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 南 煤 礦 企 業 文 化
潘二礦 程宮
前 言
淮南煤礦1903年建礦,百年風雨,百年滄桑,曾經積貧積弱。2002年以來,企業大力實施“建大礦,辦大電,做資本”的發展戰略,實現了超常規發展。這十年,是淮南煤礦曆史上發展最好最快的十年,職工得實惠最多的十年,對社會貢獻最大的十年,企業美譽度大增的十年。 人有品德,企業也有品德;人有境界,企業也有境界。做企業就是做人。十年來,淮南煤礦在發展先進生產力,取得巨大的物質發展成果的同時,堅持把黨的宗旨和黨的科學價值觀方法論與企業實際有機結合,探索建設淮南特色先進企業文化,收獲了豐碩的精神文化成果。先進企業文化的核心反映在“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職工”的企業宗旨中,反映在“負責任、能創新”的企業精神裏。
淮南煤礦企業文化
經過十年的創新、實踐、積累,初步構建了以宗旨文化為核心的淮南特色企業文化體係,在此基礎上,比較係統地形成了安全文化、收入分配文化、安居文化、科教人才文化、職工精神文化、產業文化、瓦斯文化、生態文化、工農和諧文化、管理文化等。這些理念文化、製度文化、行為文化已在企業裏紮根、開花,結出了豐碩的物質成果。 這些企業文化成果還要繼續探索、發展和豐富,將繼續指導企業發展、創新與實踐。
安 全 文 化
安全是幹部最大的責任,是職工最大的利益。企業一切為了職工,就要落在一切為了職工的安全上。
一、理念
(一)一般安全理念 1、安全上必須萬無一失,否則一失萬無。 2、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發展之功抵不了安全之過,效益之功抵不了安全之過。 3、工傷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4、幹部安全失職不能容。 5、煤礦安全是管理素質和隊伍素質的綜合反映。 6、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蹬空,一空百空;作風鬆垮,一垮百垮。
安 全 文 化
7、抓安全敢於問責,問責就靈。
8、抓安全缺的不是投入,不是裝備,不是有學曆的人,缺的是責任心和嚴細實的作風。 9、煤礦安全永遠不要說大話。 10、礦情世代不忘,管理世代不鬆,嚴細實世代堅持。
安 全 文 化
(二)瓦斯安全理念 1、瓦斯事故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 2、瓦斯超限就是事故。 3、安全與生產的矛盾可以統一於先進生產力。 4、煤與瓦斯共采,治理與利用並重。 5、高投入,高素質,強技術,嚴管理,重利用。 6、通風是基礎,抽采是重點,防突是關鍵,監測監控是保障。 7、可保盡保,應抽盡抽。 8、隻有打不到位的鑽孔,沒有卸不掉壓的瓦斯。 9、地質不過關,瓦斯治本難。 10、不僅治得住,還要治得快、治得省。
安 全 文 化
(二)瓦斯安全文化現象 1、從幹部到工人都真心接受“瓦斯超限是可以避免的”理念。礦長、總工程師一聽到瓦斯超限頭皮直發麻。 2、出現瓦斯超限,礦長要在月度安全生產視頻會上公開作檢查。對礦長、總工程師來說,一次瓦斯超限的心理壓力不亞於發生一起零星事故。 3、瓦斯治理成為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瓦斯沒治理,不進尺,不采煤。 4、淮南煤礦瓦斯治理理念、技術、管理得到行業普遍認可,不少企業跟著學跟著做。 5、國家發改委與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等部門對淮南瓦斯綜合治理經驗作了全麵總結,向全國整體推廣。 6、淮南煤礦的瓦斯治理理念、技術在國際上影響力越來越大。
安 全 文 化
安 全 文 化
三、成果
(一)保護生命 淮南煤礦連續15年沒有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從全國瓦斯事故重災區,成為全行業瓦斯治理的典範。百萬噸死亡率從2001年之前瓦斯事故未得到有效控製時的平均4.01,下降到2011年的0.1。瓦斯超限由每年上千次下降到2011年的10次。對抽采的瓦斯進行綜合利用,現有瓦斯發電裝機規模4.9萬千瓦,其中低濃瓦斯發電2.3萬千瓦,瓦斯民用6萬戶。
安 全 文 化
三、成果
(一)保護生命 淮南煤礦連續15年沒有發生瓦斯爆炸事故,從全國瓦斯事故重災區,成為全行業瓦斯治理的典範。百萬噸死亡率從2001年之前瓦斯事故未得到有效控製時的平均4.01,下降到2011年的0.1。瓦斯超限由每年上千次下降到2011年的10次。對抽采的瓦斯進行綜合利用,現有瓦斯發電裝機規模4.9萬千瓦,其中低濃瓦斯發電2.3萬千瓦,瓦斯民用6萬戶。
安 全 文 化
安 全 文 化
安 全 文 化
(二)獲得一批科研成果 承擔完成或正在實施“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7項,以及國家“863”和“973”計劃項目3項。 取得了“低透氣性煤層群無煤柱煤與瓦斯共采技術”、“井上下立體瓦斯抽采技術”、“井巷安全快速揭煤技術”、“瓦斯安全輸送和濃縮技術”等20項關鍵技術創新成果。 “十一五”以來,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24項(其中瓦斯治理75項),發明專利21項(其中瓦斯治理13項)。
收入分配文化
一、理念
1、讓職工充分享受改革和發展成果,不能讓他們一味地承擔改革成本。 2、利益和諧是一切和諧的基礎。沒有利益和諧,就沒有礦區和諧。 3、幹部要全心全意為廣大職工謀利益,絕不能把職工看成是苦力。 4、對弱勢群體、困難職工的態度,反映出企業領導幹部的品德。隻要職工真有困難,企業有承受能力,又不至於引起連鎖反應,就要給予解決。
收入分配文化
二、文化現象
1、職工收入提高,吸引來了人才,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 2、職工精神狀態好,工作幹勁足,企業進入良性循環。 3、職工靠本事吃飯,憑貢獻拿錢。 4、工資待遇提高,職工自豪,外人羨慕。 5、職工買得起商品房,買得起車,孩子上得起學,過上體麵生活。 6、剛畢業的大學生敢買新房、買好房。
收入分配文化
三 、成果
職工收入增加快 2001年在崗職工收入9717元,2011年達到81167元,加上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共10萬元,比2001年增長了10倍。其中采掘工人年工資收入由15718元提高到94965元;井下輔助工人由10087元提高到71110元,地麵工人由6893元提高到46122元。 職工住房公積金是職工福利的一部分。2002年以後,隨著職工工資收入大幅增加,職工住房公積金個人繳費和企業注入大幅增長。到2011年底,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總額超百億。目前,住房公積金賬戶累計結存金額50.66億元,人均賬戶累計結存金額6.17萬元。
收入分配文化
職工住房公積金主要用於職工個人住房消費,到2011年底,有21.47萬人次提取公積金42.92億元,有21819戶累計公積金貸款36億元。 企業年金是職工補充養老保險。2004年,在省屬企業中率先建立。到2011年底,企業年金存量26.7億元,人均2.78萬元。累計支付年金總額14391人、2.35億元,人均支付1.64萬元。 國家規定的煤礦職工享有的津補貼,全部不折不扣執行到位。2006—2011年共支付井下津貼10.3億元,夜班津貼1.73億元。發放班中餐費用4.9億元。
收入分配文化
收入分配文化
分配結構不斷優化 向拔尖人才傾斜。2005年,建立了專業技術(高技能)拔尖人才津貼製度。2008年,提高了津貼標準。即井下崗位2000元/人月,地麵崗位為1600元/人月;二級單位拔尖人才中井下崗位1200元/人月,地麵崗位為1000元/人月。2011年,集團公司拔尖人才人均收入16.83萬元,是職工人均收入2.29倍。本科學曆以上人員人均收入14.67萬元,是職工人均收入2倍。大專學曆人員人均收入9.19萬元,是職工人均收入1.25倍。工人技師人均收入9.72萬元,是職工人均收入1.32倍。
收入分配文化
建立以采掘工人收入為標杆的可控工資分配體係,向井下生產一線崗位傾斜,向苦髒累險崗位傾斜,向技術含量高崗位傾斜。集團公司每年製定工資分配政策,確定職工年初計劃工資水平時,以采掘工人工資水平為標杆基礎,其他各類人員工資水平以采掘工人工資水平為基數,集團公司機關各類人員工資水平以生產礦相同崗位工資水平的75—85%確定,集團公司其他單位各類人員工資水平以集團公司機關相同崗位工資水平確定。遠離淮南本土單位人員高於集團公司同類崗位工資水平一定比例。2011年采煤工人均工資收入達到98482元,是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的1.21倍。全國勞動模範、新莊孜礦炮采二隊采煤工謝建武2011年工資收入25.59萬元。
收入分配文化
吸引來大量人才 企業困難時期,人才流失嚴重。2001年底,本科以上煤礦主體專業人才不足600人,占職工總數的0.7%,人才短缺成為製約企業發展的突出矛盾。2002年以來,每年引進大學生700人左右,共從省內外100多所大學引進畢業生4000多人。目前,企業人才隊伍整體結構明顯優化。2011年在崗職工69128人,中專技校以上學曆人員30356人,占職工總數43.9%;現有專業技術人員9347人,占職工總數13.5%;高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3248人,占專業技術人員34.7 %。
收入分配文化
救濟弱勢群體 2002年以來,共慰問困難戶50萬戶次,其中特困戶4.6萬戶次、1.15億元。對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淮南市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在崗、下崗、內部退養職工、退休人員、傷病亡遺屬等生活困難職工實行每月定期救助,已救助13568戶、1920萬元。開展“育才關懷”活動,資助貧困生33788人次、1795萬元。 實施大病救助 2005年,建立大病幫扶機製,對特困群體實施大病救助。現已救助8372人次、2683萬元。2011年,集團公司又提高標準、擴大範圍,惠及更多家庭。
收入分配文化
收入分配文化
做好職工療休養和健康體檢工作
職工上繳稅收增幅大
安 居 文 化
一、 理念
1、不刻意追求行業位次,最看重的是職工的安全、收入和居住條件位於行業前列。 2、政府心裏有百姓,企業心裏有職工。 3、把改革與穩定的矛盾統一於職工利益得到保證。 4、讓職工告別幾代人無房住、住房差的曆史,是企業的政治責任。 5、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高標準建設,絕不再建新的棚戶區。 6、國有大型企業應當成為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市場主體,當地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主力軍。
安 居 文 化
二、文化現象
1、較大提高了煤炭城市的品位 。 2、職工搬進新居,心情舒暢,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 3、初步形成了具有淮南地方特色的社區文化。
安 居 文 化
安 居 文 化
三、成果
淮南煤礦1903年開礦,礦區曆史上形成棚戶區共102處,7.9萬戶,26萬人,房屋麵積298.5萬平方米。 2003年開始,企業大規模改造棚戶區。而國家發改委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棚戶區改造是2009年的事了。淮南煤礦截至2011年底,已累計投入82億元,開工753萬平方米,竣工550萬平方米,建成43個小區,1612棟樓,回遷安置了5.4萬戶。
安 居 文 化
規劃
統籌企業發展規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規劃改造建設總麵積900萬平方米,2500棟住宅樓。一期500萬平方米33個小區已於2008年完成,二期400萬平方米2013年全部竣工。整個棚戶區改造工程,相當於50萬人口中等城市的住宅總量。
安 居 文 化
設計
按照“以人為本、功能為先、實用為主、適度超前”的理念,容積率控製在1.4左右,綠地率達35%以上。戶型以兩室一廳、三室一廳為主,戶均麵積約90平方米,人均麵積近30平方米;90平方米以下5.2萬戶,占總戶數的63%,主要安置分戶、獨立私建房戶;90平方米以上3萬戶,占總戶數的37%,主要安置主戶。注重小區配套及周邊生態環境建設,拓寬棚戶區改造內涵,將小區環境美化和周邊生態環境修複相結合,長時間跨度、大尺度空間修複資源枯竭礦區和生態遭破壞區,宜水則水,宜林則林,打造宜居環境。讓棚改回歸自然,職工享受生態。
安 居 文 化
配套
新建小區水、電、氣、有線、寬帶全部入戶,配套建設幼兒園、學校、會所、廣場、菜市場、停車場、社區醫院、垃圾轉運站等公共設施。已建成的43個小區中,有幼兒園28所,小學6所,會所43個,地下停車場15處,社區診所14個,菜市場8個等。綠地麵積155萬平方米。公建麵積37.25萬平方米,是總建築麵積的6.8%。小區、配套及周邊生態環境建好以後,該移交地方政府的,及時辦理手續。物業委托專業化公司管理。綠色植物等生態環境的養、護、管委托專業化的園林公司管理。新建小區基礎設施完善、人居環境優雅,成為城市的靚麗風景線。
安 居 文 化
實惠
人均麵積由過去8.09平方米增加到31.05平方米,戶均麵積由不到30平方米增加到90多平方米。從已經安置的情況看,戶均出資4.25萬元便可獲得一套住房,每平方米不到500元。棚戶區改造一期平均綜合建設成本約1100元/平方米(不含土地費),戶均建設成本約10.12萬元,貼了每戶6.09萬元。隨著物價的上漲,二期平均綜合建設成本約1500元/平方米(不含土地),戶均建設成本13.8萬元,每戶還要貼8.5萬元,現在,棚改區域商品房市場均價2600元/平方米,戶均價值23.92萬元。廣大職工隻用了不到市場價的1/4就獲得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不含土地),實實在在得實惠。企業無償提供了存量土地,並在土地上投入了4.35億元。
安 居 文 化
安 居 文 化
安 居 文 化
兼顧和諧
棚戶區住戶多為煤礦職工及其家屬,其中,退休、下崗、自謀職業的近8萬人,11%的家庭生活在最低保障線以下,弱勢群體占了較大比例。棚戶區改造完成後,不僅惠及企業職工,還將惠及0.91萬戶分離改製單位職工,1.11萬戶非企業人員,0.15萬戶農民。
安 居 文 化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視察淮南礦業集團時指出:淮南煤礦是行業棚戶區改造起步最早、投入最多、成果最大、職工得實惠最多的企業。
科教人才文化
一、理念
1、何以解憂,唯有技術;何以生憂,唯有技術。 2、集團公司和礦兩級總工程師任同級行政常務副職。 3、始終追求瓦斯治理、建井技術、地壓治理等在行業的領跑地位。 4、技術創新和資本運作是企業騰飛的兩個翅膀。 5、技術要先進、適用、集成、節省。 6、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與資本、資金結合,才是現實生產力,否則隻是潛在生產力。 7、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第一資本。 8、德好是人才,有真才實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是人才,崗位不可替代的是人才。 9、基層出人才,實踐出人才,艱苦環境出人才,吃苦精神出人才。
科教人才文化
二、文化現象
1、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亮於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安徽本土產生的第一位院士。
2、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為企業一張名片,將技術服務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實現了技術服務的產業化、資本化。 3、企業麵向專業院校招聘技術工人,不使用農民工。 4、國家在淮南礦業集團建設國家礦山應急救援淮南隊基地,服務整個華東地區,主要擔負重特大、特別複雜礦山事故救援。
科教人才文化
三、成果
組建煤炭開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 國家先後批準在企業設立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深部煤炭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個國家級創新平台。企業發揮雄厚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優勢,在三個國家級創新平台的基礎上,申請組建煤炭開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企業為主體,針對全國煤礦安全、科學、綠色開采遇到的難題,深化產學研,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度和組織力度,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係,搭建全行業研發、實驗平台,將技術創新從經驗式上升為探索工程理論,突出科技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特色,強化技術的對外輸出服務。
科教人才文化
科教人才文化
辦好職業技術學院,培養大批優秀畢業生 淮南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教育部備案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03年代表安徽省同類高校參加了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獲得“良好”等級;2004年,學院被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宣傳部、教工委聯合授予“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2008年成為安徽省首批省級示範高職;2010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單位。學院還先後獲得“全國煤礦安全培訓先進單位”、“全國煤炭係統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學院組織編寫的《煤礦開采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煤礦機電》、《煤礦地質》、《礦井測量技術》等5本教材被列為煤炭高職專業核心教材。
科教人才文化
2003年——2011年,職業技術學院共畢業學生15025人,就業人數14527人,就業率達97%。在淮南礦業集團就業的學生中,近70%已經成為企業一線的技術能手,近50%的人員已經擔任科區、班隊長的領導崗位。在淮南礦業集團2008年授予的100名高技能拔尖人才中,學院畢業生有65名;淮南礦業集團2008年表彰20名優秀大學畢業生,學院的2名畢業生在眾多名牌高校的本科畢業生中脫穎而出,榜上有名;2006年集團公司舉行的萬名青工技術大比武中,26名技術狀元中有14名是學院畢業生。
科教人才文化
企業對職業技術學院給予大力支持。管理支持。派出一名副總經理擔任學院院長兼董事長,代表集團公司參與學院管理。除此之外,學院高度獨立。資金支持。每年撥付辦學經費3000萬元,另外又為學校投入專項建設資金1.5億元,累計共投資近5億元。教學支持。近年來為學院無償調撥了價值2000多萬元的設備,並將礦井和電廠作為學院煤炭主體專業學生的校外實訓基地。就業支持。優先招聘學院畢業生,大幅度提高了學院的就業率。智力支持。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到學院授課或開展專題講座,派出一線技術人員組成了學院的各專業專業指導委員會。特別是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亮也應邀擔任學院特聘教授,定期開展教學活動,親自為學生講課。
科教人才文化
2011年11月11日,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視察學院時指出:“現在高校存在一方麵招生難,一方麵就業難,對中國來講,最缺的就是職業技術教育,辦這樣的學校就要有這樣的設備,很有特色。很適合職業教育的發展,特別是煤礦企業的發展建設,淮南礦業集團創辦這樣的一所學校,為企業提供了人才支持。你們的學校很有特色。”
科教人才文化
2004年2月,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同誌在全國第三次高職產學研經驗交流會上說:“淮南職業技術學院主動服務於煤炭行業發展的需要,麵向淮南礦業集團開展各類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在職培訓,走出一條‘產學合作、產學雙贏’的發展道路”。2011年5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院士視察學院時由衷地讚歎:“隻有國有特大型煤炭企業創辦的高職院校才能有這樣的條件,才能辦好、辦像高職院校,真正實現產學結合,為企業培養出學得好、用得上、留得住的煤礦高技能人才”。
科教人才文化
科教人才文化
企業及員工獲得多項榮譽 1、在2004年全國煤炭教育工作會議上,企業做了經驗介紹。在2010、2011年安徽省人才工作會議上,企業連續兩年作為先進單位進行交流發言。 2、2002年以來,企業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成果獎12項,其中國家級4項;享受國務院津貼5人,享受省政府津貼6人;20人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上獲獎;42人獲得省級“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17人獲得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其中國家級2人;11人獲得省級以上五一勞動獎章,其中國家級4人。
職工精神文化
理念
1、建設共同美好的家園,建設共同美好的精神家園。 2、愛崗惜福,回報企業。 3、企業關心職工精神文化需求,職工要做情趣健康的人。 4、工作當成學問做,學問做在工作中。 5、把事業當成藝術和人生追求,做一個高尚的職工。 6、不僅關心職工的衣食住行,還要關心他們的醫教娛遊。 7、教育職工做好人、做好事,不要做壞人、做壞事。
職工精神文化
文化現象
1、工作很忙,忙得充實,累得瀟灑,人累心不累。 2、工作之餘,以文會友,以琴會友,以球會友,結伴出遊,比比皆是。喝濫酒、搓麻、打牌的少了,基本杜絕了賭博現象。 3、企業和職工有一種向上向前的精神麵貌。 4、企業文化品位提高,職工情趣健康,改變了煤礦就是黑亂髒臭,煤礦人就是傻大黑粗的傳統觀念。 5、企業的報紙和電視,當地政府、高校、其它企業喜歡看。
職工精神文化
成果
大發展帶來職工精神文化大繁榮。2002年以來,企業累計投入1.2億元,改善文體設施、開展文體活動,與前一個十年相比,增長30倍。2008年,“淮南礦業杯”全國男子籃球邀請賽,企業代表隊以全勝的戰績奪得冠軍。企業2005—2010年連續六年獲得全國煤炭係統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2010年,企業獲全國煤礦群眾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煤礦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
職工精神文化
文體協會學會成員多。礦區現有各類文體會員4270人,其中省部級作家、藝術家協會會員189人,國家級作家、藝術家協會會員28人。潘二礦建立了14個文體藝術協會。 礦區電視台設有企業文化頻道。常年開設“藝術欣賞”電視講座,先後邀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新德、著名歌唱家王寶璋、二胡演奏家劉光寶等名家大師來礦區授課。邀請礦區有藝術特長的職工開設講座,內容涉及文學、音樂、舞蹈、書畫、奇石、盆景、剪紙等藝術門類。
職工精神文化
文體場所和設施增加。推進大型職工活動中心建設,已建成3座,在建2座,今年計劃建設2座。到“十二五”末,礦區13個礦井每礦都有一座職工活動中心。投資1900萬元建成的顧橋職工活動中心建築麵積3130平米,內設綜合舞台一塊,室內籃球場一個,羽毛球場4個,乒乓球室2個(乒乓球桌7張),台球室一個(台球桌6張),圖書室一個,健身房一個。2010年以來,該中心舉辦了企業“七·一”納涼音樂專場晚會、第二屆職工運動會男子籃球比賽、第二屆職工藝術節閉幕式暨中國煤礦文工團慰問演出等大型文體活動,承辦了全國烏金杯B組男子籃球賽等。
職工精神文化
職工精神文化
每年至少開展一項大型活動。集團公司每三年舉辦一次職工運動會、職工藝術節和大學生、青年職工集體婚禮。潘二礦是職工文化藝術節和職工運動會每年交替進行。 邀請知名文藝團體來淮演出。與中國煤礦文工團、安徽省徽京劇院、安徽省雜技團、淮南市鳳台縣花鼓燈劇團簽訂協議,建立長期文化合作關係,定期邀請來礦區慰問演出,讓職工得到高雅的藝術享受。
職工精神文化
職工精神文化
0
職工精神文化
老年文化豐富多彩。礦區老年大學現有15所分校,設有書畫、英語、攝影、聲樂、器樂、古詩詞、電腦等16個學科,在校生2500餘人。老幹部活動中心1座、活動室53個,總麵積6039平方米,專職工作人員94人,兼職26人。積極倡導和扶持數十個文藝和健身團隊,如老幹部合唱團、歌舞團、京劇票友會、秧歌隊、鑼鼓隊、籃球隊、文學班、太極拳(劍)操練中心、健身晨練隊等,並經常舉辦專場演出、文藝彙演、戲曲演唱會、書畫攝影展、球類和太極拳比賽等。
產 業 文 化
理念
1、企業的發展戰略是,建大礦、辦大電、做資本。 2、企業的發展方式是,發展先進生產力,保護生命,保護資源,保護環境。 3、下棋看三步,出手快半拍。 4、戰略引導,規劃先行,沿煤的產業鏈、價值鏈發展。 5、煤礦發展的神采在於經營資源,資源是煤礦核心競爭力。 6、資源得天下,設計定乾坤。 7、噸位決定地位,實力決定話語權。 8、一招鮮,吃遍天。樣樣會,活受罪。啥都搞,胡亂搞。揚長是最好的避短,趨利是最好的避害。
產 業 文 化
9、有多少煤辦多少電,發展煤電一體化。 10、負責任的國企適度發展房地產,是城市化建設和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有效途徑。 11、統籌產業發展,統籌城市發展,統籌鄉村發展,統籌社會發展,統籌環境治理。 12、離開安全規律的發展是草菅人命,離開自然規律的發展是曆史罪孽,離開經濟規律的發展是揮霍職工血汗,離開社會規律的發展是製造不和諧。 13、資本有兩重性,要像吃魚一樣,把鮮美的魚肉吃掉,把卡喉嚨的魚刺吐掉。 14、企業要提高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
產 業 文 化
15、企業沒有正確的戰略不行,沒有正確執行戰略的能力不行。 16、發展觀最能反映政績觀,不跟風,不浮躁,不投機,不貪婪,不進入無比較優勢的領域。 17、調結構首要的是立足內涵,安全、回采率、生態、搬遷建鎮和效率效益是本分,有條件再延伸產業鏈。 18、延伸產業鏈,決不能違背社會化專業分工的規律。 19、穩中求進,該穩則穩,當進則進,關鍵是發展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產 業 文 化
文化現象
1、煤電一體化的體製創新被國家肯定並推廣。 2、皖電東送上升為國家能源戰略,成為安徽支援長三角能源保障的重要補充。 3、建成了億噸級煤電基地。 4、基本建成億噸級煤電企業。 5、淮南煤礦像大學校園,顛覆了人們對煤礦的印象。
產 業 文 化
成果 2002年以來,投資1170億元,建設30個大項目。企業從行業和省內第三方陣走到了第一方陣,成為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基地之一,6個煤電基地之一,黃河以南最大的煤電能源企業,華東地區影響力最大的煤電能源企業。目前是安徽省煤炭產量規模、電力權益規模、房地產規模、資產規模最大,上繳稅費較多,職工收入較高的企業。規劃到2015年,投資1000億元以上,銷售收入達到千億元以上,成為全國10個億噸級煤炭企業之一,成為保障安徽省煤電能源需求的主力軍。
產 業 文 化
產 業 文 化
主要指標 百萬噸死亡率2001年前平均4.01,2011年0.1,下降40倍。規劃2015年降到0.03以下,比2001年下降130倍。 原煤產量2011年6751萬噸,是2001年1800萬噸的近4倍。規劃2015 年1.2億噸(淮南本土加上西部)。 電力權益規模2011年1200萬千瓦,是2001年7.5萬千瓦的160倍。規劃2015年1500萬千瓦以上。 銷售收入2011年696億元,是2001年32億元的22倍。規劃2015年1000~1200億元,是2001年的近40倍。
產 業 文 化
繳納稅費2011年68億元,是2001年3.6億元的19倍。規劃2015年120億元,是2001年的近40倍。 資產總額2011年1283億元,是2001年136億元的近10倍。規劃2015年1500~1800億元。 在冊在崗職工收入2011年8.12萬元,加上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後10萬元,是2001年9700元的10倍。“十二五”期間,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
產 業 文 化
企業對區域經濟社會貢獻很大。2011年,供應省內電煤3606萬噸,占全省電煤總量的51%,是省內四大煤炭企業供應量的67%。2008年以來,無論是冰雪災害期間,還是迎峰度夏期間,安徽都沒有拉閘限電。企業還提供就業崗位10萬個,維護了地方穩定。對分離改製單位進行後續支持,2011年10家分離改製單位實現收入98億元,繳納稅費7.6億元,成為地方經濟的主力軍。
產 業 文 化
煤炭 十年來,投資300多億元,新建顧橋等7對現代化礦井,新增產能4600萬噸。其中張集、顧橋、謝橋、潘一是千萬噸礦井。新建礦井均采用“國際先進、國內一流”技術,做到了裝備現代化、係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投資21億元,對6對礦井技改,提升產能1000萬噸。“十一五”期間,采煤機械化程度從74%提高到92%,綜采最高單產從363萬噸提高到600萬噸,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從65%提高到90%。2008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在淮南召開了兩淮億噸級煤電基地竣工投產儀式。
產 業 文 化
煤電一體化、房地產、港口物流、資本運作在省內乃至全行業都首屈一指。
產 業 文 化
產 業 文 化
蕪湖港現已成為長江煤炭能源輸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
生態文化
理念
1、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環境自律,趨利避害,化害為利。 2、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可以統一於發展循環經濟。 3、大的生態環境治理堅持地企統籌,政府主導,規劃優先。 4、環境收益要大於或等於環境投入。 5、大尺度空間、長時間跨度地解決好資源枯竭礦區和山川河流問題。 6、修複與開發並重,圍繞開發搞修複。
生態文化
7、多栽樹就是減排。 8、生態環境治理遵循環境自恢複規律,多用中醫調理方式,少用外科手術方式,順其自然,宜林則林,宜水則水,返璞歸真。 9、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治理“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經營。
生態文化
文化現象
1、城市荒地變成了城市綠肺,提供了市民休閑的場所。 2、工業廢棄地成為了最佳宜居地。 3、泉大資源枯竭礦區治理形成了理念文化、技術文化、體製文化,影響了煤礦生態環境治理的思路,推動了國家相關政策、礦區生態建設和生態教科書建設的發展。 4、推動了淮河中段治理思路的創新,探索了國家能源基地和河流安全利用的新模式。 5、設立了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推動了礦區生態保護和利用的國際交流。 6、提高了所在地煤炭城市的整體生態價值、環境價值和城市品位。
生態文化
成果
“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環境修複與開發。淮南市東西長南北窄,主城區分布在舜耕山兩側。“泉大”資源枯竭礦區南倚舜耕山,正好位於主城區中間地帶。 “泉大”麵積22平方公裏,東西走向約8公裏,是1903年開采並已報廢30年的老礦區,形成大麵積的“城市荒地”。
生態文化
生態文化
從2003年開始,進行生態修複和開發。目前,已完成10.4平方公裏,包括生態修複7.2平方公裏,開發利用3.2平方公裏,還增加了2.2平方公裏的城市綠地。使“城市荒地”變成以“山、水、林、居”為特征的最佳宜居環境,成為城區中間地帶的“綠肺”。這在全國煤炭城市中不多見,也是本省省轄市僅有。 市民到此休閑遊玩,扶老攜幼,絡繹不絕,資源枯竭礦區反倒成了一幅獨特的風景畫。
生態文化
目前,水庫生態區、山林生態區、濕地生態區三個“精品區”基本完工。老龍眼水庫生態區是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2008年獲國土資源部立項批準。通過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生態重建的麵積達到609.9畝,減少了地質災害的發生,促進了土地增值(地價純增值3.6億元)。老龍眼水庫生態區配套亭、台、橋、休閑會所等建設內容,使修複工程不僅提高了老龍眼景區的自然價值,使其更具有觀賞性、可遊性,已經成了一個開放式的城市公園,為打造宜居礦城提供了一個樣本。
生態文化
老龍眼水庫生態區美麗如畫
生態文化
企業本著“綠色、植樹、自然、簡單”原則,以植被恢複為主體,在全礦區大力實施綠色工程。從2006年起,綠色工程累計投入2.5億元,新增綠化麵積204.6萬平方米。目前,礦區擁有15平方公裏林地,其中,有8.5平方公裏樹齡50年以上、類似原始森林的山林。礦區綠化覆蓋率由2005年的30.7%提高到34.6%。
生態文化
2007年6月,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德銘視察“泉大”後稱:“為淮南乃至中國恢複了一塊綠地,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2010年9月,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
工農和諧文化
理念
1、把工農矛盾統一於建立新型的地礦關係,變利益衝突為利益和諧,變博弈關係為合作關係。 2、塌陷搬遷政府主導、地企統籌、規劃優先。 3、通過地企統籌使社會優勢和企業優勢互補,社會資源和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共建和諧,互利共贏。 4、趨利避害、綜合治理,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 5、采煤塌陷搬遷與城鎮化建設、生態環境治理“三合一”,選擇不壓煤的地方,並村入鎮、並村擴鎮、並村建鎮,使采煤塌陷搬遷農民一次性城鎮化。
工農和諧文化
7、三家抬:地企統籌解決新村鎮建設成本,煤炭企業占70%、政府占20%、農民出資占10%。 8、三有利:通過地企統籌塌陷搬遷新村鎮建設,農民得實惠,地方得發展,企業解放壓煤量。 9、五統一: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六公開:規劃公開,建設管理公開,塌陷補償費使用管理公開,工程招投標公開,房屋造價公開,房型和樓層的選擇公開。一監督:推舉村民代表全過程監督資金的撥付使用、工程招議標、工程造價和工程質量等。
工農和諧文化
文化現象
1、通過統籌,煤炭企業解放了壓煤量,沒有因為工農矛盾影響井下開采,保證了億噸級煤炭基地生產能力的充分發揮。 2、采煤塌陷區農村率先實現了城鎮化,目前已形成迪溝新鎮、夾溝新鎮、潘集新城、鳳凰湖新城“兩鎮兩城”四大亮點,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村的城鎮化進程。 3、迪溝鎮成為礦山采煤塌陷搬遷的一個標誌性成果,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十佳小城鎮、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全國煤礦塌陷安置建設示範點。
工農和諧文化
2007年6月,國家發改委在淮南礦業集團召開建設和諧礦區座談會
工農和諧文化
在不壓煤地段並村入鎮,並村建鎮,並村擴鎮,一次性城鎮化,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村的城鎮化進程,創造了“迪溝模式”。“十一五”期間,建成新村鎮15個,搬遷安置2.3萬戶、近10萬人。“十二五”再建成2個新城區,擴6個鎮,建4個中心村,把需要搬遷的4.5萬戶、17萬人全部安置好。
管理文化
理念
1、管理體製:煤礦實行垂直管理,電力、房地產、港口等實行深度產權管理。 2、領導層和機關部門主要職責:銜接市場,組織創新,製度建設,服務監管。 3、機關實行大部製,事權相對集中,減少交叉,防止多頭指揮、扯皮推諉。 4、提高管理集中度,減機構,減建製,減層次,減職數,減崗位,清理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不健康因素。 5、基層推動自主管理,礦長責任大,書記配合好,副職要分擔,機關要盡責。
管理文化
6、不斷優化控製力,執行力,落實力。 7、管理思想要健康,前瞻,集成,精細。 8、充分發揮生產能力,充分發揮經濟效益。 9、發展從規劃抓起,經營從預算抓起。 10、高標準,重展期,增活力,嚴細實。 11、技術要算賬,經營要調控,管理要創新。 12、建設安全的產能,經濟的產能,管理便捷的產能。 13、裝備現代化,係統自動化,管理信息化。
管理文化
14、人力資源控總量,設程序,立政策。 15、財務管理重預算,嚴程序,細調控。 16、銷售管理抓大戶,理通道,樹正氣。 17、供應管理講規範,嚴製度,抓作風。 18、資環管理重規劃,爭政策,抓協調。 19、非煤產業控股權,控人權,控財權,管人,管投資,管收益,管監督。 20、思想政治工作入經濟,進管理,塑造人。
管理文化
21、企業黨委政治核心作用抓大事,管幹部,強監督,做保證。 22、幹部要講境界,長本事。 23、幹部要幹成事,不出事,能經事。 24、幹部德好暗長,德差潛消。 25、班隊長要重品行,盡責任,愛職工。 26、職工要知榮辱,愛崗位,守紀律。
管理文化
文化現象
1、企業培養了一批不迷信庸俗關係,不迷戀金錢,心裏有職工,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幹部隊伍。 2、企業打造了一支聽招呼,能吃苦,守紀律的職工隊伍。 3、企業具有強大的執行力,想幹的事不落空,講過的話能兌現,心想事成,說到做到。 4、企業許多專業管理在行業中處於前列,兄弟企業來進行交流。
管理文化
成果
基層黨組織建設在鞏固中加強。產業發展到哪裏,黨的工作就延伸到哪裏。企業現有基層黨總支、支部1185個,實現了全覆蓋。注重在一線職工、生產骨幹、技術大拿和優秀專業技術人員中發展黨員。現有黨員20979人,與2002年相比,工人黨員由32%提高到52%。管技人員黨員由23%提高到38%。本科及以上學曆黨員由6%提高到18%,大專中專學曆黨員由26%提高到39%。35歲以下黨員由11%提高到23%。煤炭主業基層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書記479人中,具有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崗位經曆407人,占85%。兩級黨群部門管技人員386人中,有生產經營管理崗位經曆62人,占16%;2002年以來大學畢業生67人,占17%。2009年,企業作為全國六家省屬企業之一,參加了全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並做經驗發言。
管理文化
始終堅持和強調幹部德的建設。堅持理念引領,文化熏陶,製度約束,努力做到思想政治素質不過關的幹部不用,履職能力不強的幹部不用,作風漂浮的幹部不用,職工群眾意見反映大的幹部不用。加大對不勝任、不稱職幹部的調整力度,拓寬領導人員“下”的通道。2004年以來,因安全責任、違規違紀等原因退出現職的中層領導人員有90多人,其中素質性免職、解聘30多人。在2008年、2010年幹部考核當中,誡勉、組織重點談話37人。加大幹部輪崗交流力度,2008年以來中層領導人員輪崗交流140人次。
管理文化
企業從勞動密集型轉到技術密集型,從粗壯勞動力轉到員工高素質,從粗放管理轉到科學管理。2011年,綜合單產14.68噸/個·月,是2001年3.65噸/個·月的4倍;采煤機械化程度96.2%,是2001年56.9%的1.7倍;百萬噸綜采隊23支,其中400萬噸以上綜采隊2支。雙突礦井顧橋礦綜采工作麵最高年產量達568萬噸。謝橋礦“三軟”高瓦斯突出煤層工作麵年產達477萬噸。掘進機械化程度95.2%,是2001年的1.9倍。岩巷單進95米/個·月,是2001年的1.6倍,岩巷綜掘線最高月進尺389米。煤巷單進180米/個·月,是2001年的1.2倍,原煤工效32.17噸/工,是2001年的2.3倍。2002年以來投入資金82億元,增加設備1.9萬台(套),進口采煤機51台。礦井主提係統實現全自動運行,副提係統實現自動控製。主要設備國內一流,國際先進。
管理文化
2005年8月,溫家寶總理聽取彙報時,給予了高度評價:“淮南煤礦這幾年在瓦斯治理和安全生產上是全國學習的一個榜樣。煤礦處在關鍵的轉型時期,新型煤炭企業應該是技術密集型企業,應該是有技術能力的工人為主體,管理應該是集約的而不是粗放的”。
管理文化
謝 謝 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