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煤三礦不要“相馬”要“賽馬”
鶴煤三礦不要“相馬”要“賽馬”
本網訊 10月27日,筆者在河南能源集團鶴煤公司三礦得知,該礦大力扶持技術人員,變“相馬”為“賽馬”,使大家在平等競爭的環境中成長為棟梁之材,從而實現了礦井發展與人才成長的雙贏。
企業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人才的競爭,伯樂相馬,難免有失偏頗,隻有引入“賽”的機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積極性,才能使真正的“千裏馬”凸現出來。今年來,該礦領導正是基於這一思路,建立完善了“賽馬機製”,確保公平合理競爭。該礦嚴格按照“政治成熟,素質過硬,同崗最優,同行最好”的標準,選拔任用幹部、進行年底評先,打破工人與幹部界限。對幹部任用實行聘任製和輪崗製,對礦上所有的管理崗和技術崗位,一律實行招聘製,每年都有不同的淘汰率,真正使“幹部能上能下,工人能進能出”。該礦經常有一些幹部因管理不善,能力不強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另外,該礦不斷拓寬賽馬活動載體,積極促進人才快速成長。堅持開展的爭做學習型員工、技術創新、小改小革、崗位技能比武、導師帶徒等活動豐富多彩,使廣大員工在激烈的競爭活動中快速成長。懂技術、善管理的知識型員工,該礦機電一隊維修大班班長員工郭繼建,勤學苦練,技術過硬,曾被集團公司和鶴煤公司評為“勞動模範”,現已提拔為該隊副隊長,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該礦還改革分配製度,工資獎金向專業技術含量高崗位進行傾斜,對技術比武獲獎人員和“技術能手”表彰獎勵。另外,該礦大力實施自主創新和科技興礦戰略,十分注重自主創新和科技創新,及時製定出台了一係列鼓勵技術人員搞科技,搞技改的激勵政策,礦上對每個科技創新項目都進行嚴格的評審,每月拿出3—5萬元對科技創新項目進行“收購”,極大提高了專業人員破解難題,敢於創新的積極性。今年前8個月,該礦共受理申報創新項目150餘項,完成收購科技項目 127項,收購金額近35萬元。
許宏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