對比表見表3。
表1-2-1 含煤地層及煤層對比表
須家河井田 榮山井田
含煤層位 煤層 含煤層位 煤層
T3xj5-2 四連子 T3xj3 Y1
厚炭 Y2
三連子 Y5
廣炭 Y7
恩歌綠
Y5煤層全區分布,賦存於(T3xj3)中部,上距(T3xj4)底界的間距為0~30.93m,下距(T3xj2)頂界一般在20m左右,煤層總厚0.89~3.35m,采用厚度0.52~0.68m。煤層厚度變化的總趨勢是從北向南由薄變厚。其南端受古河流衝蝕影響出現無煤帶,煤層結構複雜,含夾矸1~5層,一般4層。夾矸單層厚0.01~1.82m,一般小於0.20m。煤層上部夾矸岩性主要為粉砂質泥岩、鈣質粉砂岩,厚度變化大,時有分岔、增厚現象,單層厚度最大者達1.82m,致使煤層上部煤分層厚度變薄不可采。煤層下部夾矸岩性主要是泥岩、炭質泥岩、炭質高嶺石泥岩、炭質高嶺石泥岩單層厚0.05m左右,可作為煤層對比的直接標誌。煤層頂、底板一般為泥岩和粉砂質泥岩。總體Y5煤層屬較穩定煤層。
Y7煤層距離Y5煤層約7m左右,礦區範圍內僅在鑽孔1303、1302一線局部可采,煤層厚度變化較大。部分地段有薄化、殲滅現象。含夾矸1~3層,厚度0.01~0.10m左右。岩性主要為泥岩、頁岩為主,而在可采範圍內,煤層總厚為0.29~0.63m,純煤平均厚度為0.48m。
而Y2煤層距離Y5煤層約17m左右,礦區範圍內僅在鑽孔1103、1104鑽孔附近局部可采。煤層總厚度為0.46~0.98m,平均厚約0.72m,純煤厚度在0.36~0.65之間,平均厚度0.50m,煤層厚度變化大,含夾矸1~3層,多為炭質頁岩、泥岩,單層夾矸厚度0.02~0.13m左右。
Y1煤層距離Y2煤層約2~3m,礦區範圍內僅在350m水平以上局部可采。在可采範圍內煤層總厚0.49~1.24m,平均厚度約0.80m左右。而純煤總厚度一般在0.32~0.42m之間,平均厚度為0.37m左右。煤層厚度從淺入深逐漸變薄較差,至350m水平以下變為衝刷剝蝕帶至不可采。含夾矸數層,單層夾矸厚0.05~0.20m左右,其中岩性主要為炭質頁岩、泥岩為主。
2、煤質
1)煤的物理性質及煤岩特征
Y1 、Y2 、Y7、Y5煤層顏色均以黑色為主,條痕多呈褐黑色,具弱玻璃光澤或玻璃光澤,條帶狀結構,層狀構造。斷口為階梯狀或參差狀,局部可見貝殼狀斷口,內外呈裂隙均較發育,裂隙麵常被脈狀方解石及星點狀、薄膜狀黃鐵礦充填,局部見黃鐵礦結核。其平均體重為1.45t/m3。
2)煤中有益有害組份及工藝性能
根據粉煤光片鑒定成果,Y5煤層有機組份以鏡質組為主,一般含量為79.9~85.1%,次為絲質組+半絲質組,一般含量在10.8~16.6%,最高可達23%,半鏡質組含量多在2.4~4%之間,穩定組含量甚微,一般0.5~1%。
無機組份總量多在9.6~14.5%(以有機組份+無機組份為100%)之間,最高含量可達21.7%,以粘土礦物為主,含量為16.6~5.3%,次為氧化物類,平均含量為1.5%,硫化物類和碳酸鹽類礦物含量最低,其平均值分別為1.3%和1.2%。
煤岩種類為中煤化(Ⅳ階段)煙煤,即肥煤階段,局部為中煤化(Ⅴ階段)煙煤,即焦煤階段。
根據原榮山井田勘探資料,各煤層煤質分析結果如下:
Y1煤層:原煤水份(Mad)0.89%,灰分(Ad)24.12%,揮發份(Vd)32.14%,全硫(St.d)1.23%,固定碳(FCd)52.69%,發熱量(Qgr.v.d)27.70MJ/kg。屬於中灰中硫中高熱值肥煤。
Y2煤層:原煤水份(Mad)0.87%,灰分(Ad)30.95%,揮發份(Vd)33.64%,全硫(St.d)2.13%,固定碳(FCd)45.96%,發熱量(Qgr.v.d)24.67MJ/kg。屬於中灰中硫中高熱值肥煤。
Y5煤層:原煤灰分(Ad)16.07~35.99%,揮發份(Vd)26.92~34.03%,全硫(St.d)0.93~3.32%,固定碳(FCd)56.60%,精煤發熱量(Qgr.v.d)21.19~29.40MJ/kg。屬中灰中硫中高發熱值肥煤。
Y7煤層:原煤水份(Mad)0.93%,灰分(Ad)25.58%,揮發份(Vd)33.70%,全硫(St.d)1.62%,固定碳(FCd)49.21%,發熱量(Qgr.v.d)26.96 MJ/kg。屬於中灰中硫中高熱值肥煤
四、開采技術條件
1、水文地質條件
區內屬構造剝蝕為主的中低山及丘嶺兼河穀地貌。橫向溪溝較發育,相對高差較大,達582.7米,因此地表徑流條件好。主要河水從南到北分布有小河、寺溝河和魚洞河,均穿過煤係地層和直接充水含水層。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絕大部分以地表徑流形式排出區外,僅少量滲入地下補給含水層。由於降水期集中(5~9月),直接充水含水層均出露在陡坡上,故不利於地下水的補給。
區內地下水以承壓的形式賦存於各含水層中,受大氣降水垂直滲透補給,自東向西運移,在礦山附近由於受礦山開拓影響,地下水天然流場發生變化,則向礦坑排水方向流動,礦區即為本區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點。
區內砂岩和礫岩裂隙相對較發育,利於地下水的補給、儲存和運移,劃為含水層;泥質岩類除淺部含弱風化裂隙之外,一般結構致密,裂隙不發育,劃為隔水層。區內主要含水層有:沙溪廟組(J2s)砂岩含水層,須家河組第四段(T3xj4)~Y5煤層頂板砂岩、礫岩含水層,須家河組第二段(T3xj2)砂岩含水層,雷口坡組(T2l)岩溶含水層。其中須家河組第四段(T3xj4)~Y5煤層頂板的砂岩、礫岩含水層和須家河組第二段(T3xj2)砂岩含水層對礦井有直接充水影響,為直接充水含水層。隔水層有:千佛崖組(J2q)~須家河組第五段(T3xj5)、須家河組第一段(T3xj1)泥質岩類隔水層。由於各含水層間均有隔水層存在,且隔水層厚度>20m,厚度穩定,隔水性能良好,故各含水層在天然條件下,一般不發生水力聯係。
裂隙的發育程度對於含水層富水性有決定性意義。張性裂隙多見於砂、礫岩含水層中,裂隙一般寬0.5~2.5mm,極少數達5~10mm,常被方解石或泥質半~全充填。本區裂隙發育程度普遍隨深度增加而減弱,含水層富水性亦相應減弱。
區內雖溝穀較發育。但在常年性河流附近留有保安煤柱,在礦井淺部開采過程中目前尚未發現地表水直接滲入礦井情況,開采深部,地表水對礦井直接充水影響不大。
礦區受大氣降水補給條件差,裂隙不發育,且多被充填,地下水運移緩慢,富水性弱,故對礦山開采充水甚微。水質主要為硫酸鹽、重碳酸鹽—鈣、鎂及鈉質水,PH值為7.5~8.2,礦化度界於0.12~1.6g/l之間。據調查礦山在豐水期正常湧水量為120m3/d,最大湧水量為288m3/d,而在枯水期基本無水。
綜上所述,礦山開采煤層部分位於當地最低侵蝕基準麵之上,部分位於當地最低侵蝕基準麵之下,含水層富水性弱,礦井充水主要是大氣降水和地下水。按《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範》(GB12719—91),礦區水文地質條件中等。
2、瓦斯、煤塵、煤的自燃傾向性和地溫
1)礦井瓦斯
根據《廣元市煤炭工業管理局關於發布2009年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第一批)的通知》(廣煤發[2009]153號),礦井絕對瓦斯湧出量為1.403m³/min,相對瓦斯湧出量為7.51m³/t。經廣元市煤炭工業管理局審批為低瓦斯礦井。
2)煤塵爆炸性
根據2009年4月15日四川省煤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提供的檢驗報告,煤塵無爆炸性。
3)煤層自燃傾向性
根據2009年4月15日四川省煤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提供的檢驗報告,煤的自然發火傾向性為:不易自燃。
第三節 井田範圍與儲量
一、井田範圍
礦井井田麵積4.6533km2,可采煤層4層,編號為:Y1、Y2、Y5、Y7,由13個拐點坐標圈定,礦區範圍拐點坐標見表1-1。井田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傾角8°~12°,煤層平均厚度1.2m。
表1-3-1 新星煤礦礦區範圍拐點坐標
點號 X Y 點號 X Y
1 3586335 35595260 8 3584195 35595161
2 3586407 35594800 9 3584590 35595116
3 3586324 35594250 10 3584629 35595374
4 3585913 35593280 11 3585024 35595347
5 3584005 35593413 12 3585045 35595583
6 3583820 35594245 13 3585905 35595627
7 3584080 35594435 —— —— ——
礦區麵積4.6533km2,開采標高+610~+150m,準采Y1 、Y2 、Y5 、Y7煤層。
二、資源/儲量
根據四川省廣旺煤田榮山井田新星煤礦2009年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新星煤礦在礦權範圍內共查明資源/儲量589.6kt,扣除動用儲量389.5萬噸,保有資源/儲量為200.1萬噸[其中(122b)165.6萬噸,(333)34.5萬噸]。按85%回采率、年產9萬噸和資源備用係數1.4計算,在保證資源/儲量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下,可服務礦山17年左右,對安置周圍居民就業,增加地方收入,拉動區內經濟發展均將起到重要作用,從而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第四節 礦井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
一、礦井生產能力
新星煤礦設計生產能力為90kt/a。
二、礦井服務年限
按礦井90kt/a的生產規模,礦井服務年限為17.09a,計算如下:
T= ==17.09a
式中:
T—礦服務年限,a;
ZK—可采儲量,kt;
A—礦井生產能力,kt/a;
K—儲量備用係數,取K=1.3。
第二章 礦井主要生產係統現狀
第一節 礦井開拓與開采
一、礦井開拓方式
開拓方式:礦井采用平硐開拓方式。主平硐、運輸大巷、總回風巷、回風斜井均利用原有巷道剃刷擴大形成。主平硐井口標高為+535m,回風斜井口標高為+617m。井筒采用半圓或圓弧拱形斷麵,料石镟支護。井筒特征見表2-1-1。
主平硐從地麵+535m標高作全岩巷道406m見煤,順煤層走向掘進+535m水平運輸大巷1000m後,進入剩餘儲量塊段的中部位置,布置采區變電所;順煤層傾向掘進軌道上山和皮帶運輸機上山(兼通風行人上山)530m到達+610m回風平巷,通過采區回風下山530m回到+535m水平總回風大巷(750m),再經186m總回風斜井通到+617m風井地麵,形成礦井開拓係統。
表2-1-1 井筒特征表
井筒名稱 主平硐 回風斜井
井口坐標 X 3586524 3584084
Y 35594678 35595028
Z +535 +617
井筒方位角(°) 322 220
井筒長度(m)
井筒高度(m) 406 196
2.4 2.4
井筒坡度(°) 4‰ 25
井筒淨斷麵(m2) 6.4 5.2
井筒斷麵形式 半圓拱型 圓弧拱形
井筒裝備 18kg/m鋼軌 梯步、出口處安裝主要通風機
+535m水平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均布置在Y5煤層中,采用料石、矸磚或混凝土支架支護,半圓拱或梯形巷道,巷道寬×高為2.3×2.4m。
二、采區劃分及采掘部署
礦井設計開采範圍垂高+610m~+150 m,隻有1個開采水平。煤層傾角10º,走向長約1200m,傾斜寬約420m。軌道上山和通風行人上山布置在采區中部,形成雙翼采區開采,采區內傾斜方向可按100m(垂高17.5m)劃分出4個區段,便於布置合適的采煤工作麵長度。
三、開采順序
礦井為單一煤層單水平一個雙翼采區開采,采區內劃分為4個區段布置采煤工作麵,開采順序為從上往下開采,首先布置開采+610~+592m區段的5522采麵1個,工作麵後退式回采。
四、采掘工藝
首采5522工作麵已采完,現采5521采麵,煤層傾角10°,三個煤分層總厚度1.1m,采高1.8m。根據多年開采經驗,礦井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實測工作麵開采長度90m,設工作麵運輸巷、回風巷各1條,寬×高為2.0×1.8m,均先掘進到邊界,然後向采區上山方向後退式回采。
落煤、裝煤、運煤方式:采煤工作麵為ZMS12T型煤電鑽打眼、放炮落煤,人工選矸,人工攉煤,工作麵使用一台SGB-420/22型刮板運輸機運煤至運輸平巷直接裝入礦車。
支柱及頂板管理:工作麵采用HZWA-2000型金屬摩擦支柱戴木帽支護,支柱排距1.0m,柱距0.8m。 “三、五”排控頂,最大控頂距4.2m,最小控頂距2.2m。人工回柱。頂板管理為局部充填法,夾矸充填采空區。
循環方式與循環進度: “三八”製作業,兩采一準,一天1個循環,循環進度2.0m,日進度2.0m;正規循環率90%,月進度49.5m,年推進度594m。
第二節 礦井通風係統
一、礦井通風方式
礦井采用分列式通風係統,抽出式通風方式。有進風井、回風井各一個,礦井由+535m主平硐進風,+617m回風斜井出風,兩井筒相隔距離約2.8km。
二、通風方法
礦井采用抽出式機械通風,回風井安裝兩台主要通風機。
三、主要通風機
為兩台FBCDZ-6-NO16B/2×45礦用防爆軸流式通風機,電機額定功率均為2×45kW,一台工作,一台備用(主要通風機性能參數見表2-2-1,運行參數見表2-2-2)。
表2-2-1 礦井主要通風機性能參數表
機號 風機
型號 電機功率(kW) 電壓(V) 風量(m3/min) 全壓(Pa) 轉速
(r/min) 備注
1# FBCDZ-6-NO16B 2×45 380 1698~2472 702~2144 980 使用
2# FBCDZ-6-NO16B 2×45 380 1698~2472 702~2144 980 備用
表2-2-2 工作通風機運行參數表
工作風機型號 風機風量
(m3/min) 電流
(A) 電壓
(V) 輸出功率(kW) 溫度(℃) 水柱(Pa) CH4
(%)
FBCDZ-6-NO16B 1250 74 380 40.52 18.91 750 0.10
四、通風線路
通風線路為:新風→主平硐進入→+535m水平運輸大巷→軌道上山和通風行人上山(皮帶機上山)→各采掘工作麵→采掘工作麵的汙風→+610m回風平巷→采區回風上山→+535m水平總回風大巷→回風斜井→主要通風機→排出地麵。
礦井采掘工作麵均為獨立通風。
五、礦井通風狀況
礦井總進風量為1134m3/min;總回風量為1188m3/min,總回風巷瓦斯濃度為0.10%,二氧化碳濃度為0.12%。礦井通風狀況參數見表2-2-3。
表2-2-3 礦井通風參數表
總進風量
(m3/min) 總回風量
(m3/min) 有效風量
(m3/min) 有效風量率(%) 內部漏風率(%) 外部漏風率(%) 礦井漏風率(%)
1134 1188 1120 89.6 5.4 5 10.4
各用風地點風量與瓦斯濃度詳見表2-2-4。
表2-2-4 礦井各用風地點風量與瓦斯濃度表
地點 風量 (m3/min) CH4 (%) CO2 (%)
主平硐 1134 0 0
+535m水平運輸大巷 1134 0 0
5521采煤工作麵 300 0.16 0.21
5521運輸平巷 300 0.04 0
5523掘進工作麵 120 0.12 0.15
回風斜井 1188 0.10 0.12
六、采煤工作麵通風
采用全風壓“Z”型通風方式,工作麵瓦斯濃度一般在0.1-0.2%之間,回風巷瓦斯濃度為0.2%。
七、局部通風
掘進工作麵采用YBT42(11kW)型局部通風機配Ф500mm抗靜電阻燃風筒壓入式供風,局部通風機電機功率11kW。掘進工作麵風量在80-120m3/min,工作麵瓦斯濃度一般為0.08~0.15%,回風巷瓦斯濃度為0.16%。局部通風機設置的位置符合規定,局部通風機指定由當班班長及瓦檢員負責管理。
第三節 礦井提升運輸係統
礦井為平硐上山開采,主平硐、+535m水平運輸大巷長1400餘米,鋪設18kg/m鋼軌,600mm軌距,混凝土軌枕,大巷坡度4‰,選用CYT5/6-90蓄電瓶機車運輸MGC1.1-6型1t固定式礦車,每列車運輸礦車25輛,擔負礦井煤炭、矸石及設備、材料等的運輸任務。
522軌道上山安裝JTKB-1.2×1.0型礦用絞車一台,使用Ф21.5mm、6×19鋼絲繩;該絞車設有深度指示、工作製動、緊急製動等保護裝置。上山長405m,坡度10º,鋪設18kg/m鋼軌,600mm軌距,混凝土軌枕,每次下放煤車5個或矸車3個。
522通風行人上山安裝一台膠帶輸送機用於煤炭運輸。上山長405m,坡度10º。
采煤工作麵安裝有SGB-420/22型刮板輸送機共1台運輸煤炭。
原煤由電機車運出井後,經全翻籠倒入地麵煤倉,利用汽車裝車運至公司選煤廠。
原煤運輸路線:采煤工作麵→5521運輸平巷→522通風行人上山膠帶輸送機→+535m水平運輸大巷→主平硐→地麵。
矸石運輸路線:掘進工作麵→5523運輸平巷→軌道上山→+535m水平運輸大巷→主平硐→地麵矸石山。
材料運輸路線:地麵→主平硐→+535m水平運輸大巷→522軌道上山→5521(5523)運輸平巷→采掘工作麵。
第四節 礦井供電係統
一、礦井供電電源
礦井為兩路6kV電源線路供電,其中1回由榮煤發電廠(火電)614線(裝機容量2×6000kW)經架空線路(LGJ—3×50-5km)輸送供給;另一回由廣元市利州區供電局榮山鎮供電所農網經架空線路(LGJ-3×50-7km)輸送供給,形成礦井雙回路電源供電。
二、地麵供電
礦井在距離主井口200米處設置變電所,所內安裝GG-1A高壓開關櫃和BSL-1-43型低壓控製櫃。6kV電源進線側均安裝跌落式熔斷器和避雷器。
礦井變電所設置KS9-315/6/0.4kV型變壓器(中性點接地)1台,輸出電源以輻射方式分別向地麵水泵、矸山絞車、翻籠絞車、機修車間、充電、照明等設備供電。
三、風井供電
礦井主要通風機供電電源,來自榮喻35kV變電站兩段不同的母線段(633櫃、637櫃)。兩路6kV電源分別由兩台S1—200/6/0.4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降壓為0.4kV後經兩趟U—3×70+1×25橡套電纜向兩台主要通風機供電。在主要通風機房內,兩路低壓電源由雙頭聯絡開關切換,形成主要通風機雙電源、雙回路供電。
四、井下供電
地麵6kV電源由兩趟高壓電纜(YJV22-6/6—1500米)經主平硐輸送到井下采區變電所(設置在軌道上山下部車場附近)。6kV電源進入采區變電所後由BGP48—6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開關控製,經一台KS9—315/6/0.69變壓器(中性點不接地)將6kV降為660V後分別向移動空壓機、主提升絞車、材料絞車及采掘麵的刮板輸送機、局部通風機、煤電鑽等設備供電。變電所內安裝的BKD19(其它地點安設的KBZ)真空饋電開關具有選擇性漏電等綜合保護,同時安設有漏電實驗旁路開關。采煤工作麵的電氣設備設瓦斯電閉鎖,掘進工作麵的電氣設備設瓦斯電閉鎖、風電閉鎖,煤電鑽設綜合保護裝置,變電所、絞車房設照明綜合保護。井下供電采用了漏電、接地和過流三大保護。
五、防雷電裝置
6kV線路進線端設有Y5CS-12.7/42避雷器各1組,變壓器二次側安設有低壓避雷器,在炸藥庫安設有避雷針,入井軌道和管道在井口處安設了集中接地,低壓架空線路和入井線路按規定安設有避雷器。
六、礦燈房
礦井使用GZC-4.9/150型礦燈充電架3台,KL5LM(A)型礦燈160盞,礦燈為雙光源,具有短路保護功能;充電工勞動保護用具齊全。
七、通信
礦井在地麵調度室設JSQ-31-512型礦用數字程控交換機1台,采用KTHO-11電話耦合器,容量48門。在主要通風機房、各職能部門辦公室、井底車場、采區變電所、采掘工作麵附近、主要運輸巷共安設有13台KTH—11型本安型自動電話機;在地麵辦公室安有3台全國程控直撥電話,礦井管理人員均配備有移動通訊工具。
第五節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
該礦為低瓦斯礦井,礦井裝備有KJ-101型通風安全監控係統,有主機兩台(一台工作,一台備用),KJF19型分站3台。
礦井在采掘工作麵、回風巷及回風斜井安設有瓦斯、風速、壓力、設備開停、溫度等傳感器共計15個。
所安設的瓦斯傳感器報警濃度符合規程規定,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供電安設有風電閉鎖、瓦電閉鎖。
傳感器布置情況見通風係統圖。
第六節 礦井排水係統
礦井正常湧水量5.0m3,最大湧水量12.0m3/h。礦井水經+535m水平運輸大巷、主平硐水溝自流排出井。
運輸大巷、主平硐水溝斷麵寬×高為0.3×0.4m,排水能力滿足要求。
第七節 礦山救護
2010年6月9日礦井與廣元市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大隊簽訂了《救援協議書》,由廣元市生產安全應急救援大隊提供安全預防檢查、事故救援服務。礦井距離廣元市救援大隊21km,行車時間不超過30min,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第三章 礦井生產係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 礦井開拓與開采
1、礦井目前布置的1個掘進工作麵(5523掘進工作麵)和1個采煤工作麵(5521采煤工作麵),均采用人工裝煤(矸),礦井掘進應盡快購置扒矸機,才符合要求。
2、按照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建設標準第十九條款的規定:開采極薄煤層的炮采作業麵采場長度一般不超過80m。現開采的5521采煤工作麵斜長90m,不符合示範礦井建設的要求。
第二節 礦井通風係統
1、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未按要求采用“三專”供電。
第三節 礦井供電係統
1、機電硐室滅火器材數量不足。
2、井下局部接地極及連線的材質、工藝不符合要求,安裝不合格。井下照明和信號未使用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裝置。
第四節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
1、礦井安全監控係統中心站未采用雙回路電源線路供電。
2、井下與技術負責室通訊不暢。
3、井下瓦斯傳感器無調校記錄。
4、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的風筒末端未設置風筒傳感器。
5、礦井被控開關的負荷側無饋電傳感器。
6、皮帶上山無溫度傳感器。
7、礦井無安全監測監控設備及線路巡回檢查記錄。
8、蓄電池機車無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器。
9、礦井各類傳感器備用量不足。
10、5524工作麵回采巷道無瓦斯傳感器。
第四章 示範礦建設總體思路、目標與規劃
一、總體思路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以優化生產布局為基礎,以綜合治理瓦斯為重點,以《四川省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評估標準》為指南,逐條對照檢查,針對本礦存在的問題,製定整改方案,按照“目標明確、責任落實、分步實施、總體推進”的工作思路,著力構建 “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切實推進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礦井建設,全麵提升礦井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範和遏製重特大瓦斯事故。
二、總體目標
1、2010年底前完成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內容;
2、堅決杜絕較大和重特大瓦斯事故發生,力爭實現瓦斯事故零死亡;
3、一般瓦斯事故起數、傷亡人數控製在上級下達的安全生產控製指標以內;
4、編製合理的采掘接替計劃,保證“三量”符合規定:回采煤量4~6個月以上,準備煤量1年以上,開拓煤量3~5年;
5、礦井通風負壓不應超過1470Pa;
6、礦井通風等級孔應大於1.5 m2;
7、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二級及以上;
8、礦井內各用風點風速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以下簡稱《規程》)規定,礦井有效風量率不低於87%,回風巷失修率不高於7%,嚴重失修率不高於3%,主要進風巷道實際斷麵不小於設計斷麵的2/3;
9、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按規定經過具有國家安全生產檢測檢驗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局部通風機實現“兩閉鎖”,采用“三專”供電,並實現運行風機和備用風機自動切換;
10、未使用國家命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落後設備及工藝;
11、依法開展瓦斯等級鑒定工作;瓦斯參數測定工作連續、規範。
三、總體規劃
根據新星煤礦建設示範礦的總體目標,結合礦井目前的實際情況,對各項主要工作按照投資少、工期短的原則進行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對總體目標進行分解和落實,具體分四個階段進行。
1、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2010年7月31日以前)
1)礦井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落實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負責示範礦建設的各項工作,施工準備及建設必須統一領導。
2)根據現有的地質資料,對本礦井的煤田地質、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學習有關技術文件,編製各單項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和相應的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
3)根據各單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業主和財務部門應組織建設資金到位,供應部門應按各單項工程的要求分期、分類按期組織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設備。
4)搞好建設施工人員的培訓及礦井建設和生產隊伍的管理、培訓等工作。
2、第二階段:隱患排查和整改落實階段(2010年8月1日至10月31日)
對礦井采掘、通風、供電、提升運輸、壓風、通訊、安全監控、防塵、給排水等各主要係統及全部設備、安全設施、安全裝備進行全麵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製定各單項工程的具體整改計劃,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組織合理、整改達標。
3)第三階段:總結和自評階段(2010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
建立自我評估機製和體係,對照《四川省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評估標準》,逐條進行自查和驗收,找差距、添措施,力爭自評合格,達到示範礦建設的標準和要求。
4)第四階段:申請驗收階段(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1)申請驗收的重點工程
①礦井完善通風係統,全部裝備到位並驗收合格。
②礦井“三量”符合規定要求。
③礦井安全監控係統安裝到位並驗收合格。
(2)申請驗收的移交標準
礦井各主要生產係統調整完善達到要求;全部設備、安全設施、安全裝備等安裝調試完畢,試運行正常;按照《四川省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評估標準》進行自評合格;此三項工作完成後作為礦井申請驗收的移交標準。
第五章 示範礦建設主要工作
第一節 礦井開拓與開采調整
1、礦井目前巷道掘進采用人工裝矸,不符合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建設評估標準的要求。礦井應根據示範礦井和安全高效礦井的建設要求,盡快購置裝矸機以取代人工裝矸,走機械化發展之路,提高礦井機械化水平。
2、按照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建設標準第十九條款的規定:開采極薄煤層的炮采作業麵采場長度一般不超過80m。現開采的5521采煤工作麵斜長90m,不符合示範礦井建設的要求。礦井應該根據地質構造、煤層賦存條件、采煤方法、機械化裝備,按安全、高效、低成本,經綜合經濟技術比較後確定。
第二節 礦井通風係統調整
1、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0年版)第128條的規定,掘進工作麵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必須采用“三專”供電或實現“雙風機、雙電源”(使用三專)。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和備用局部通風機的電源必須取自同時帶電的不同母線段的相互獨立的電源,並能自動切換,保證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故障時,備用局部通風機正常工作;同時尚需根據需要增加井下專用變壓器的數量和容量。
第三節 礦井供電係統調整
1、機電硐室添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2、井下局部接地極及連線的材質、工藝不符合要求,安裝不合格。井下照明和信號未使用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裝置。
3、井下應完善係統接地,主接地母線、輔助接地線截麵麵積應符合規程規定,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必須有保護接地,每台設備的接地線必須單獨與接地母線連接,不得串聯接地。
4、開關、接線盒蓋板與螺栓之間應增加彈簧墊圈。
5、漏電保護裝置要堅持每天試驗1次,確保靈敏可靠,並作好記錄。井下照明和信號應安裝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裝置。
6、井下機電設備選型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444條之規定。線路及電氣設備維修,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製度和工作票製度,並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警示牌。
7、每年雷雨季節前應對防雷設施和避雷器進行全麵檢查、維修、校檢,以保證在雷雨季節能正常發揮作用。
8、重點抓好流動設備的現場管理,完善安全保護裝置,杜絕電氣設備失爆,使防爆合格率達100%,徹底消滅電纜中的明接頭。
9、電氣設備使用的絕緣油應按規定定期進行物理、化學性能測試和電氣耐壓試驗。更換和試驗礦用設備絕緣油應有記錄。
10、防爆電氣設備入井,要經專職防爆電氣設備檢查員檢查合格後,發放入井合格證,方可入井使用。
第四節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調整
1、根據《煤礦安全監控係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範》(AQ 1029-2007)第9.1.2款規定:煤礦安全監控係統中心站應雙回路供電並配備不小於2h在線式不間斷電源。
2、礦井應增設調度電話,使主要通風機房、井下主要作業場所(采掘工作麵)通訊暢通。
3、安全監控係統按要求配置雙回路供電。
4、為監測被控設備瓦斯超限是否斷電,被控開關的負荷側必須設置饋電傳感器。
5、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的風筒末端宜設置風筒傳感器。
6、礦井每天必須對安全安全監測監控設備及電纜進行一次巡回檢查。每班使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或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並將記錄和檢查結果報監測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於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並必須在8小時內對2種設備調校完畢。
7、礦井安全監控係統中心站設備必須安裝可靠的接地裝置和防雷裝置。
8、井下局部通風機風筒末端增設風筒傳感器。
9、蓄電瓶電機車無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器,礦井應按規定為在用架線式電機車安裝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器。
10、礦井傳感器應配備齊全、分站等安全監控設備備件,備用數量不少於應配備數量的20%。
11、5524工作麵回采巷道布置瓦斯傳感器。
第五節 安全高效礦井建設
積極推進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提高煤礦裝備水平。
改造現有生產係統,合理采掘部署,優化通風係統,抓好采煤方法和支護方式的改革,淘汰落後的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采煤工作麵推廣應用單體液壓支柱支護,掘進巷道使用錨噴(錨杆)、金屬支架等先進的支護方式。井下爆破作業推廣應用新型的FD型Z係列智能連鎖發爆器,保證“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製度的執行。
一是科學選擇安全高效礦井的配置模式。結合礦井的實際情況,科學地選擇確定合理的頭麵配置模式,是一礦一麵、一礦兩麵,還是一區一麵、一翼一麵等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確定單產單進,選擇采掘頭麵數目的配置,進而帶動礦井運輸、提升環節的改造,包括井巷斷麵的改變,以及礦井通風係統優化,從而提高安全水平,達到安全高效的目的。二是加強勞動組織管理,保證正規循環作業。礦井應采用“三八”製的勞動組織,進行正規循環作業,充分發揮礦井生產能力,保證采煤工作麵安全高效、均衡生產。三是增加投入,改進裝備。在確定合適的安全高效礦井配置模式後,選擇采掘裝備、運輸提升裝備,各係統、環節的技術裝備都進行改造,達到相互匹配,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取得效果。
通過係統改造,裝備配置,天晟煤業新星煤礦應在2010年底達到安全高效礦井的建設標準。
第六節 建立井下人員定位係統
煤礦井下人員定位係統是集計算機軟硬件、信息采集處理、無線數據傳輸、網絡數據通訊、自動控製等技術多學科綜合應用為一體的自動識別信息技術產品,通過對坑道遠距離移動目標進行非接觸式信息采集處理,實現對人、車、物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下的自動識別從而實現目標的自動化管理。因次作為瓦斯治理示範礦井建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建立井下人員定位係統,當事故發生時,該係統可通過對人員的跟蹤定位為搶險提供準確的人員信息;在平時可以有效地協調工作,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第七節 加強安全基礎管理工作
1、加強勞動定員管理
勞動定員管理是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礦井應防止超強度、超能力、超定員生產,保證安全發展、科學發展。按標準嚴格限製當班井下最大作業人數,重新核定礦井勞動定員標準,確保勞動定員標準的認真貫徹落實。
2、加強通風管理
礦井必須配備通風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測量風量、風質和風速,定期檢查和維護各種通風設備設施,建立管理台帳。配備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裝備,每年要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主扇等關鍵設備進行檢測檢驗。嚴格爆破通風管理,防止炮煙中毒事件發生。
1)主要通風機采用雙回路供電,一回電源停止供電後,另一回路必須馬上投入運行。礦井有因停電和檢修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或通風係統遭到破壞以後恢複通風、排除瓦斯和送電安全的措施,恢複正常通風後,所有受到停風影響的地點,都必須經過通風、瓦斯檢查人員檢查,證實無危險後,方可恢複工作。所有安裝電動機及其開關的地點附近20m的巷道內,都必須檢查瓦斯,隻有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開啟。
2)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通風必須保證通風機設置在進風口側10m外的新鮮風流處,防止產生循環風。風筒出風口應隨工作麵掘進及時移動,確保掘進工作麵有足夠風量。
3)掘進工作麵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必須采用“三專”供電或實現“雙風機、雙電源”。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和備用局部通風機的電源必須取自同時帶電的不同母線段的相互獨立的電源,並能自動切換,保證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故障時,備用局部通風機正常工作應;礦井必須建立“風電、瓦斯電”閉鎖管理製度。
4)局部通風機因故停止運轉,引起其供風的掘進頭無風,可能造成瓦斯積聚。在恢複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濃度,證實停風區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或二氧化碳不超過1.5%時,且局部通風機及開關附近10m內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複正常通風。掘進局部通風機必須有專人負責,並實行掛牌管理。
5)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進入,並向調度室報告。停工區內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0%不能立即處理時,必須在24h內封閉完畢。
6)通風係統或通風設施的破壞或異常(如風門該關的未關,風道堵塞、臨時改變通風係統、掘進通風風筒脫節或破壞等),都會造成局部或區域風量不足甚至無風,產生瓦斯積聚。出現這些異常,必須及時修複,采取措施恢複正常通風。
7)建立測風製度,每10天進行一次全麵測風。對采掘工作麵和其它用風地點,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測風,將每次測風結果記錄並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上,並根據測風結果調節風量。
3、加強瓦斯管理
1)礦井必須有因停電和檢修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或通風係統遭到破壞以後恢複通風、排除瓦斯和送電安全措施。恢複正常通風後,所有受到停風影響的地點,都必須經過通風、瓦斯檢查人員檢查,證實無危險後,方可恢複工作。所有安裝電動機及其開關的地點附近20m的巷道內,都必須檢查瓦斯,隻有瓦斯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2010版)規定時,方可開啟。
2)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進入,並向調度室報告。停工區內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0%或其它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2010版)規定不能立即處理時,必須在24h內封閉完畢。
3)恢複已封閉的停工區或采掘工作接近這些地點時,必須事先排除其中積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須製定安全技術措施。
4)獨頭巷道長或封閉的獨頭巷道啟封後排放瓦斯采取逐段通風排放法:排放由外向內逐段分段進行,先準備一節5m長的短風筒,接在密閉外的風筒上,用於衝淡啟封密閉牆的開口孔洞瓦斯,控製風筒的排風量,使衝淡後的瓦斯濃度低於1.5%,正常後再分段接長風筒逐段排放巷道積存瓦斯,直到全獨頭積存瓦斯排放完轉入正常通風時為止。
5)礦井總回風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70%時,必須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采掘工作麵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0%時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6)切實加強瓦斯排放、巷道貫通和盲巷管理工作。排放瓦斯和巷道貫通要認真編製措施並執行有關規定。井下盲巷和臨時停風地點必須設置密閉和柵欄,定期檢測瓦斯和氧氣濃度,並嚴禁任何人違章進入。
7)在生產過程中,要組織專職人員及時封閉廢棄的盲巷及采空區,對暫不利用巷道應封閉或掛危險牌,加強這些地方的瓦斯監測,防止瓦斯聚集。對回風巷中聚集的煤塵應組織專人按期清掃,消除瓦斯煤塵爆炸隱患。
8)礦井必須建立嚴格的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的檢查製度。瓦檢員必須經過具有三級以上資質的煤礦安全技術培訓機構培訓合格,合格後持證上崗。礦井必須配齊瓦檢員和配足瓦檢器,瓦檢器必須定期進行校驗。
9)礦井必須建立安全儀表計量檢查製度。
10)礦長、礦技術負責人、爆破工、采掘隊長、通風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班長、流動電鉗工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瓦斯檢查工必須攜帶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安全監測工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或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
11)煤礦應針對本礦實際明確瓦斯檢查地點、次數或周期,嚴禁空檢、漏檢。所有采掘工作麵、硐室、使用中的機電設備的設置地點、有人員作業的地點都應納入檢查範圍。采掘工作麵的瓦斯濃度檢查次數每班不少於2次。井下停風地點柵欄外風流中的瓦斯濃度每天至少檢查1次,擋風牆外的瓦斯濃度每周至少檢查1次,硐室內的瓦斯濃度每班至少檢查1次,使用中的機電設備的設置地點每班至少檢查1次。並定期檢查一氧化碳濃度、氣體溫度的變化。
12)瓦斯檢查人員執行瓦斯巡回檢查製度,並認真填寫瓦斯檢查班報。每次檢查結果必須記入瓦斯檢查班報手冊和檢查地點的記錄牌上,並通知現場工作人員。瓦斯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2010版)有關條文規定時,瓦斯檢查工有權責令現場人員停止工作,並撤到安全地點。通風值班人員必須審閱瓦斯班報,掌握瓦斯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向礦調度室彙報。通風瓦斯日報必須送礦長、礦技術負責人審查並簽字。瓦斯檢查記錄、現場牌板、瓦斯日報必須做到“三對口”。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製度”。
13)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169條規定,必須在采煤工作麵上隅角設置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一旦出現瓦斯湧出異常現象,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向礦領導彙報,製定專門措施處理。
5、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製度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製為主要內容的十五項安全生產管理製度,建設企業安全製度文化,使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逐步走上製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大力開展崗位操作規範化和質量標準化活動,改善礦井安全生產條件,改變煤礦麵貌,促進管理水平提高,嚴格現場管理製度,使工人嚴格按標準上崗,按標準操作,幹標準活,幹放心活,從根本上遏製和糾正“三違”行為,在主觀上培養職工強烈的安全意識,在客觀環境上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降低事故發生概率。
6、加強職工培訓
礦井應加強對職工的培訓教育工作,提高職工理性認識。通過安全知識培訓,使每一個職工詳細了解煤礦井下各種危害的存在條件、各種事故發生的原因、預兆以及杜絕各類事故應該具備哪些預防手段,從而提高對事故的應變能力和防災抗災能力。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機構設置
1、成立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董事長組長、礦長、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機電副礦長任副組長,其它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對本礦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建設工作的全麵領導。
2、董事長(企業法人)對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建設工作負全麵責任,礦長協助董事長工作,應定期檢查平衡各部門工作,解決示範礦建設所需的人、財、物,保證建設方案的實施;
礦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對示範礦建設工作負技術責任,負責組織實施、檢查示範礦建設工作規劃、計劃和措施;
礦各副礦長負責落實所分管的相關工作;
礦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對本職範圍內的相關工作負責;
礦基層隊、班組長對管轄內的相關工作負直接責任。
3、建立健全瓦斯治理工作機構,設專職通風、地質副總工程師各1名,設立通風、安全監控等機構,配足專職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
二、製度建設
建立健全礦井通風、瓦斯、監測監控係統、安全培訓、安全投入、安全儀器儀表、設備管理、隱患排查整改、安全會議和瓦斯治理目標考核責任製等瓦斯綜合治理管理製度。
建立健全“一通三防”各級管理人員崗位責任製、通風係統管理辦法、監測監控係統管理辦法、防塵管理辦法、防滅火管理辦法、瓦斯檢查管理製度、巷道貫通管理製度、隱患排查和整改製度、通風各要害工種操作規程、臨時停電停風管理製度等。
三、執行有力
一是從實施上下工夫,要加大貫徹執行力度,在抓落實上狠下工夫,切實解決嚴不起來,落實不下去的問題。二是要從嚴字上強力推進,各級組織下達瓦斯治理任務要簡明扼要,準確無誤,執行者要按期完成,嚴禁推拖,變通敷衍。對此類行為,應嚴厲批評;繼而發生嚴重後果的,必須從嚴處理。嚴厲懲處違章指揮,強令從業人員按章作業。
四、技術資料管理
1、根據礦井實際如實規範繪製各類礦圖(采掘工程平麵圖、井下井上對照圖、通風係統圖、供電係統圖、安全監測監控係統圖、礦井瓦斯地質圖、瓦斯超限斷電控製圖等),每月對各類圖紙進行一次調整和完善,確保各類圖紙能及時準確地反映生產動態變化情況,以便於科學合理地組織生產。
2、礦井水平延深及采區接替等單項工程、單位工程,應進行專門設計;各采掘麵施工前應編製作業規程;井下開采技術條件發生變化,應及時編製安全技術措施。所有設計、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均應實施會審製度,並存檔備查。
五、人員培訓
1、與廣元市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四級煤礦安全培訓機構)簽定職工培訓協議,對煤礦從業人員進行全員送培,培訓考核合格後實行“上崗證”管理。
2、煤礦礦長、安全員及“一通三防”相關管理人員按規定定期送培,持證上崗。
3、特種作業人員配備齊全,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六、經費保障
每年在煤炭銷售收入中按每噸2.00元標準提取瓦斯治理工作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對本礦瓦斯治理工作成績突出的機構、人員予以獎勵。專項資金數額應以年度瓦斯綜合治理概算費用為基數,並考慮一定的富裕係數。專項資金應根據各單項工程和單位工程的進度適時投入到位,保證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設備。此外,還需對在本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部門和人員進行獎勵,激勵員工為礦井安全生產建言獻策,多作貢獻。
第七章 結束語
新星煤礦在長期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圍繞生產和安全兩大主題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本次建設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相對於新的形勢下國家對煤炭行業安全管理的標準和要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礦井安全管理底子薄、欠賬多。為此,要求煤礦企業務必從優化礦井生產係統、加大安全裝備投入、完善管理體係和製度等方麵著手,進一步夯實礦井安全管理基礎,對照《四川省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評估標準》,力爭於2010年底前達到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的要求。
通過本次工作,對新星煤礦建設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礦井應按照省、市、縣各級主管部門建設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的規劃和安排,製定切合本礦實際的工作計劃,做到目標明確、任務落實、保障有力,把建設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作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建設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為契機,以綜合治理瓦斯為突破口,提高礦井安全管理水平,增強礦井防災減災能力,確保如期達標。
2、加大煤礦安全投入。除按要求提取礦井安全技措資金外,應將本次建設瓦斯綜合治理示範礦井所需資金納入預算,並落實到位,從資金上為本次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3、優化生產係統,調整采掘部署,改進采掘工藝,加強“一通三防”管理,嚴格貫徹執行“先抽後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針,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
4、加強生產地質工作。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采用巷探的方式,進一步收集揭露的地質資料,摸清地質構造情況,以便於科學合理地進行采掘部署,降低投資風險。
5、加強技術基礎工作,完善各類技術圖紙、資料,並收集、存檔。
6、強化重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建立隱患排查工作責任製,製定隱患排查整改方案,定期進行隱患排查工作,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評估、分級和登記,明確隱患整改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