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學習目的與要求:本章主要介紹我國煤炭工業分布情況、發展曆史、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以及煤礦開采的基本概念、研究學習方法。要求學生了解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位置及煤礦開采學的基本內容。
本章重點與難點:了解煤炭發展曆程、現狀、趨勢以及煤礦開采學基本內容
授課內容:
一、我國煤炭工業分布情況
煤炭工業的糧食 各行各業 煤炭占我國的一次能源的70%左右,水、核、石油占20%左右。
儲量一萬億噸以上,如果沒有新的替代能源產生的話,可采150以上。神府14億,準格爾更大,是世界上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發展煤炭工業具備資源條件。
由於地廣、煤多,分布不均衡(東南缺、西北豐、西南求略大於供、東北適度),決定了采煤方法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美國是柱式體係,利用煤炭的曆史七千多年,解放初到80年代,是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期,增長33倍,30年的時間,年遞增12%。
二、我國煤碳工業的發展現狀
目前年產量已達19個億,居世界首位。
綜采麵:平均年產約100萬噸,最高1000萬噸,多集中在山西和陝蒙交界的神府。
普采麵:平均年產約40萬噸,最高90萬噸。
炮采麵:平均年產約15萬噸,最高50萬噸
出現了5.5m厚煤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6m以上厚煤層綜采放頂煤采煤法。
三、我國煤碳工業的發展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
存在問題:資源、環境、就業、發展均衡、安全等;
發展趨勢:安全高產高效、自動化、集約化、信息化、技術和管理科學化
地位:石油逐漸短缺。煤炭是長久能源。正在發展煤的氣化和液化。近幾年煤炭行業發展速度加快,產量繼續增加,前途光明。
四、煤礦開采學的概念、內容
煤炭開采學――是研究煤礦開采技術的綜合性技術科學。
研究:采、掘、機、運、通、排。
戰勝井上下的各種不利條件:暗、髒、濕、累、險。
煤礦開采學的基本的基本內容:理論結合實際地闡述適應不同煤層賦存條件的各種采煤方法、準備方式、井田的開拓方式及設計等有關問題。闡述回采工作麵——采麵布置及係統——井田開拓之間的關係。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一章 煤礦開采的基本概念
學習目的與要求:本章介紹煤礦開采的基本知識,要求學生了解煤田開發、井田內劃分、礦山井巷、礦井生產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點與難點:重點是礦山井巷名稱及井田內劃分,難點是礦井生產的基本概念。
授課內容:
第一節 煤田開發的概念
煤田、礦區、井田的概念(圖1-1)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核定生產能力,礦井年產量,井型的概念
露天開采、地下開采的概念
第二節 礦井井巷名稱及井田內劃分
井巷名稱(圖1-3)
井田劃分為階段、條帶、盤區(圖1-4、1-7、1-8)
階段內劃分為采區(或分段、條帶)(圖1-5、1-6、1-7)
采區內劃分為區段的劃分方式(圖1-5)
階段與水平的區別和聯係(圖1-4)
第三節 礦井生產的基本概念
礦井開掘順序(圖1-9及動畫演示)
礦井主要生產係統:運煤、通風、運料、排矸、排水、供電係統(動畫演示)
開拓巷道、準備巷道、回采巷道的概念與範圍
第二章 采煤方法的概念和分類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本章學習,要求學生了解采煤方法的概念、分類及兩大體係采煤方法的基本特征。
二、本章重點與難點:采煤方法的概念。
三、授課內容:
第一節 采煤方法的概念
采場、采煤工作麵(動畫演示)
采煤工藝、采煤係統
采煤方法
第二節 采煤方法的分類及應用
采煤方法的分類(表2-1、圖2-1)
兩大體係采煤方法的主要類型與基本特征:
1、壁式體係采煤法
主要類型:
(1)薄及中厚煤層單一長壁采煤法:走向長壁采煤法、傾斜長壁采煤法(圖2-2、2-3)
(2)厚煤層分層采煤法:傾斜分層下行垮落采煤法、傾斜分層上行充填采煤法、水平或斜切分層下行垮落采煤法(圖2-4)
(3)厚煤層整層采煤法等: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綜采放頂煤采煤法(或普、炮采放頂煤采煤法)、偽傾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
基本特征:
(1)通常具有較長的采煤工作麵長度
(2)采煤工作麵兩端至少各有一條巷道用於通風與運輸
(3)隨著采煤工作麵推進有計劃的處理采空區
(4)采下的煤炭沿平行於采煤工作麵的方向運出采場
2、柱式體係采煤法
主要類型:
房式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圖2-5)
基本特征:
(1)一般采煤工作麵長度不大,數目多,采、回設備合一,設備自行
(2)采煤工作麵通風條件較差
(3)礦壓顯現較弱,可不處理采空區
(4)采場內煤炭運輸方向垂直工作麵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三章 單一走向長壁采煤法采煤工藝
學習目的與要求:采煤工藝是采煤方法的兩個組成部分之一。通過學習,學生要深刻理解炮采、普采、綜采采煤工藝的定義,各種采煤工藝的主要工序過程、具體要求與適用條件,掌握采煤工作麵工藝設計與作業規程的編製方法。能夠根據具體條件熟練運用本章內容選擇正確的采煤工藝,編製采煤工作麵工藝設計與作業規程。
本章重點、難點:采煤工藝的主要工序過程、作業規程的編製方法
授課內容:
第一節 爆破采煤回采工藝
一、爆破落煤
1、工序:打眼,裝藥,添炮泥,聯炮線,放炮。
要求:
采用不同的參數。
2、炮眼布置: 單排眼 對眼
雙排眼 三花眼
三排眼 三角眼
3、炮眼角度
4、炮眼深度:大於進度,進度0.8;1.0;1.2。
5、裝藥量:150~600g/每孔
6、爆破方法:串連法。
二、裝煤與運煤
1、裝煤: 爆破裝煤,人工裝煤,機械化裝煤。
2、運煤:SGW—40或SGW—44型刮板運輸機 。移動千斤頂一台/6m,機頭機尾各3台。
三、支護與采空區處理
1、支護
頂梁:鉸接頂梁、∏型鋼梁、十字頂梁
支柱:金屬支柱、單體液壓支柱
支架布置形式:正懸臂齊梁直線柱、錯梁三角柱(圖3- 5)
控頂距:最小控頂距、最大控頂距
加強支架:從柱、密集支柱、木垛、斜撐、切頂墩柱(圖3-6)
2、采空區處理
全部垮落法(圖3-7)
回柱放頂方式:絞車、人工
回柱放頂順序:由下而上、由采空區向煤壁方向
第二節 普通機械化回采工藝
一、工作麵布置及設備(圖3-8)
二、單滾筒采煤機工作方式
(一)滾筒位置與旋轉方向 (圖3-10)
左工作麵、右螺旋滾筒、順時針旋轉:穩定、震動小、利裝煤、安全、產塵小
(二)割煤方式
1、雙向割煤、往返一刀 (圖3-8、3-11):中厚煤層常用
2、∞字形割煤、往返一刀(圖3-12):中厚煤層常用
3、單向割煤、往返一刀 (圖3-13):較薄煤層常用
4、雙向割煤、往返二刀 (圖3-14):又稱穿梭割煤,薄煤層常用
(三)進刀方式
1、直接推入式 (圖3-9)
2、中部斜切進刀(即∞字形割煤) (圖3-12)
3、端部斜切進刀:割三角煤 (圖3-15)、留三角煤 (圖3-16)
三、單體支架布置方式
1、單體支架布置方式:齊梁直線柱(正懸臂支架)(圖3-18)、錯梁三角柱(正、倒懸臂支架相隔)
2、端頭支護
四、普采麵工藝參數分析
支護強度、支護密度、排距、柱距
第三節 綜合機械化回采工藝
一、雙滾筒采煤機工作方式
(一)滾筒旋轉方向
右滾筒、右螺旋、順時針旋轉:穩定、震動小、利裝煤、安全、產塵小
左滾筒、左螺旋、逆時針旋轉
前滾筒、割頂煤;後滾筒、割底煤。特殊情況,可相反。
(二)割煤方式
1、往返一次割二刀:雙向割煤、端部斜切進刀,條件頂板穩定
2、往返一次割一刀:單向割煤、中部或端部斜切進刀,條件頂板不太穩定
(三)進刀方式
1、直接推入式: 不常用(圖3-9)
2、中部斜切進刀:常用 (圖3-26)
3、端部斜切進刀:割三角煤(圖3-25)、留三角煤(圖3-16)
4、滾筒轉入法進刀:不常用(圖3-27)
二、移架方式:順序移架、分組間隔移架、成組順序移架
三、工序配合方式:及時支護方式、滯後支護方式
四、綜采設備配套參數分析
1、尺寸配套關係
采煤機最大采高、支架最小支撐高度、下切量、底托架高度、搖臂升角
2、綜采設備橫向配套尺寸
3、設備選擇與生產能力配套:采煤機、輸送機、支架、運輸係統能力、供風量校核
第四節 其他條件下機采的工藝特點
一、薄煤層機采的特點
雙滾筒,功率不小,薄機身,破岩力較強。
騎溜式——類似普通采煤機,適用M>0.8~0.9m;
爬底式——機身在滾筒側,M=0.6~0.8m,前底後頂;
滾筒轉向——對滾;
運輸機——轉型,雙邊鏈,矮機身;
“三股道”控頂距——人行道,機道,割煤道,盡量減少控頂距,滯後支護。
二、大采高綜采的工藝特點
3.5m~5.0m,分層和放頂都不太適合,支架容易歪斜,扭轉,倒架,容易出現大麵積片幫。
保護支架措施:加強司機培訓;煤壁要直,輸送機要防滑;適度帶壓移架; 過構造有措施
防片幫措施:調整工作麵推進方向,推進方向和節理方向一致或交小角有利;用木錨杆加固煤壁;樹脂固結
三、大傾角機采的工藝特點:防止輸送機下滑和液壓支架防滑措施
1、運輸機防滑:防止沒煤矸進入底槽;工作麵適當偽斜;自上而下,單向移溜,下行割煤,上行裝煤移溜;單體柱固定機頭;錨固裝置不能同時挪開。
2、液壓支架防倒:自下向上移架,防采空區矸石下衝支架尾部;間隔移架,並使支架保持適當迎山角;確保工作麵下端頭排頭支架的穩定。
3、采煤機防滑: >16°時,設液壓安全絞車;采用無鏈牽引采煤機,本身防滑; 輕型采煤機設簡單防滑杆;傾角較小時采煤機應具備下滑閉鎖功能,以防溜子刮動采煤機。
四、綜采麵調斜及旋轉工藝
1、確定方案:選擇煤層穩定,不受采動影響,構造少,無老巷的快段,一般應以機頭端為中心,旋轉機尾端。
2、頂板管理:采用虛旋轉中心法,實質是靠近端頭的支架走一個小弧線。
3、調斜工藝:從長刀逐漸變為短刀,最後調直運輸,調正支架,進入下一個轉角工程,小角度的旋轉叫調斜,轉角45°—90°叫旋轉。
適用條件:局部地質變化,回收邊角煤。
主要目的:減少搬家次數。
第五節 采煤工藝方式的選擇
炮采、普采、綜采的適用條件及選擇
第六節 回采工藝的特殊技術措施
一、回采工作麵過地質構造的技術措施
一般措施:炮采;把斷層留在煤柱中;調斜;工作麵甩掉一部分;搬家
(一) 回采工作麵過斷層,不搬家,因為搬家費太高,又得停產。
條件: 斷層落差≤煤層厚度
綜采麵:斷層落層<煤厚與最小采高之差,則不挑頂,不臥底;否則,挑頂臥底;采煤機割或放炮
挑頂臥底時需注意:調整方向,工作麵與斷層走向夾角≮20o~30o預先逐步減小采高。
(二)綜采麵過其它地質構造
1、過陷落柱(直徑<30m)>30m時,搬家。
措施:1)控製爆破,采煤機清矸,清矸石後馬上轉移架,小步距循環。
2)以最小采高通過。
3)陷落柱範圍內支架相對滯後。
2、過褶曲帶
當褶曲較大時,工作麵推進方向應垂直於背向斜軸。
(三)綜采麵過舊巷道
二、綜采麵的拆遷與安裝
(一)拆遷
1、頂板控製:金屬網加木板梁;金屬網加鋼絲繩;金屬網加錨杆------推薦
2、拆除方法:端頭平巷,挑高,裝平板車外運;工作麵支架托地板,或者上機槽滑板;拆除方向靈活掌握
(二)安裝
1、開切眼斷麵擴大及支護
擴大: 一次擴完、邊裝邊擴
支護:網加棚子、網加錨杆
2、組裝:地麵、上出口
3、設備進工作麵的方法:拖底板;軌道滑板;機槽滑板;單軌吊
※現場最常用的是平板車進工作麵方式
4、安裝順序:前進式——安裝順序與運送方向一致;後退式
第七節 回采工作麵工藝設計
采煤工藝設計即合理選擇工作麵參數、設備、工藝參數,編製采煤工作麵作業規程
一、工作麵參數確定
1、機采麵開機率
2、機采麵生產能力
3、工作麵合理長度確定
二、作業規程編製的內容與步驟
1、工作麵概況
2、地質條件
3、采煤方法
4、循環作業圖、勞動組織表、技術經濟指標表
5、安全技術措施
三、循環作業圖表的編製
1、循環、循環作業、正規循環作業、正規循環率
2、循環方式:單、多循環
3、作業方式:一晝夜內采煤班和準備班的配合方式
兩采一準、邊采邊準、三采一準、兩班半采煤半班準備、四班交叉作業
4、工序安排
順序作業(流水作業)、平行作業、順序作業與平行作業
5、勞動組織
分段作業、追機作業、分段接力追機作業
6、循環作業圖(以圖3-59為例,動畫演示)
a.以工作麵長度為縱坐標、時間(24小時)為橫坐標
b.在圖上用不同符號表示各工序在工作麵的位置和起止時間
c.超前工序在左、滯後工序在右
d.在圖下用不同符號注釋說明各工序含義
該圖反映循環方式、作業方式、工序安排、勞動組織等內容
7、技術經濟指標表
a.工作麵參數、工效、采出率、循環數、循環率
b.煤厚、傾角、可采儲量
c.主要設備及其參數
d.材料消耗:坑木、火藥、金屬網等
e.采煤方法、頂板管理等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四章 單一走向長壁采煤法
學習目的與要求:單一走向長壁采煤法是最簡單的、我國應用最廣的采煤方法,和後麵的有關采煤方法有一定的聯係。通過學習,要求掌握單一走向長壁采煤法的采煤係統,能夠根據具體條件熟練選擇應用該采煤方法。
本章重點難點:重點是采準順序、生產係統;難點是區段平巷布置,采場通風方式
授課內容:
第一節 示例
一、適用條件
二、布置順序(圖4-1)
三、生產係統
運煤、運料、排矸、通風、供電、壓氣、供水係統(圖4-1)
四、各類巷道
回采巷道、準備巷道的定義與範圍定義與範圍
第二節 采煤係統分析
一、區段參數
區段斜長、區段走向長度(圖4-1)
二、區段平巷坡度與方向
運輸平巷、回風平巷坡度與方向(圖4-2、4-3)
三、區段平巷布置
區段平巷單巷布置、雙巷布置(圖4-4、4-5)
四、對拉工作麵
對拉工作麵實質、通風方式、上、下工作麵錯距(圖4-6)
五、回采順序
後退式、前進式、往複式、旋轉式(圖4-7)
六、區段無煤柱護巷
沿空留巷、沿空掘巷(圖4-7、4-8、4-9)
七、采場通風方式
U型、Z型、Y型、H型、W型通風方式(圖4-10)
八、構造影響下區段平巷布置
斷層影響下區段平巷布置(圖4-11)
陷落柱影響下區段平巷布置(圖4-12)
第三節 單一走向采煤法的應用
適用條件:頂板易於冒落的緩傾斜、傾斜的薄、中厚及厚煤層(5.5m以下)。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五章 傾斜分層走向長壁下行垮落采煤法
學習目的與要求:傾斜分層走向長壁下行垮落采煤法是我國重要的采煤方法之一,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該采煤法的概念、采煤工藝特點,能夠根據具體條件熟練選擇應用該采煤方法。
本章重點:重點是該采煤法的巷道布置與生產係統、回采工藝特點;難點是采煤係統分析
授課內容:
第一節 示例
一、采區巷道布置
分層同采時巷道布置(圖5-1)
分層分采時巷道布置(圖5-10)
二、巷道掘進布置順序
三、生產係統
運煤、運料、排矸、通風係統(圖5-1)
四、采掘接替
第二節 采煤係統分析
一、區段分層平巷布置
傾斜式:內錯式、外錯式、水平式、垂直式 (圖5-3)
二、區段集中平巷布置
區段集中平巷布置方式:一煤一岩(圖5-1)、機軌合一(圖5-4)
區段岩石集中平巷位置:距煤層底板垂直距離h(圖5-5、5-6)、壓力傳遞影響角φ
區段分層平巷與集中平巷間的聯係方式:石門、斜巷、溜煤眼(圖5-7)
三、無區段集中平巷布置
無區段集中平巷布置與有區段集中平巷布置的區別(圖5-10)
四、跨上山回采時的巷道布置
有區段岩石集中平巷跨上山回采後的巷道布置與生產係統(圖5-9)
無區段岩石集中平巷跨上山回采後的巷道布置與生產係統(圖5-10)
五、無煤柱護巷時的巷道布置等
沿空留巷、沿空掘巷(圖5-11)
第三節 采煤工藝特點
一、頂分層特點
(一)人工假頂
1、假頂材料:竹笆式,便宜,隻能鋪底網,壽命短;金屬網,強度高,耐腐蝕,壽命長;塑料網,不粘手,工人不累,抗控強度高,抗剪差,延伸率大,成本高,容易出網兜
2、假頂形式:底網、頂網
頂網優點:
1)不必把底煤全部清淨即可掛網,及時支護,頂分層即可受益。
2)竄矸少,回柱方便。
3)本層浮煤在下分層可采出。
4)支柱工藝簡單。
采麵鋪頂網方式:長邊平行於工作麵
綜采鋪頂網方式:長邊垂直於工作麵
(二)再生頂板:灌漿、人工假頂
二、假頂下回采特點:
(一)支護及頂網管理
周期來壓不明顯,但破碎,
淺截深,支柱,正倒懸臂錯深齊柱式,或長梁對棚。
綜采,支架一般為掩護式或支撐掩護式,擦頂帶壓移架,滾筒距網>100mm
(二)放頂
切頂好,最後一排的處理:斜撐,抬棚,防止悠架
(三)分層采高控製
間隔30~50m打鑽向下,分層厚度 綜采<3.2,一般3.0m
普采<2.4,一般2.0 m
三、適用條件
煤層頂板不十分堅硬易於跨落,直接頂具有一定厚度的緩斜及傾斜厚煤層(不能放頂煤的,不能一次采全高的)。
自燃問題比較嚴重,假頂工作量大,巷道複雜,維護較困難。
<5.5m一次采全厚,〉5.5m放頂煤。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六章 傾斜長壁采煤法
學習目的與要求:傾斜長壁采煤法是我國重要的采煤方法,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傾斜長壁采煤法的概念、巷道布置特點、采煤工藝特點,能夠根據具體條件熟練選擇應用該采煤方法。
本章重點難點:重點是傾斜長壁采煤法采煤係統和巷道布置特點;難點是條帶斜巷布置及聯係方式、礦壓顯現及支護特點
授課內容:
第一節 示例
一、單一傾斜長壁采煤法采煤係統
巷道掘進布置順序(圖6-1)
生產係統:運煤、通風、排水、排矸、運料係統(圖6-1)
二、傾斜分層傾斜長壁下行垮落采煤法采煤係統
巷道掘進布置順序(圖6-2)
生產係統:運煤、運料、通風係統(圖6-2)
三、傾斜長壁采煤法的巷道布置特點
傾斜長壁采煤法回采巷道直接與運輸回風大巷連接,回采巷道沿傾斜方向布置,工作麵沿水平布置,沿傾斜方向推進。
第二節 采煤係統分析
一、仰采與俯采(圖6-3)
仰斜——頂板穩定,頂板淋水較大,易自燃,需采空區灌漿。
俯斜——煤厚及傾角較大,易片幫,瓦斯大,易自燃,注氮。〈12º時無所謂,可上、下山。
二、對拉工作麵
對拉工作麵巷道布置、適用條件(圖6-1)
三、回采順序
後退式、前進式、往複式(圖6-4)
四、分帶斜巷布置及其聯係方式
分帶岩石集中斜巷布置(圖6-2)
分帶岩石集中斜巷與分層斜巷聯係方式:聯絡斜巷、溜煤立眼
五、生產係統
係統簡單,輔助運輸比較困難,單軌吊車、卡軌車、齒軌車設備費高。小絞車倒短,但還是技術經濟效果比較好的一種。
通風方式也有U,Z,Y,W,H等方式。
回風大巷可設在采區上部邊界。最好還是靠近運輸大巷。
第三節 采煤工藝特點
一、 礦壓顯現及支護特點(圖6-5、6-6)
架型 移架 頂板 架尾 竄矸等。
仰斜:工作麵太長,煤壁片幫,運輸機開不起來,移架困難,采用小步距多次移架方式,采用大拉力推移千斤頂。選掩護式或支撐掩護式。
俯斜:選架,頂架後壁加長,防止衝掩護架。帶壓移架,梁尾拱起。
二、回采工藝特點(圖6-7、圖6-8)
仰斜:工作麵沒水。但下山采空區需設泵排水。機身有向采空區反倒的趨勢,截深不足,煤入槽底,易短鏈。易震動,導向管易破碎。
俯斜:裝煤困難,機組易掉道或斷牽引鏈,導向裝置磨損嚴重,以上問題的處理有一些土辦法,效率並不好。挺困難,關鍵應從設備設計上解決問題。
第四節 適用條件及評價
一、評價 在地質條件適宜的煤層中,有如下的優點:
1、布置簡單,工程少,維護少,投產快。
2、運輸簡單,運費低。
3、工作麵易等長,可布置對拉工作麵。
4、風路短。
5、成本低,效果顯著。
缺點:輔助運輸困難,運煤設備無專門的設計,大巷裝車點多。
二、適用條件:
1.〈12º
2、采取有效措施時可用於12º~17º,但是否走向長壁,要比較。
3、傾斜和斜交斷層較多時,可傾斜長壁或偽斜長壁。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第七章 放頂煤采煤法
學習目的與要求:放頂煤采煤法是我國重要的和熱點采煤方法,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放頂煤采煤法的實質,采煤工藝特點,能夠根據具體條件選擇應用該采煤方法。
本章重點難點:重點是該采煤法的類型、工藝特點;難點是放頂煤工藝參數選擇確定
授課內容:
第一節 基本特點及類型
一、放頂煤采煤法的特點:采底層,上部冒落放出,高位、中位、低位,過程,不充分碎裂體,較充分,冒落放出;實質:礦壓作用、支架支撐
二、放頂煤采煤法的類型:(圖7-1、7-2)
一次采全厚放頂煤采煤法、預采頂分層放頂煤采煤法、預采中間分層放頂煤采煤法、傾斜分段放頂煤采煤法
第二節 放頂煤開采支護設備
綜采放頂煤支架:單輸送機高位放頂煤支架(圖7-3)、雙輸送機中位放頂煤支架(圖7-4)、雙輸送機低位放頂煤支架(圖7-5)
第三節 礦壓顯現特點及頂煤破碎機理
放頂煤礦壓顯現特點及頂煤破碎機理(圖7-6、7-7)
頂煤破壞分區:完整區、破壞發展區、裂隙發育區、破碎放出區(圖7-8)
第四節 放頂煤工藝特點
一、頂煤放出規律
放出橢球體、鬆動橢球體,放出漏鬥、移動漏鬥(圖7-9)
放煤口間距與放煤效果 (圖7-10、7-11)
二、放頂煤工藝
放頂煤步距:一采一放、兩采一放、三采一放(圖7-12)
放頂煤方式:單輪、順序放煤,單輪、間隔放煤(圖7-13)
多輪、順序放煤,多輪、間隔放煤
第五節 采煤係統分析
一、回采巷道布置
一般三巷布置,偏E型通風方式(圖7-14)
二、放頂煤損失
初采損失、末采損失、端頭損失、放頂煤工藝損失
第六節 適用條件及評價
該采煤法的優點:單產高、效率高、成本低、巷道掘進率低、維護費用少、搬家費用少、技經效果顯著、對煤層厚度變化及地質構造適應性較強。
該采煤法的缺點:煤損多、煤塵大、瓦斯易積聚、易發火的問題。
適用條件:厚煤層、中硬、緩斜、地質構造較複雜、不易自然發火的煤層。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八章 急斜煤層采煤法
學習目的與要求:要求學生了解急斜煤層采煤法的特點與主要類型,掌握偽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能夠根據具體條件選擇應用該采煤方法。
本章重點:急斜煤層采煤法的主要類型
本章難點:偽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
授課內容:
急斜煤層采煤法的特點(圖8-1)
急斜煤層采煤法的主要類型:
一、急斜煤層走向長壁采煤法
倒台階采煤法(圖8-2)
俯偽斜走向長壁采煤法(圖8-3)
機采工藝走向長壁采煤法(圖8-6、8-8、)
二、俯偽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
采煤係統(圖8-9)
柔性掩護支架結構(圖8-10)
回采工藝(圖8-11、8-12、8-13、8-15、8-16)
評價及適用條件
三、分層采煤法
水平分層采煤法與斜切分層采煤法(圖8-24、8-25、8-26)
四、水平分段放頂煤采煤法
綜采放頂煤采煤法(圖8-27、8-28)
滑移支架放頂煤采煤法(圖8-29)
五、倉儲采煤法(圖8-32)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九章 柱式體係采煤法
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多媒體及教學錄像片,使學生了解柱式體係采煤法的采煤工藝,柱式體係采煤法的特點,該采煤法的優缺點及應用。本章為了解性內容。
本章重點及難點:柱式體係的房式、房柱式采煤法的特點
授課內容:柱式體係采煤法的間斷、連續運輸采煤工藝,柱式體係的房式、房柱式采煤法的特點,柱式體係采煤法的優缺點及應用。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十章 采煤方法的選擇及發展
學習目的與要求:掌握選擇采煤方法的原則及影響因素,了解采煤方法工藝技術的發展,采煤方法的發展方向。
本章重點:選擇采煤方法的影響因素
本章難點:選擇采煤方法
授課內容:
一、選擇采煤方法的原則及影響因素
選擇采煤方法的原則:
生產安全、經濟合理、煤炭采出率高
選擇采煤方法的影響因素:
地質、技術裝備、管理水平
二、采煤工藝技術的發展
了解采煤工藝技術的發展
三、采煤方法的發展方向
了解采煤方法的10個發展方向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二篇 準備方式及采區設計
第十一章 準備方式的類型及其選擇
學習目的與要求:熟練掌握準備方式的涵義、類型及其選擇應用。
本章重點:采區式準備
本章難點:石門盤區式準備
授課內容:
第一節 準備方式的概念及分類
準備方式的概念:
準備巷道的布置方式即準備方式。
準備方式的分類(圖11-2):
按煤層賦存條件——采區式準備、盤區式準備、帶區式準備,概念。
按開采方式——上山采區式準備、下山采區式準備
按上山布置位置——單翼采區準備、雙翼采區準備、跨多上山采區準備(圖11-1)
按煤層群開采時的聯係——單層準備、聯合準備
第二節 采區式準備
一、煤層群單層準備方式(圖11-3)
二、采區多煤層聯合準備方式
共用采區集中上山聯合準備方式(圖11-4、11-5)
共用區段集中平巷聯合準備方式(圖5-1)
三、煤層群分組集中采區聯合準備方式(圖11-6);是否分組:看兩組之間的聯絡巷道及附屬巷道總量與一套上山工程量哪個多,另外,還有區段平皮帶運輸巷和石門架線運輸巷之差。
采區式準備方式主要類型的特點:
煤層群單層準備方式:各煤層各自布置采區,采區石門貫穿若幹采區。
采區多煤層聯合準備方式:各煤層采用采區集中上山聯合準備,區段石門或斜巷或溜煤眼貫穿各煤層並與采區集中上山聯係,可共用或不共用區段集中平巷。
煤層群分組集中采區聯合準備方式:是上述2者的結合,兼具2者特點。
四、示例
開灤範各莊礦(圖11-7)
淮南新莊孜礦(圖11-8)
五、緩斜、傾斜煤層采區式準備方式的選擇
采區式準備方式的選擇主要取決於層間距及采煤工藝類型。當層間距較大(如大於30m),各煤層采用各自布置采區的單層準備方式。當層間距較小(如小於20—30m),各煤層采用共用集中上山的聯合準備,當層間距進一步減小(如小於10—15m),可進一步采用共用區段集中平巷的聯合準備方式。當煤層群層間距大小不一時,相距較近的幾層煤層可劃為一組,采用分組集中采區聯合準備方式。
聯合準備的主要特點:
技術發展趨勢—采區準備單層化,特點:
六、急斜煤層采區式準備的特點。
看圖11-9
在煤層內布置上山眼的缺點:運料、行人困難,溜煤,溜矸眼易堵,上山眼難維護,上山煤柱量大。
偽斜集中岩石上山比較合理。
適用:層數多,層間距不大(50~60),采區生產結合較大(>25~30萬噸),常用,多煤層地質條件較多。
第三節 盤區式準備
盤區式準備方式的類型:
按開采煤層數目分: 單一煤層盤區和聯合布置盤區。
按盤區主要巷道位置分:上山盤區、下山盤區、石門盤區
一、上(下)山盤區準備方式
上(下)山盤區單層準備方式
上山盤區集中上山聯合準備方式(圖11-10)
二、石門盤區集中平巷聯合準備方式
石門盤區集中平巷聯合準備方式(圖11-11、11-12、11-13)
石門與上山混合布置的準備方式(圖11-14)
三、上山盤區與石門盤區的選擇
石門盤區主要優點:
1.石門盤區內水平運輸,機車可進入,生產係統簡化,運費低;
2.利於連續生產;
3.岩巷維護費低,利於降低煤損。
石門盤區主要缺點:
岩石工程量大,準備時間長。
選擇:通過技術方案比較確定。
第四節 帶區式準備
帶區式準備方式的類型:相鄰分帶的帶區式準備和多分帶的帶區式準備
一、相鄰分帶的帶區式準備方式
單一傾斜長壁帶區式準備(圖6-1)
厚煤層傾斜分層集中巷帶區式準備(圖6-2)
二、多分帶的帶區式準備方式
多分帶的帶區式準備方式(圖11-15、11-16)
本章習題:
1、采區式準備方式的類型及應用。
2、盤曲式準備方式的類型及應用。
3、采區式和盤曲式準備的異同點及如何選擇應用?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十二章 煤層群的開采順序
學習目的與要求:要求理解煤層群開采各煤層開采相互影響的基本規律,掌握緩傾斜及傾斜煤層群、急傾斜煤層群的開采順序。
本章重點:緩傾斜的開采順序
本章難點:煤層群開采各煤層開采相互影響的基本規律
授課內容:
第一節 緩斜及傾斜煤層群的開采順序
一、煤層群開采各煤層開采相互影響的基本規律
上下層工作麵超前關係(圖12-1)
二、上行式開采的技術條件及判別方法
比值判別法(圖12-2);
“三帶”判別法(圖12-3,12-4);
圍岩平衡法(圖12-5)。
三、采動影響的時空關係
采動上覆岩層移動特點(圖12-6)
四、上行開采的技術措施及應用條件
第二節 急斜煤層群的開采順序
一、 急斜煤層群上下煤層的相互影響
互相影響(圖12-8)
二、 開采急斜煤層群采取得安全措施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十三章 采(盤)區準備巷道布置及參數分析
學習目的與要求: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煤層群區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層間聯係方式,采區上下山布置的特點、采區有關參數的確定。
本章重點:煤層群區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類型
本章難點:煤層群區段集中平巷的布置方式類型與層間聯係方式
授課內容:
第一節煤層群區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層間聯係方式
區段集中平巷的概念,作用和目的。
一、機軌分煤岩巷布置
布置位置(圖13-1a、b)
區段集中平巷與區段平巷間聯係方式
石門、斜巷、溜煤立眼
區段集中平巷與采區上山間聯係方式
石門、斜巷、溜煤眼
二、機軌雙岩巷布置
布置位置(圖13-2a、b)
三、機軌合一岩巷布置
傾斜煤層時布置位置(圖13-3)
緩斜煤層時布置位置(圖13-4a、b)
四、機軌雙煤巷布置
布置位置(圖13-5)
第二節 采區上(下)山布置
一、采區上下山位置選擇
煤層上山(圖13-6),特點,改善維護狀況的措施,適用條件。
岩石上山(圖13-7),特點,適用條件。
岩石上山的層位與坡度:在煤層底板岩層中,但是含水層太近時不宜布置。與煤層傾角可以一致或不一致。
二、采區上山數目及其相對位置
采區上山數目(圖13-7)
采區上山布置類型:
一煤一岩(圖13-7a)
兩岩或兩半煤岩(圖13-7b、c)
兩岩一煤(圖13-7d)
三岩(圖13-7e)
采區上山相互位置關係:
距離20—25m,高差0—3—5m;三岩時距離10—15m。
采區邊界上山設置問題
參見圖5-10。
三、采區上山運輸方式
運輸上山:膠帶機、刮板機、自溜、絞車
軌道上山:絞車串車
第三節 采區參數
一、采區斜長
采區斜長與階段斜長一致,考慮區段斜長與數目,一般600—1000m。
二、采區走向長度
采區走向長度由下列因素製約:
地質因素——構造(決定性作用)、三下區、頂底板、自燃性,
技術因素——區巷的運輸、掘進、供電。
經濟因素——長度引起掘、堆、運費的變化。(圖13-8)
三、采區生產能力
采區生產能力取決於工作麵生產能力、同采麵數目、運輸環節能力、通風等因素。
綜60—100,普45—60,炮30—60萬t/a.已取消備用工作麵。
四、采區采出率及煤柱尺寸
采區采出率:厚煤層75﹪,中厚煤層80﹪,薄厚煤層85﹪,水采70﹪。
煤柱尺寸:
大巷煤柱、上下山煤柱、區段煤柱、邊界煤柱、斷層煤柱確定參見表13-2。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
六、教學後記( 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第十四章 采區車場
學習目的與要求: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采區車場的定義與作用,軌道線路布置的基本概念,采區上、中、下部車場的類型與線路布置方式,了解采區硐室有關參數的確定方法,能夠根據具體條件選擇應用采區上、中、下部車場的類型與線路布置方式。
本章重點:采區上、中、下部車場的類型
本章難點:采區中、下部車場的線路布置方式
授課內容:
采區車場的概念、分類(圖14-1)
第一節 軌道線路布置的基本概念
一、礦井軌道
1、軌道
軌道構成、軌型及選擇(表14-1)
2、道岔
道岔構成(圖14-2)、轍岔號碼、道岔類別(單開、對稱、渡線道岔)(圖14-3)、道岔選擇(表14-2)
二、軌道線路
1、軌距、軌中心距(表14-3)
2、曲線半徑(表14-4)、彎道轉角(圖14-4)、外軌抬高、軌距加寬、彎道加寬(圖14-5)
三、軌道線路聯接計算
1、軌道線路平麵聯接
單開道岔非平行線路聯接(圖14-7)
單開道岔平行線路聯接(圖14-8)
對稱道岔平行線路聯接(圖14-9)
線路平移(圖14-10)
2、縱麵線路豎曲線聯接和坡度
縱麵線路豎曲線聯接(圖14-11)
線路坡度:
坡度(圖14-12)、等阻力坡度﹤流水坡度(3—5‰)﹤自滾坡度(7—11‰)
第二節 采區上部車場
一、采區上部車場形式選擇
平車場:
順向平車場(圖14-13a,並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逆向平車場(圖14-13b,並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甩車場:
單側甩車場(圖14-14,並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轉盤車場(圖14-15,並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二、采區上部車場設計
順向平車場(圖14-16)
逆向平車場(圖14-18)
順向雙軌平車場(圖14-17)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用小四號黑體)
六、教學後記(用小四號黑體,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第三節 采區中部車場
一、采區中部車場分類和布置方式
采區中部車場分類:
根據提升任務分:主提升甩車場、輔助提升甩車場
根據提升方式分:雙鉤提升甩車場、單鉤提升甩車場
按甩車方式分:單鉤單側甩車場(圖14-19)、單鉤雙側甩車場(圖14-20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按甩入地點分:
甩入繞道式車場(圖14-19,並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甩入石門式車場(圖14-21,並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甩入平巷式車場(圖14-20,並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調車方式)
采區中部車場線路組成和布置方式:
斜麵線路:甩車道岔、分車道岔
豎麵線路:高、低道豎曲線
平麵線路:高、低道車線(空、重車線)
二、斜麵線路聯接計算
回轉方式:
一次回轉方式、二次回轉方式(表14-7)
層麵回轉角、平麵回轉角、偽傾斜角(圖14-24)
提升牽引角θ(圖14-23)
斜麵線路參數計算及平麵圖(表14-8、圖14-22)
縱麵圖標高計算(圖14-25)
第四節 采區下部車場
一、采區下部車場基本形式
采區下部車場由裝煤車場及輔助提升車場組合而成。
二、裝煤車場
大巷裝車式:通過式、盡頭式(圖14-26)
石門裝車式:一個裝車點、多個裝車點(圖14-33、14-34、14-35)
繞道裝車式:單向繞道、雙向繞道、環形繞道(圖1-9)
三、輔助提升車場
車場出口方向:朝向井底車場方向、背向井底車場方向(圖14-29)
車場形式:底板繞道、頂板繞道(圖14-27、14-28)
輔助提升車場形式選擇(表14-9)
線路設計:
起坡點位置:
頂板繞道時(圖14-30a)
底板繞道時(圖14-30b修改圖文中錯誤)
線路設計:
頂板繞道時(圖14-31修改圖文中錯誤)
底板繞道時(圖14-32修改圖文中錯誤)
第五節 采區硐室
采區煤倉:形式、煤倉容量計算確定方法
采區變電所:形式、參數確定方法
采區絞車房:形式、參數確定方法
第六節 其它輔助運輸方式的車場及軌道線路連接特點
一、單軌吊車 (圖14-46)
基本特征
1)以特殊工字鋼為軌道懸吊單軌吊車連續運行
2)牽引動力 - 鋼絲繩牽引、柴油機車、蓄電池機車。
無極繩鋼絲繩牽引- =1825,運距2000m,載重69t,
3)軌道:I 140 E型工字鋼。
二、卡軌車
三、齒軌機車
四、無軌膠輪
1)不需軌道,轉載少;
2)柴油機或蓄電池作動力;
3)重載爬坡可達12,空載可達30。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用小四號黑體)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六、教學後記(用小四號黑體,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第十五章 采區設計的程序和步驟
學習目的與要求: 要求學生了解采區設計的依據、程序、步驟和內容。
本章重點:以自學為主,了解采區設計的內容
本章難點:無
學習知識點:采區設計的依據、程序、步驟和內容。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五、作業布置及參考資料(用小四號黑體)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六、教學後記(用小四號黑體,課後再寫,對意外發現、點滴收獲以及個別疏漏而及時補充的方法等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下一次改進)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第十六章 井田開拓的基本概念
學習目的與要求:要求學生掌握煤田劃分為井田、礦井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開拓方式的概念與分類。
本章重點:礦井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確定
本章難點:無
授課內容:煤田劃分為井田的主要影響因素,礦井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儲量備用係數的合理確定,開拓方式的概念與分類確定的原則。
第一節 煤田劃分為井田
一、煤田劃分為井田的原則
井田範圍、儲量、煤層賦存及開采條件要與A相適應。
合理規劃、處理與鄰井的關係。
井田合理尺寸、利用自然條件劃分井田(圖16-1)、人為合理劃分井田。
二、井田劃分方法
垂直劃分、水平劃分、按煤組劃分、按地質構造劃分(圖16-2、16-3、16-4)。
第二節 礦井儲量、生產能力和服務年限
一、礦井儲量
礦井地質儲量:包括能利用儲量(平衡表內儲量A+B+C+D)、尚難利用儲量(平衡表外儲量)。
能利用儲量:包括工業儲量(A+B+C)、遠景儲量(D)。
工業儲量:包括礦井設計儲量(Zs)、永久煤柱損失。
礦井設計儲量:包括礦井設計可采儲量(Zk)、工廣等煤柱損失(P)與采區損失(1-C)。
永久煤柱損失:設計計算的斷層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已有的建築物保護煤柱。
工廣等煤柱損失(P):工業廣場、井下主要大巷、上下山等保護煤柱量。
采區采出率C:厚煤層75﹪,中厚煤層80﹪,薄厚煤層85﹪,水采70﹪
礦井設計可采儲量
Zk=(Zs- P)C
二、礦井生產能力(A)與服務年限(T)
T= Zk/(A×K)
儲量備用係數K:地質條件簡單時取1.3,地質條件複雜時取1.5。
礦井生產能力與服務年限關係(表16-1、16-2、16-3)
第三節 礦井開拓方式的概念及分類
一、礦井開拓方式分類
按井筒形式分為:立井開拓、斜井開拓、平硐開拓、綜合開拓
按開采水平數目分為:單水平開拓、多水平開拓
按準備方式分為:上山式開采、上下山式開采、混合式開采
按開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分為:分煤層大巷、分組集中大巷、集中大巷
我國常用開拓方式分類見圖16-5、16-6。
二、礦井開拓主要解決的問題
(1)確定井筒形式、數目、工業廣場位置
(2)確定開采水平數目、位置
(3)布置大巷及井底車場
(4)設計開拓延伸方式。
四、教學過程及方法(用小四號黑體)
如:1、一個教學單元的知識係統和結構,其關鍵知識點、達到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2、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方法,如板書、教具、多媒體、模型等的使用。
3、對重點和難點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邏輯思維方法、啟發方法、點撥關鍵等。
4、舉例的特點作用與教授內容的配合。
5、每一個知識點的學時分配。
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五、作業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