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煤礦區隊安全技術管理培訓課件

管理培訓 2014-10-28 0
軟件名稱: 煤礦區隊安全技術管理培訓課件
文件類型:
界麵語言:
軟件類型: PPT
運行環境:
授權方式:
軟件大小: 1.52 MB
軟件等級:
軟件登陸: admin
作 者 :
官方網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壓密碼:
整理時間: 2014-10-28
軟件簡介:



緒 論

一、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特點

二、煤礦安全生產發展戰略

三、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存在8個突出問題

四、美國煤礦安全啟示

五、日本礦山安全管理的特點

六、安全管理的作用與發展




一、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特點

1、產業集中度底,煤礦數量過多,安全生產發展極不平衡

2、地質條件差,自然災害嚴重

3、整體裝備水平低,抗災防災能力差

4、人力資源數量上供大於求、質量上供不應求的矛盾突出

5、安全生產保障體係還不能從根本上保證煤礦安全生產

6、煤礦安全狀況嚴峻,重大事故頻繁發生

7、安全生產越來越多地製約著煤礦經濟和持續穩定發展

二、煤礦安全生產發展戰略

(1)大力調整煤炭生產結構,提高煤炭工業整體安全水平

(2)建立健全煤炭安全生產保障體係

(3)推進技術創新,提高煤礦災害控製水平

(4)推進管理創新,提高安全生產科學管理水平

(5)推進機製創新,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製和製約機製

(6)完善煤礦安全投入保障機製,加大煤礦安全投入

(7)建立工傷賠償、康複和事故預防一體化社會化保險體係

(8)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大力推進全民安全生產宣傳教育

(9)嚴格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充分發揮事故的警示作用

三、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存在8個突出問題

(一)違法違規組織生產現象嚴重。

(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

(三)企業技術管理薄弱。

(四)超能力、超強度開采。

(五)一些企業安全管理混亂,“三違”現象嚴重。

(六)勞動組織管理混亂。

(七)一些煤礦安全培訓工作不到位,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差。

(八)地方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監管不力。

四、美國煤礦安全啟示

20世紀前30年,美國煤礦每年平均事故死亡2000多人;

20世紀40年代初,美國政府頒布了第一部《聯邦煤礦安全法規》

1969年12月31日美國聯邦政府製定了新的《聯邦礦山安全與健康法》

到20世紀70年代,死亡人數下降到1000人以下。

20世紀90年代後,傷亡人數才迅速減少。

1990年,死亡66人。

2000年,死亡40人。

從國際上公認的安全生產指標百萬噸死亡率來看,美國的這一指標已下降到0.035%左右。

四、美國煤礦安全啟示

美國煤礦能實現“高產量、低傷亡”得意於三大因素:

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煤礦生產安全;

礦主和政府部門都增強了安全責任感;

增強了對煤礦工人的培訓。

“成功三角”,構成這三角的三邊分別是:執法、培訓與技術支持。

五、日本礦山安全管理的特點

日本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曆程基本上經曆了一個發展—產量增加—事故多發—加強監管—技術開發—逐步好轉的過程

1965年,日本的煤炭生產量為5011萬t,煤礦企業數為222個,勞動者人數為11萬人。

1975年,日本的煤炭生產量降為1860萬t,企業數降為35個,勞動者人數降為2萬人

1998年日本的煤炭生產量降為369.8萬t,煤礦企業數減到2個,勞動者人數減為1490人

現在日本的井工煤礦隻有釧路煤礦,年產精煤70萬t。

日本礦山安全管理的特點

1.完善的礦山安全監督體製和法律製度 2.先進的安全理念  

3.規範、嚴格的煤礦安全管理  

4.完備的礦井監測監控係統 5.生產的高度機械化、自動化 6.注重礦害的事前防範 7.政府對煤礦安全實施積極的補貼政策

六、安全管理的作用與發展

安全管理的作用

(1)安全技術措施的選擇需要科學的安全決策,必須建立在及時發現不安全隱患,準確評價係統的危險性基礎上;

(2)安全技術措施的有效實施需要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作為保證;

(3)安全技措資金作用的充分發揮需要合理的安全經濟分析.

安全管理發展的特點


(1)管理模式的改變

政府監管 企業自我約束、自負責任

(2)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體係的完善和檢測方法的創新

(3)信息技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將有力促進安全管理科學技術的進步。


安全管理的定義與分類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管理是管理者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對管理對象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的一係列活動。

二、安全管理的定義

指對生產過程中的事故和防治事故發生的管理,根本任務就是預先發現、分析、消除或控製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危險,防止事故發生、職業病和環境危害,避免各種損失,推動企業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

三、安全管理的分類

(1)、宏觀安全管理:以宏觀決策為主要手段,引導安全工作機製正常運行的方法、技術和方略的總稱。

(2)、微觀安全管理:指企事業單位為實現安全生產而進行的具體的安全管理活動。

(3)、廣義安全管理:泛指一切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防止國家財產受到損失的管理活動。

(4)、狹義安全管理:指針對生產過程和生產環境中具體的危險源而開展的安全活動。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一)安全管理相關概念

安全管理的對象與內容

煤礦生產係統是一個人機環境係統,安全管理必須對這一係統及其要素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和控製。

一、安全管理的對象

1、人的係統:人員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反饋管理

2、物質係統:包括生產作業環境中的機械設備、設施、工具、器件、構築物、原材料、產品等一切物質實體和能量信息的載體。

3、能量係統:一切危害產生的根本動力在於能量,而不是載體。

4、信息係統:安全管理中必充分注意信息的作用,加強對信息獲取、傳輸、存儲、分析、反饋的控製,實現安全信息化管理,以推動安全管理的科學化、動態化、民主化。




安全管理輸入、輸出和功能作用的關係


三、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

在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分析、研究、評價企業生產建設過程中各種不安全因素,從組織、技術、管理、培訓等方麵采取措施,消除或控製危險源,預防事故發生或最大限度控製事故的影響範圍及程度,實現最優化安全狀態,為企業生產建設的順利進行和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四、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1、安全管理的基礎性工作

2、生產建設中的動態安全管理

3、安全信息化工作


安全管理的性質與作用

一、安全管理的性質


二、安全管理的地位

1、安全管理和經營決策的關係

2、安全管理和生產管理的關係

3、安全管理與企業其他管理的關係



三、安全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的根本對策

2、搞好安全管理是全麵落實安全生產方針的基本保證

3、安全與衛生技術作用的發揮需要以有效的安全管理為基礎

4、搞好安全管理才能促進企業生產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係統原理

二、人本原理

三、預防原理

四、強製原理

1. 係統原理

係統原理是現代管理科學中的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們在從事管理工作時,運用係統的觀點、理論和方法對管理活動進行充分的係統分析,以達到管理的優化目標,即從係統論的角度來認識和處理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 係統原理

係統——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幹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並處於一定環境中的有機整體。

1. 係統原理

企業為了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為了管理上述三項基本運動而設置的經營管理、輔助服務、信息處理等人員、部門及有關的管理製度、工作方法等,統稱為企業管理係統。

安全管理係統——企業管理係統的子係統

1. 係統原理

對企業安全管理來說,係統分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首先,界定所分析的係統;

其次,分析與安全有關的要素;

第三,分清安全管理的層次結構,明確各層的管理職責和權利;

第四,對企業安全隱患進行定性定量的辨識、分析和評價,確定安全工作的管理重點,製定管理的總目標和各層次、環節的局部目標;

第五,明確各級安全管理的職能和任務,選擇最優的工作方案,以保證安全管理目標的實現。


管理係統具有六個特征

集合性、相關性、目的性、整體性、層次性和適應性

1. 係統原理

1)動態相關性原則

構成企業管理係統的各個要素是運動和發展的,而且是相互關聯的。它們之間相互聯係又相互製約。

該原則是指任何企業管理係統的正常運轉,不僅要受到係統本身條件的限製和製約,還要受到其他有關係統的影響和製約,並隨著時間、地點以及人們的不同努力程度而發生變化。

動態相關性是管理係統向前發展的根本原因。所以,提高管理的效果,必須掌握各管理對象要素之間的動態相關特征,充分利用相關因素的作用。

1. 係統原理

對安全管理來說,動態相關性原則的應用可以從兩個方麵考慮:

① 係統要素的動態相關性是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正是企業內部各要素處於動態之中並且相互影響和製約,才使得事故有發生的可能。如果各要素都是靜止的、無關的,則事故也就無從發生。

1. 係統原理

② 為搞好安全管理,必須掌握與安全有關的所有對象要素之間的動態相關特征,充分利用相關因素的作用。例如,掌握人與設備之間、人與作業環境之間、人與人之間、資金與設施設備改造之間、安全信息與使用者之間等的動態相關性,是實現有效安全管理的前提。

1. 係統原理

2)整分合原則

現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須在整體規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進行有效的綜合,這就是整分合原則。

該原則的基本要求是充分發揮各要素的潛力,提高企業的整體功能,即首先要從整體功能和整體目標出發,對管理對象有一個全麵的了解和謀劃;其次,要在整體規劃下實行明確的必要的分工和分解;最後,在分工或分解的基礎上,建立內部橫向聯係或協作,使係統協調配合、綜合平衡地運行。其中,分工或分解是關鍵,協作或綜合是保證。

1. 係統原理

整分合原則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的意義:

整——就是企業領導在製定整體目標、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把安全納入,作為整體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考慮;

分——就是安全管理必須做到明確分工,層層落實,要建立健全安全組織體係和安全生產責任製度,使每個人員都明確目標和責任;

合——就是要強化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能,樹立其權威,以保證強有力的協調控製,實現有效綜合。

1. 係統原理

(3)反饋原則

反饋原則指的是:成功的高效的管理,離不開靈敏、準確、迅速的反饋。

現代企業管理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其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都在不斷變化,所以,管理係統要實現目標,必須根據反饋及時了解這些變化,從而調整係統的狀態,保證目標的實現。

1. 係統原理

管理反饋是以信息流動為基礎的,及時、準確的反饋依靠的是完善的管理信息係統。

安全管理信息係統

1. 係統原理

(4)封閉原則

在任何一個管理係統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

該原則的基本精神是企業係統內各種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製度、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相互製約的關係,管理才能有效。

1. 係統原理

在應用封閉原則時,需做好以下三點:

(1)建立健全各機構並使之各司其職,相互製約

企業機構的職能:分為決策指揮中心、執行機構、監督機構和反饋機構。

(2)完善企業各項管理製度

要按照封閉原則,針對決策指揮、執行、監督、反饋等各環節製定法規,構成一個封閉的法規網。

(3)把握封閉的相對性

從空間上和時間上根據事物發展的客觀需要,不斷以新的封閉代替舊的封閉。

1. 係統原理

在安全管理中應用係統原理的典型情況: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係統)

安全分析與評價

安全目標管理方法

2.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就是在企業管理活動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根本的指導思想。

搞好企業安全管理,避免工傷事故與職業病的發生,是人本原理的直接體現。

重視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企業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

安全健康是職工的基本權利之一;

安全生產需要職工主動參與,體現其主觀能動;

2. 人本原理

(1)重視企業思想教育工作。

(2)強化民主管理。

(3)激勵職工行為。

(4)改善領導行為。

2. 人本原理

(1)動力原則

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是人,良好的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這就是動力原則。

動力的產生可以來自於物質、精神和信息,相應就有三類基本動力:

① 物質動力

② 精神動力

③ 信息動力

2. 人本原理

動力原則運用要得當,否則會起到負麵的作用。

首先,要注意綜合協調地運用三種動力,不要僅僅孤立地使用某一種動力;

其次,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體動力與集體動力的辨證關係,集體的前進是管理的根本,在此前提下讓個體充分地自由發展;

第三,要處理好暫時動力和持久動力之間的關係;

第四,要掌握好各種刺激量的閾值,避免物極必反的結果出現。

2. 人本原理

(2)能級原則

能級:原子中的電子分別具有一定的能量,並按能量大小分布在相應的軌道上繞原子核運轉。這些軌道所對應的能量數值是不連續並按大小分級排列的,稱為“能級”。

2. 人本原理

現代管理引入這一概念,認為組織中的單位和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並且可按能量大小的順序排列,形成現代管理中的能級。

能級原則是說:在管理係統中建立一套合理的能級,即根據各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地位和任務,做到才職相稱,才能發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管理能級的層次可分為

經營層:確定係統的大政方針

管理層:運用各種管理技術來實現經營方針

執行層:貫徹執行管理指令,直接調配人、財、物等管理要素

操作層:從事操作和完成各項具體任務

2. 人本原理

管理能級不是人為的假設,而是客觀的存在。在運用能級原則時應該做到三點:

• 能級的確定必須保證管理係統具有穩定性;

• 人才的配備使用必須與能級對應;

• 對不同的能級授予不同的權力和責任, 給予不同的激勵,使其責、權、利與能級相符。

2. 人本原理

(3)激勵原則

管理中的激勵就是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以科學的手段,激發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揮出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就是激勵原則。人的工作動力來源於內在動力、外部壓力和工作吸引力。

2. 人本原理

運用激勵原則形成的各種激勵理論已經發展成管理學中的一個理論群,在安全管理中也受到廣泛的重視。


安全管理工作應當以預防為主,即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出現,從而使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到最小,這就是預防原理。


預防,其本質是采取事前的措施,防止傷害的發生。

預防與善後是安全管理的兩種工作方法。善後是針對事故發生以後所采取的措施和處理工作,預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動的、積極的,是安全管理應該采取的主要方法。

安全管理以預防為主,其基本出發點源自生產過程中的事故是能夠預防的觀點。


由於預防是事前的工作,因此正確性和有效性就十分重要。為了使預防工作真正起到作用,一方麵要重視經驗的積累,對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險肇事故)進行統計分析,從中發現規律,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麵要采用科學的安全分析、評價技術,對生產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後果作出準確的判斷,從而實施有效的對策,預防事故的發生。


1)偶然損失原則

事故所產生的後果(人員傷亡、健康損害、物質損失等),以及後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隨機的,是難以預測的。反複發生的同類事故,並不一定產生相同的後果,這就是事故損失的偶然性。


海因裏希法則,或者稱為 1:29:300法則。




青島賢司:傷亡與無傷亡的比例:重型機械和材料工業,1:8;輕工業,1:32。

博德(F.E.Bird):嚴重傷害∶輕微傷害∶財產損失∶無傷害財產損失 = 1:10:30:600。

重要意義在於指出事故與傷害後果之間存在著偶然性的概率原則。


根據事故損失的偶然性,可得到安全管理上的偶然損失原則:不管事故是否造成了損失,為了防止事故損失的發生,唯一的辦法是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這個原則強調在安全管理實踐中,一定要重視各類事故,包括險肇事故,隻有將險肇事故都控製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損失的發生。


2)因果關係原則

因果關係 ——事物之間存在著某一事物是另一事物發生的原因這種關係。

事故的因果關係 ——事故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發生的最終結果。一個因素是前一因素的結果,而又是後一因素的原因,環環相扣,導致事故的發生。

事故的因果關係決定了事故發生的必然性,即事故因素及其因果關係的存在決定了事故或遲或早必然要發生。


因果關係原則 ——從事故的因果關係中認識必然性,發現事故發生的規律性,變不安全條件為安全條件,把事故消滅在早期起因階段。

掌握事故的因果關係,砍斷事故因素的環鏈,就消除了事故發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發生。

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著規律性。必然性來自於因果關係,深入調查、了解事故因素的因果關係,就可以發現事故發生的客觀規律,從而為防止事故發生提供依據。


(3)3E原則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主要原因可歸結為四個方麵:

(1)技術的原因。

(2)教育的原因。

(3)身體和態度的原因。

(4)管理的原因。


針對上述四個方麵的原因,在安全管理上應該采取三種防止對策,即

工程技術(Engineering)對策、

教育(Education)對策、

法製(Enforcement)對策,

就是所謂的 3E 原則。




工程技術對策

運用工程技術手段消除設施設備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業環境條件、完善防護與報警裝置,實現生產條件的安全和衛生。


教育對策

提供各種層次、形式和內容的教育和訓練,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產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


法製對策

利用法律、規程、標準以及規章製度等必要的強製性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為,達到消除不重視安全、違章作業等現象的目的。


4)本質安全化原則

該原則的含義是指從一開始和從本質上實現了安全化,就從根本上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


(1)失誤—安全(Fool-Proof)功能;

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誤,也不會發生事故或傷害,或者說設備、設施和技術工藝本身具有自動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功能

(2)故障—安全(Fail-Safe)功能;

指設備、設施或生產工藝發生故障或損壞時,還能維持正常的工作或自動轉變為安全狀態。

(3)上述兩種安全功能應該是設備、設施在規劃設計階段就被納入其中,而不是事後補償的。


強製 —— 就是無須做很多的思想工作、統一認識、講清道理等,而是必須絕對服從,不必經管理對象同意便可采取控製行動。

強製原理就是:采取強製管理的手段控製人的意願和行動,使個人的活動、行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安全管理。


任何管理均帶有一定的強製性。管理過程中必然包含管理者對被管理者施加作用和影響,並要求被管理者服從其意誌、滿足其要求、完成其規定的任務。不強製便不能有效約束被管理者的無拘個性,將被管理者調動到符合整體管理利益和目標的軌道上來。


安全管理更需要具有強製性,這是基於以下四個原因:

1.人的“冒險(捷徑)”心理

2.事故損失的不可挽回性

3.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強製性管理的實現,離不開完善的法規和強有力的監督、執法和管理體係。

強製管理不排斥民主管理。應該強調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實行強製性基礎之上的民主性。

強製管理與唯長官意誌的獨裁管理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

在進行生產和其他活動的時候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當生產和其他工作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生產和其他工作要服從安全,這就是安全第一原則。


安全第一原則可以說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國安全生產方針的重要內容。江澤民就曾明確指出:“堅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企業都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但必須服從安全第一的原則。”


貫徹安全第一原則,就是要求企業的領導者要高度重視安全,把安全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要把保證安全作為完成各項任務、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條件。在計劃、布置、實施各項工作時首先想到安全,預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該原則強調必須把安全生產作為衡量企業工作好壞的一項基本內容,作為一項有“否決權”的指標,不安全不準進行生產。


作為強製原理範疇中的一個原則,安全第一應該成為企業的統一認識和行動準則,各級領導和全體員工在從事各項工作中都要以安全為根本。誰違反了這個原則,誰就應該受到相應的懲處。這裏不存在想得通就執行,想不通可以不執行的問題,而應該是無條件地、毫不動搖地遵循這一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就要建立和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製,從組織上、思想上、製度上切實把安全工作擺在首位,常抓不懈,形成“標準化、製度化、經常化”的安全工作體係。


2)管生產必須同時管安全的原則

安全是生產的第一屬性,是質量、效益等屬性的基礎,因此企業的管理者在抓生產時必須親自抓安全工作。這就是管生產必須同時管安全的原則。


堅持這個原則,要求企業的各級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要親自抓安全工作。安全生產應該滲透到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企業的各級管理者必須作到生產和安全“五同時”,即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貫徹該原則,尤其要把安全生產納入計劃,在編製企業年度計劃和長遠規劃時,應把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結合企業的生產挖潛、技術革新、設備改造、工業改組等,來消除事故隱患,改善勞動條件。


3)監督原則

為了促使各級生產管理部門嚴格執行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章製度,保護職工的安全與健康,實現安全生產,必須授權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行使監督、檢查和懲罰的職責,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問題,督促問題的解決,追究和懲戒違章失職行為,這就是安全管理的監督原則。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安全監督可分為五個層次:


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安全監督可分為五個層次:


國家監督(或監察)

即國家職業安全監督,就是國家授權專門的行政機關,以國家名義並運用國家權力對各級經濟、生產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執行安全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



4)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則

煤炭企業班組的安全管理必須建立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上,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自覺執行安全管理製度和勞動紀律,自我防範,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這就是安全管理的人人管理、自我管理原則。(該原則也稱:專管群治、全員管理原則)


5)三同時的原則

“三同時”原則是指煤礦建設項目中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這就是安全管理的三同時原則。


6)四不放過的原則

發生事故後,要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這就是安全管理的三同時原則。“四不放過”原則是我國煤礦事故管理的基本經驗和基本原則,其基本出發點是事故的預防。




7)安全具有否決權的原則

安全工作必須是衡量單位管理工作好壞的一項基本內容,在對單位各項指標的考核和評定中,必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並使其具有“否決權”。這就是安全管理的安全具有否決權原則。


新木桶理論認為,決定木桶容量的並不隻是短板一個因素,而與板和板之間的縫隙也有很大關係。從安全管理角度來看,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管理縫隙的黏合劑,是安全管理的靈魂。


1. 文化的概念

從廣義上說,文化是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狹義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其相適應的製度和組織機構。


1. 文化的概念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一般並不是指廣義的文化,而往往特指人類精神方麵的事物,如文學、藝術、教育等。這種含義的文化可以認為是一種狹義的文化。比這種狹義文化的概念更狹義的文化概念僅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或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如“提高文化水平”、“學習文化”等。


相對於廣義文化,我國有人將安全文化定義成“人類在生產生活的實踐過程中,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創造的一切安全物質財富和安全精神財富的總和”。


2. 安全文化的概念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國際核安全谘詢組(INSAG)在 1986 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並於 1991 年發表名為《安全文化》的報告(即INSAG-4),其中對安全文化給出了相對狹義的定義:“安全文化是存在於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它建立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觀念,即核電廠的安全問題由於它的重要性,要保證得到應有的重視。”


2. 安全文化的概念

英國健康安全委員會核設施安全谘詢委員會(HSCASNI)對 INSAG 的定義進行了修正,認為:“一個單位的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它決定於安全健康管理上的承諾、工作作風和精通程度。”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1)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文化發展

眾所周知,安全文化的係統化發展,起源於核電工業。由於核電工業安全問題的重要性,該行業仍然是當前安全文化研究和應用最活躍的領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漸向其他領域滲透。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1)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文化發展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國際核安全谘詢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並於1991年發表名為《安全文化》的報告(即INSAG-4)。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進行了定義,並且這一定義被世界許多國家的許多行業所接受,得到廣泛的認同。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1)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文化發展

此後,IAEA 在 1994 年製定了用於評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 of Safety Culture in Organisa-tions Team Guidelines) (1996年修訂) 。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1)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文化發展

1998 年,IAEA 發表了安全係列報告中的第11號(IAEA Safety Reports Series No.11):《在核能活動中發展安全文化:幫助進步的實際建議》。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1)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文化發展

為了幫助核工業組織發展安全文化,INSAG又於 2001 年發表了《在強化安全文化方麵的關鍵性實踐問題》( INSAG-15,2001 )。在該報告中,INSAG 給出了關於安全文化的 7個 方麵共 23 個關鍵問題,組織機構可以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自我測試,以明確自己在安全文化發展上所處的位置,為進一步發展找準方向。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2)ILO 開始對安全文化的加以重視

2003 年第 91 屆國際勞工大會上提出了“國家預防性安全與衛生文化”的概念:

國家預防性安全與衛生文化是使享有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在所有級別受到尊重的文化,政府、雇主和工人可通過一種界定權利、責任和義務的製度積極地參與確保一種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而且預防原則被賦予了最高的優先權。建立並保持一種預防性安全與衛生文化要求利用所有可能的手段,以提高對危害和危險概念的普遍認識、知曉和理解以及如何才能對它們加以預防或控製。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2)ILO 開始對安全文化的加以重視

上述國際勞工組織的“國家預防性安全與衛生文化”的概念可以簡單描述為:

“組織和個人的信念、價值觀、態度和行為方式的集合,預防據之被給予最高的優先權”。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2)ILO 開始對安全文化的加以重視

國際勞工組織認為,預防性安全與衛生文化的推廣將會在以下三個方麵帶來好處:

① 強有力的安全領導和對高標準的職業安全與衛生的明顯承諾。職業安全與衛生在實踐以及理論上需要具有真正的優先權,以便使此類標準不會由於互相競爭的需要而受到損害。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2)ILO 開始對安全文化的加以重視

國際勞工組織認為,預防性安全與衛生文化的推廣將會在以下三個方麵帶來好處:

② 普遍的安全意識。應當認識和意識到,職業安全與衛生是一個共享的(或共同的)責任,而且職業安全與衛生責任不應從職能上被局限於或歸屬於某個具體的單位。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2)ILO 開始對安全文化的加以重視

國際勞工組織認為,預防性安全與衛生文化的推廣將會在以下三個方麵帶來好處:

③ 當事故確實發生時,整個企業應具有一種以吸取經驗為主要目的的坦率態度。個人負責還應伴隨有考慮更廣泛的責任問題的意願。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2)ILO 開始對安全文化的加以重視

ILO 還認為,“安全文化”這一概念是在企業環境下發展起來的,而且它在企業一級似乎已根深蒂固。但是它也是一種可被加以轉移並被應用於整個社會中。國際勞工組織近年來一直在提倡這一概念的普遍實施。例如,2003 年 4 月工作中的安全與衛生世界日的主題就是“工作中的安全文化”。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2)ILO 開始對安全文化的加以重視

2004 年以來,國際勞工組織正在討論製定關於《促進職業安全與衛生框架》的政策性文件,其中將促進安全文化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ILO認為:“雇主和工人的安全與衛生認識水平或意識水平,是確保工作場所的安全與衛生的一個關鍵因素。因而,創立並促進作為一種企業文化、家庭文化或社區文化的安全文化是重要的”。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3)各國各行業安全文化發展已成燎原之勢

在澳大利亞的職業安全衛生戰略中,工作場所各方承認將安全與衛生作為其正常經營的一個組成部分結合進來,承認安全文化是組織文化的組成部分,將被視為戰略成功的一個指標。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歐盟在其共同體戰略中直接提到了加強並鞏固危險預防文化。

匈牙利將職業安全與衛生理解為要求廣泛地考慮人的因素,這是一種與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的利益相一致的哲理。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日本的 5 年計劃的一個基本政策是促進安全文化,使公司和個人重視安全並就促進職業安全與衛生措施建立自我保持機製。

在韓國的戰略計劃中,一個優先事項是在雇主和工人當中提高安全意識,部分是通過將學校、家庭和社會聯係在一起的終身培訓製度。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馬來西亞在追求變成一個工業化國家的過程中,將在全國開展創造安全文化的持續努力。尋求將安全文化的促進作為所有職業安全與衛生活動和優先事項的重要基礎,以發展各種類別的認識提高計劃。它還將尋求促進自覺遵守。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新西蘭在整個社會而不僅僅是在工作中促進安全文化,這是其傷害預防戰略中所固有的內容。

南非正在尋求使職業安全與衛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在英國,最近發起的“恢複衛生與安全”的舉措,旨在在工作場所文化麵帶來一種真正的變化,衛生與安全委員會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在日益變化的經濟中為建立並維持一種有效的安全文化發展新的方法。在已經實現了這一點的企業中,將審議監察是否有必要。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美國在其 5 年計劃中尋求在朝著創造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方麵取得更大的進展,受參與自我管理計劃(VPP)的企業的顯著成功的鼓舞,該文化重視並鼓勵安全和衛生的企業。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不一一舉例說明了,在此隻引用英國電氣工程師協會的一句話表明安全文化的普及:

“近些年來,談論安全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時髦(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fashionable to talk about Safety Culture )”。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4)全麵安全文化的觀點

目前對在企業中建立“全麵安全文化(Total Safety Culture)”的觀點正引起人們的關注,例如美國安全工程師協會就向會員開設了“如何引導人們實現全麵安全文化”的研討班。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4)全麵安全文化的觀點

全麵安全文化與一般傳統安全文化不同之處在於:

a. 全麵安全文化更強調應用安全心理科學和安全行為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從根本上激勵人們重視安全與健康;

b. 在一個全麵安全文化的氛圍中,職工不僅對自身的安全有責任感,而且對同伴的安全也有責任感,企業支持職工承擔這種責任;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4)全麵安全文化的觀點

全麵安全文化與一般傳統安全文化不同之處在於:

c. 每個人在組織中都有恰當的狀態(如自尊、群體歸屬、自我控製等)來積極關心同事的安全;

d. 組織的正式管理係統和領導者的非正式管理表現能夠激勵和增強員工的這種積極關心他人安全的行為。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4)全麵安全文化的觀點

傳統的安全文化僅依靠現有的管理和領導方法,往往不能有效激發員工的安全行為和態度。

全麵安全文化的最終結果應該實現:

“四不傷害” ——

不傷害自己 不傷害他人

不被他人傷害 不願他人受到傷害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4)全麵安全文化的觀點

傳統的安全文化僅依靠現有的管理和領導方法,往往不能有效激發員工的安全行為和態度。

全麵安全文化的最終結果應該實現:

“四不傷害” ——

不傷害自己 不傷害他人

不被他人傷害 不願他人受到傷害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5)我國安全文化開展情況

① 國家政府對安全文化的重視與開展的活動

1991 年開始引進、研究和推廣安全文化

2001 年,由原國家經貿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青島市組織召開了第一屆“全國安全文化研討會”

2002 年起,“全國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裏行”

2003 年成立宣傳教育中心

國家安全生產總局 —— 安全文化要素為五要素之首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安全生產的“五要素”是指:

一是安全文化,即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全民的安全意識,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質;

二是安全法治,即健全安全法製,依法規範全社會的安全行為;

三是安全責任,即強化安全責任,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製和問責製;

四是安全科技,即推進安全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安”戰略,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重大科技問題;

五是安全投入,即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國家、地方和企業共同投入的機製。

3. 安全文化的發展

② 企業安全文化工作的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 2000 家以上的企業在生產實踐過程中開展了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行業覆蓋了礦山、石化、建築、冶金、道路交通運輸、鐵路、航空、機械、電子、電力、建材等。企業管理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對安全文化的認知程度超過了 50 %。


4. 安全文化的本質

盡管有廣義和狹義之說,但從其產生和發展的曆程來看,安全文化所涉及的深層次內涵仍屬於“安全教養”、“安全修養”或“安全素質”的範疇。也就是說,安全文化主要是通過“文之教化”的作用,將人培養成具有現代社會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表現的人。


4. 安全文化的本質

人們通過生產、生活實踐中的安全文化的教養和熏陶,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質,從而有效預防事故發生、保障生活質量。


通過對人的觀念、道德、倫理、態度、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的強化,利用領導、教育、宣傳、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不斷提高人的安全素質,改進其安全意識和行為,從而使人們從被動地服從安全管理製度,轉變成自覺主動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動,即從“要我遵章守法”轉變成“我要遵章守法”。


管理推動性

彌漫性(場效應性)

相對穩定性(不易改變和不宜改變)

無形性

軟約束性




7. 安全文化的層次

表層安全文化(物質層),是指可見之於形、聞之於聲的文化現象,如企業的廠容廠貌、安全生產條件、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等。

中層 安全文化 (製度層),是指與企業的安全管理組織、製度、工作方法等相關的文化,如安全管理職責、員工權利、安全獎懲、安全報告等。

深層安全文化(精神層),是指沉澱於企業及其職工心靈中的安全意識形態。如安全思維方式、安全行為準則、安全道德觀、安全美學觀、安全價值觀。它是企業員工對安全問題的個人響應與情感的認同。

(三)安全文化管理


9. 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

所謂“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是指一整套為有效促進企業安全文化持續發展而建立的係統化方法和工作體係。

完整的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9. 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

(1)建立企業安全文化的評價指標體係,包括安全文化評價指標集的建立、評價方法的確定、評價結果的衡量等;


9. 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

(2)利用評價指標體係對企業的安全文化現狀進行評估,以得知當前企業安全文化工作所存在的問題(不足),明確企業當前安全文化發展的狀況;


9. 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

(3)確定企業安全文化發展的目標,包括企業長、中、短期的總體目標和圍繞總體目標而設立的分目標;


9. 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

(4)製定企業安全文化改進方案;

(5)進行員工培訓,與員工信息溝通,使員工充分了解企業安全文化發展目標和自我的責任;


9. 企業安全文化促進計劃

(6)實施已製定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改進方案;

(7)評估改進方案實施的效果,針對評估結果,加以持續改進。





①安全文化發展的第一階段

無序發展階段(一級)自然本能階段

②安全文化發展的第二階段

被動約束階段(二級)法製監督階段

③安全文化發展的第三階段

主動管理階段(三級)自我管理階段

④安全文化發展的第四階段

自律完善階段(四、五級)安全文化階段

安全計劃與安全決策

第一節 企業安全計劃

第二節 安全決策

一、安全計劃種類

1、長期計劃

5——10年 屬於重點及目標性質規劃

2、中期計劃

2——5年 發展計劃,采用滾動計劃法編製

3、年度計劃 執行計劃


第一節 企業安全計劃(1)

1、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國家和企業的生產計劃之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重大安全問題,逐步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2、抓住安全生產的關鍵項目,從改造、革新,采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等方麵。從根本上改善勞動條件,創造本質安全化作業環境。

3、合理使用安全資金,使國家和企業在安全方麵的投資發揮最大的效能。

4、通過安全計劃的編製,吸收工人參與企業的安全管理,使職工更加明確企業的安全目標、安全生產狀況和自身的安全責任。

5、有利於國家的安全生產監管和社會監督,建立企業對職工負責,對社會負責,以人為本的良好社會形象。




三、安全計劃的內容與編製

1、安全計劃的內容

(1)安全技術措施方麵

(2)職業衛生技術措施方麵

(3)有關保證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所必須的建築設施等

(4)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計劃和措施

( 5)事故應急預案

(6)安全技措資金使用計劃


2、安全計劃編製的依據

(1)社會環境

(2)經濟環境

(3) 技術環境

(4)地質條件、不安全隱患特點及災害可空心

(5)開采技術條件

(6)人力資源狀況

(7)企業安全生產各種數據、資料

(8)長期、中期、和年度計劃的銜接

第一節 企業安全計劃(2)


3、安全計劃的編製程序

第二節 安全決策(1)

一、安全決策的分類

1、安全宏觀決策

2、安全微觀決策

二、安全決策的特性

1、從屬性 2、係統性 3、技術性

4、社會性 5、經濟性 6、信息化


第二節 安全決策(2)

三、安全決策的基本程序

1、發現安全問題

2、確定安全目標

3、確定安全價值準則

4、製定安全措施方案

5、分析與安全評價

6、方案優選抉擇

7、實驗證實

8、普遍實施

第二節 安全決策(3)

四、安全決策技術方法

1、 經驗法 2、比較法

3、專家決策法 4、係統分析法

五、安全決策的基本要求:時間、空間、係統、技術和經濟

六、安全決策應注意的重要問題

(1)決策前需要掌握足夠的第一手資料;

(2)要有合適的決策人;

(3)選用合適的決策方法;

(4)注意決策的反饋;

(5)注意決策的有序性、係統性、全麵性和實效性;

(6)安全決策應盡可能提出雙重和多重有效措施和應急救助措施。


安全管理方法

第一節 安全目標管理

第二節 安全檢查技術方法

第三節 隱患排查管理法

第四節 本質安全管理的途徑


第一節 安全目標管理(1)

一、安全目標管理的特點和作用

1、安全目標管理的特點

(1)企業的各項安全工作都有明確的目標

(2)企業的各項安全工作都圍繞著目標來開展

(3)重視人的積極性、主動性

(4)安全目標管理是係統的、動態的管理

2、安全目標管理的作用

(1)有利於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2)有利於實現全員安全管理

(3)能促進職工素質的改善

(4)促進企業安全基礎工作的改善

(5)促進安全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一節 安全目標管理(3)

三、安全目標的製定

1、安全目標的內容

(1)企業安全目標方針

(2)企業總體安全目標

(3)對策措施

2、安全目標的要求

3、安全目標製定的依據

4、安全目標的製定程序

第一節 安全目標管理(4)

四、安全總體目標的展開

第一節 安全目標管理(5)

五、安全目標管理的實施

1、管理體係

(1)組織體係 (2)製度體係

2、目標管理的控製

六、目標成果的考核和評價


綜合評價=目標完成程度×目標困難程度×努力程度±修正部分


第二節 安全檢查技術方法(1)

一、安全檢查的目的

(1)安全檢查是企業安全生產發展整體利益的需要

(2)安全檢查是對人的安全行為經常性、推動式的有效調整措施

(3)安全檢查是客觀的、幫助性的調整行為

(4)安全檢查是人類社會存在和保持活力的需要

(5)安全檢查是完善社會構成的需要

二、安全檢查的項目

(1)查領導思想

(2)查管理和規章製度

(3)查現場和隱患

(4)查幹部的安全生產責任製和工人的崗位責任製

三、安全檢查的方法

1、連續跟蹤檢查 2、特種檢查

3、實際操作檢查 4、突擊檢查

第二節 安全檢查技術方法(2)

四、安全檢查的方式和注意事項

(1)建立檢查的組織領導

(2)作好檢查前的準備工作

(3)應堅持自檢與互檢相結合

(4)堅持邊檢查、邊整改

(5)安全檢查中要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檢查與評比、獎與罰相結合,注意吸收教訓,總結規律,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第三節 隱患排查管理法(1)

一、隱患的分類

1、按隱患危害程度分類:一般隱患,重大隱患,特別重大隱患

2、按危險類型分類:火災隱患,水災隱患,爆炸隱患等

3、按表現形式分類:人的隱患,物的隱患,環境的隱患,管理的隱患

二、隱患排查管理技術

1、隱患的分級分類管理

2、隱患辨識與排查

3、隱患評估

第三節 隱患排查管理法(2)

三、隱患控製管理

1、建立隱患排查規章製度

2、明確隱患排查管理責任

3、加強各級領導和職工的教育培訓

4、嚴格事故隱患的定期排查

5、嚴格隱患的及時整改和驗收

6、抓好信息反饋

7、作好重大危險源管理的基礎工作

8、搞好隱患排查管理的考核評價和獎懲

第四節 本質安全管理的途徑

一、本質安全化基本觀點

1、係統本質安全化 2、設備本質安全化

二、設備本質安全化的定義和目的

三、實現本質安全化的基本方法

1、從根本上消除事故、毒害發生的條件

2、使設備或係統具備自動防止操作失誤、設備故障和

工藝異常的功能

3、設置空間和時間防護

4、實行安全措施的最佳配合


第六章 人員安全管理

第一節 人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第二節 不安全行為的起因分析

第三節 人員安全管理的途徑

第一節 人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

大量事故調查和統計表明,在構成傷亡事故的人與物兩大因素中,人的失誤占主要地位。

近二十年來一係列巨大的災難性事故的發生使人們深刻認識到人的失誤是最重要的潛在事故源。

許多調查分析表明,在煤礦事故中,各種“違章”行為是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 不安全行為的起因分析(1)

一、非隨意性不安全行為的起因分析

1、缺乏知識和經驗

下載地址: 文檔地址1
下載幫助: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夾錯誤報告
相關軟件: 無相關信息
下載說明: ⊙推薦使用網際快車下載本站軟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壓本站軟件。
⊙如果這個軟件總是不能下載的請點擊報告錯誤,謝謝合作!!
⊙下載本站資源,如果服務器暫不能下載請過一段時間重試!
⊙如果遇到什麼問題,請到本站論壇去谘尋,我們將在那裏提供更多 、更好的資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業軟件是供學習研究之用,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購買正版。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