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詩:牧歌聲聲裏
我相信,海溝河畔的這所美麗迷人的校園,總是吸引著遠遠近近眾多羨慕的目光的。
記得,那位負責全市的小學教科研作為特級教師的教研室主任,在一次次實地考察和調研了這所學校之後,就曾一次次的,在許多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場合,發出過這樣由衷的感歎:“大營現象……”
“大營現象”,不獨是這所學校培養過或是從這所學校走出過一個個學者、專家、實業家,更有它的創新觀念、人文情懷和敢領天下先的精神。
現在,擺在我案頭的,就是大營中心校即將創辦的4開4版的校報——《牧歌》的小樣。
幾天前,學校領導就打來電話,讓我為這份小報寫點什麼。
作為大營人,作為他們的同事和朋友,看到這份小報的創辦,我內心的欣悅是可想而知的。
聽他們說,辦《牧歌》,也是想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發表習作的園地。
因此,我也就羨慕起了在這所學校就讀的這些孩子,這般小小的年紀,就有了讓自己的習作獲得最初的發表的這麼一方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
——我可是到了大學時代,才在校報上,第一次讓自己的文字變成了鉛字的。
那牛背上成天嘹亮地響著的“牧笛”,或是“牧歌”,對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乃至於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親曆的,絕不陌生。我推測,這所學校的不少老師,或是校長,少小時候,也是在牛角上掛著書包,剛剛滑下了牛背,就走進了課堂的。
可是,對於今天的孩子,牛背上的牧歌,則是屬於久遠,隻能從電影電視或是報紙雜誌上才能看到為他們所心馳神往的純天然純自然的畫麵。
所以,“牧歌”,對於孩子們來說,那是一種美妙的向往,對於純天然純自然原汁原味原生態的向往;對於教育者來說,則是一種傳承,對於曆史的人文的抑或是源自天籟之音的傳承。
有了《牧歌》,那一副副少小的身心,就有了一塊歡快地嬉戲的樂土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牧歌》的創辦,無疑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它必然會走進孩子們純真的純清的少小心靈的深處。
此刻,在海溝河畔的這個叫做大營的小鎮,在我的這個叫做“青園邨”的小院,在這個秋雨敲窗的夜晚,我在鍵盤上敲打著這篇小文的時候,不由得這樣想著。
那是一幅多麼美麗的意象嗬!
牧歌聲聲裏,草正綠,花正香,小鳥兒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張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