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廠裏的尋寶專家——記黃陵礦業雙龍煤業機修廠廠長馬小利
在黃陵礦業雙龍煤業1300平米的機修廠裏,有這樣一個人,每天忙碌在堆滿各種廢舊機械當中,在這些“廢銅爛鐵”中尋“寶”,在他的帶領下,11名機修人為企業每年“省”出的效益達到20餘萬元。他就是雙龍煤業機修廠廠長馬小利。在煤炭市場艱難和雙龍煤業老礦區技改任務日趨緊張的雙重壓力下,他為雙龍的安全生產提供可靠服務保障,開動自己的思路,為雙龍煤礦“省”出效益,這是雙龍煤業機修廠職工馬小利的夢想,也是雙龍煤業11名機修人的共同夢想。
“磨刀曆練”精武藝
1989年,馬小利從長武老家背著行囊,子承父業來到了渭北礦山的雙龍煤業,成了一名機修人。24年的摸爬滾打,他從一個愣頭青,成長為車鉗鉚鍛焊樣樣精通的機修廠廠長。 “作為一名機修人,僅靠一門手藝是不行的,車鉗鉚鍛焊樣樣要學,樣樣要精通,井下的機械化生產,對零配件的精確度要求極高,機械的修補工作是一個作業流程,需要互相配合,如果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得返工,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幹得漂亮。”
2011年,雙龍的瓦斯管理是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治理點,機電隊長、機電礦長多次召開會議,雖然安裝了瓦斯抽放係統,但如何在掘進過程中,遵循“有掘必探,先探後掘”的安全生產原則,切實保證安全生產成了困擾。馬小利暗下決心,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他白天搞工作,晚上忙充電,從機電部借來20多本相關專業書籍,了解煤層見間瓦斯治理原理和機械運轉模式,反複琢磨,幾十次的反複用廢舊材料試驗,終於發明了瓦斯噴霧器,這就是在鑽杆和控口管之間加入密閉盤根,起到密閉作用,在作業過程中,瓦斯經測儀查看瓦斯湧出量大小,再通過瓦斯排放口進行減壓排放,提前抽放岩石、煤壁中的瓦斯,確保掘進過程中安全生產。
“針頭線腦”都是寶
馬小利作為機修廠廠長,對他們這個11人的班組管理有著他特殊的方法,這就是躬行在前樹榜樣。這個1300平米的機修廠,看似都是雜物,對馬小利來說,都有大用處,僅收集舊配件、舊廢料,修舊利廢每年都為單位節約近20餘萬元。
2009年,鍋爐房改造時,由於煙囪在外裸露,風吹雨淋,經常損壞,煙囪與鍋爐成套購入,所以更換煙囪費時費錢,馬小利利用下班時間,弄來測量工作,畫設計圖紙,選材料,終於用廢舊的材料加工完成了2套直徑0.4米,高20米的卷筒式煙囪。
井下各種廢棄的材料在馬小利眼裏可都是“寶”。僅僅2010年至今,在他的帶領下,機修廠回收井下鐵道、溜槽改造成的托梁,為1502、1503、1504工作麵共6000多米工作麵提供托梁4000塊,按照每塊30元的價格,共節約成本12萬元。井下報廢的礦車,經過加工、組裝成運輸設備的平板車、花架車40多輛,繼續為礦井生產服務。
去年3月,井下掘進機回轉盤突然斷裂,整個生產係統告急,他接到任務,立即著手組織人員維修,初春還寒的礦山裏,車間裏四處偷著冷風,手被凍僵了,貼上轉盤都能粘住,他們就伸進胸口捂熱乎了維修。打磨、整形、焊接,24小時,在四個人員的連夜作戰中,回轉盤維修好了,他拖著疲累和一身油漬的工作裝敲開家門,妻子看著他滿眼的紅血絲心疼的趕緊準備熱乎乎的飯菜,還沒等她端上來,馬小利已經合著衣服睡倒了······
雙龍煤業就是我的“家”
25年來他收獲了崗位技術能手、先進班組長等榮譽,並在去年五一獲得雙龍煤業勞模稱號。他很滿足這樣的生活,有穩定的工作,有家人的體貼關懷、有11名機修人共同為了雙龍煤業二次創業而努力的一致夢想,並為之奮鬥的幹勁!
“好出門不如賴家裏。”對馬小利來說,他經曆了煤炭市場蕭條和最繁榮的十年,在最苦難的時候是1997年,他的娃娃剛一歲,家裏連整袋的麵粉都買不起,更別提奶粉了,當時的煤價35元一噸,拖欠了一年的工資折換成了69噸煤,看著勞資發的煤票,他心裏酸酸的,這就是一年的工資啊。之後他也曾回到長武老家呆了6個月,在縣城裏靠著焊工這個手藝四處謀生。
“雙龍煤業就是我的家了,好出門不如賴家裏,在雙龍煤業,工作穩定,我的手藝不僅謀生,還給我帶來了榮譽,我覺得很滿足。”
煤炭市場在一定時期需要理性,資源價格再怎麼低也不會低到哪裏,他相信有國家政策會進行宏觀調控的。麵對這場煤市“寒流”,他說自己能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崗位,通過小節約,為企業創造出“大效益”。(汪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