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軍:野鴨子“回家”了
吃過晚飯,在中央街橋頭散步。驚喜地看到河裏有一群小野鴨子在遊泳,這些可愛的“小家夥”不停地往返於河中心湍急的旋渦地帶,似乎很享受這份挑戰和刺激,樂此不疲,還真是“運動健將”呢!
想起去年盛夏那個周末的下午,領著女兒在中央橋附近玩時,女兒首先發現了野鴨子,興奮地喊了起來。扶著橋欄杆向河麵望去,隻見野鴨子三五成群,悠然的在水麵上嬉戲。時而排成長蛇陣前行;時而追逐戲耍象在賽跑,身後留下一條漂亮的長長的水線;時而翩翩起舞在空中盤旋、鳴叫,那灰褐色的羽毛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美麗;時而鑽入水中捕食小魚,隻在水麵上蕩起一圈漣漪,便不見了蹤影,當你四下張望尋找的時候,它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別的地方鑽出來了。急得女兒大叫“它們在玩捉迷藏嗎?”。野鴨子的精彩“表演”,引得女兒興奮的咯咯直笑。我也不禁被這可愛的野鴨子吸引住了,隻見它們神情怡然自得,在水中自由的遊弋,好像閑庭信步,一點也不畏懼兩岸圍觀的人群,真是“人來鳥不驚”了。連水麵上租賃給遊人的遊船駛近,它們也絲毫不顯得慌亂。“春江水暖先知”,在這盛夏的河水中嬉戲玩耍,想必野鴨子一定是十分的愜意的了。而觀賞它們的遊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綠樹、碧水、陽光、遊船,人與鴨子和諧共處成為河麵上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我出生於70年代的大興安嶺林區,雖然沒有親曆過“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裏”的景象,但是在童年,也能上山采蘑菇,下河摸小魚,在我的內心深處裏,森林就是一座寶藏,野生動物就是琳琅滿目的珠寶。一望無盡的莽莽森林裏,被驚起的野鴨子、野雞,蹦蹦跳跳的鬆鼠,讓人神往……
曾幾何時,由於過量的采伐和亂捕濫獵,一度使不少野生動物蹤影難覓。林區“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普法宣傳工作的深入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逐漸得到恢複,城市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這才有了今天人、鴨相安共處的一幕。多年不見的野鴨終於飛回來了,眼前的一幕確已久違多年。此情此景讓人欣慰和感慨。
環顧左右,不知什麼時候,岸邊和橋頭上已經圍了很多駐足觀看的人們。不少孩子還往水中投擲麵包喂野鴨子。女兒發現岸邊一個小男孩在朝河裏扔石子,好奇的也想去扔,我連忙告訴她,野鴨子是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要善待它。這樣做會把野鴨子嚇跑的,又讓她跑去告訴那個小男孩。男孩聽了,不好意思地放下手中的石子,轉身跑了。女兒當了一回“護法小衛士”,樂顛顛地跑回來,一臉的自豪。
太陽要落山了,女兒趴在欄杆上看得津津有味,不願離去。我答應回家給她講醜小鴨的故事,她才戀戀不舍的和野鴨子揮手說再見,一步三回頭地離開。走出很遠,再回頭望去,小鴨子漸遊漸遠,已經快變成一個小灰點了。
出於多年從事普法宣傳工作的職業習慣,回到家,我翻閱了一些資料,知道這種野鴨子學名叫鳧或綠頭鴨,是一種野生的鳥類,善於飛翔和遊泳,雄鴨綠頭,有白色項圈,身灰;雌鴨通體麻褐色。是分布最廣泛的野鴨,家鴨就是從綠頭鴨馴化而來。屬於雁行目鴨科,在我國北部繁殖,在亞洲南部及北非和中美一帶越冬。這種野鴨棲息於水淺而水生植物豐盛的湖麵、沼澤、冬季也見於水庫、江灣、河口等處,食物主要以野生植物的種子、芽、莖葉、果實、穀物、藻類等為主,也吃小魚、貝類等軟體動物。具有觀賞和藥用價值。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鳥是人類的朋友,有了鳥的相伴人類的生活才變得更美好。野鴨子為市區增添了無限生氣,給人們帶來了許多驚喜和歡樂,我真心希望這群野鴨子把這裏當作自己的家,安心的住下去,一直到漫長的冬季來臨。
我在心裏默默的說:野鴨子,我的朋友們,歡迎回家!
寫下這隻言片語,轉回頭去,小女兒已經酣然入睡,許是做夢了吧,嘴角邊還有盈盈的笑意。(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