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本網訊】(特約記者楊景瑞 通訊員王芳)麵對異常嚴峻的經營形勢,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攻堅克難、提質增效的關鍵要招,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研究,發揮出了科技進步對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推進作用,成為企業在困境中發展的強大“引擎”。
破解難題攻克“硬骨頭”
隨著煤炭資源的深入開采,條件較好的煤層資源越來越少,大傾角煤層的比重逐漸增加,開采難度也越來越大。大社礦的92714工作麵就是其中一個難啃的“硬骨頭”——沿煤層走向傾角平均16°,最大為28°;沿煤層傾向傾角平均為36°,最大為50°,為雙向偽傾斜工作麵。
針對該條件,為確定不同條件下的放煤方式、放煤順序、放煤步距的最優結果,峰峰集團和該礦組成的專家組分別進行了各種實驗共計15組,最終確定了最優的放煤方式為單輪順序由下往上放煤和放煤步距為一刀一放,在現場試驗過程中,取得了回采率90%以上和含矸率10%以下的良好效果,並且創新實施了超前支護工藝,提高了機械化程度,減少了人工支出,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效益。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掌握了大傾角工作麵覆岩結構特征及頂煤冒放性,實現了複雜煤炭資源的高效開采,為峰峰集團及國內類似條件大傾角煤層開采提供了指導和借鑒,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今年,《厚煤層充填體頂板下膏體充填綜采技術研究》榮獲中國煤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這項在國內外屬於開創性的工作,在峰峰集團實現了“瓜熟蒂落”。
近年來,峰峰集團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對“三下一上”壓煤資源的安全、高采出率開采等作出了積極嚐試並取得了非凡成果。新屯礦自2008年實施膏體充填開采以來,頂分層14259、14259外、14261三個工作麵已於2010年回采完畢,並達到了充填開采方案設計的預期效果。
為了進一步提高資源采出率,峰峰集團決定對新屯煤礦底分層繼續實施膏體充填開采,並在頂分層充填開采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著手開展厚煤層充填體頂板下膏體充填綜采技術。截至目前,共節約矸石處理費用兩百餘萬元,並成功解決了新屯礦“三下”壓煤和永久煤柱開采的技術難題,同時每年將處理矸石15.8萬噸、粉煤灰8.6萬噸,社會和環境效益非常顯著。
精心研發“佑健康”
礦井粉塵防治建設是一個複雜全麵的體係,事關礦工身體健康安全。多年來,峰峰集團為改善職工作業環境,努力從未停歇。今年,峰峰集團提出了“產塵預控、捕捉沉降、堵截監控”的全新理念,建立了“模塊化”的成套綜合防塵技術體係,收效甚著。
為了在產塵點附近實現源頭控塵,防止粉塵進入下一環節,峰峰集團現場測定礦井各產塵點的粉塵濃度,發現回采工作麵在采煤機滾筒後20m以內是粉塵快速擴散帶,也是源頭控塵的關鍵位置。掘進工作麵主要在掘進機機身至迎頭之間的區域粉塵濃度最高,且不能迅速排除粉塵。為了采取有效的粉塵堵截措施,峰峰集團在廣泛查閱與國內外有關礦井除塵技術和措施的基礎上,改進和研製成功了礦井係列化防塵新技術與裝備,其中包括自激式水浴水膜除塵裝置、係列化氣水噴霧裝置、降塵材料等,滿足了礦井各產塵點的降塵要求。該項目通過在大社礦井下實施,實現了綜合降塵率達95%以上,成功改善了煤礦井下作業環境,佑護職工身體健康。
目前,煤礦綜合防塵成套技術方案在峰峰集團多數礦井成功推廣應用,峰峰集團職工塵肺病發病率降低至0.05%左右,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6.7%。而且項目創新設計、配套研發的礦井降塵機械及采用的新型材料價格低、維護簡單、效果好,為企業節約資金數以千萬計,同時,產品在開灤集團、山西潞安、同煤集團等兄弟單位得到了應用,收到了良好評價,也給峰峰集團帶來了豐厚的營收。
科學治理創出“新奇跡”
水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大災害之一,近幾年來,隨著企業礦井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水害問題尤為突出。九龍礦從建礦至今,已經開采的4個野青工作麵,均發生了無構造破壞下的突水。
為有效防範奧灰含水層水突出,峰峰集團在九龍礦實施了定向水平鑽孔技術與注漿,即在地麵確定施工主孔,開孔後主孔直接施工至目的層,在鑽探施工過程中,遇到導水裂隙等構造,就立即開始注水泥漿液,若進入奧灰含水層後仍未發現導水裂隙,采用施工定向分支水平鑽孔,實現了“井下的水井上治”。截止到今年10月份,九龍礦通過定向水平鑽孔技術,在北五采區範圍內共布置施工主孔4個,定向分支水平孔23個,在奧灰含水層內探查到了55個異常點,後通過注漿,達到了對異常區域的治理改造,為安全開采創造了良好條件。
55m³、70m³、100m³、200m³、600m³、12000m³……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正是2014年7月25日,梧桐莊礦182306工作麵突水時呈跳躍式增長的湧水量。
該工作麵突水發生後,峰峰集團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開展追排水工作。然而,突水量大、突水點不明、突水構造隱伏性強等困難,猶如一座大山擺在治水人員麵前。峰峰集團針對這些治理難點,利用無線隨鑽走向鑽進技術快速施工堵水鑽孔、射流技術快速尋找通道技術、多水平分支孔技術快速尋找通道技術等,不僅實現了堵水工期短、65天即開始排水複產工作,而且取得了三項技術創新,為梧桐莊礦早日複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科技興企、科技興安、科技創效理念的堅守下,峰峰集團技術革新、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議等蓬勃開展,在抵禦“寒冬”中彰顯了巨大力量。2014年峰峰集團各單位發明創新成果237項,先進操作法72項,涉及企業安全、生產、醫療等方方麵麵;共有37個創新工作室,其中李廣兵創新工作室榮獲中國能源化學係統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九龍礦煤礦井下輸送帶防跑偏裝置、大淑村礦壓風自救風水分離器、牛兒莊采礦公司電纜、鋼絲繩切割器等45項發明榮獲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