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金:體檢告訴我
單位有項職工福利,那就是每兩年會有一次體檢。每次在體檢之前,大家都會特別地關心:什麼時候體檢、體檢有哪些項目。然後體檢完了,又急切地關心什麼時候出結論,可以看看自己是否有什麼疾病,該如何預防和治療。身體有恙的,嚇得趕緊戒煙戒酒戒肉。就這樣,甚是熱鬧地持續近兩個月後,一切幾乎和原來一樣,歸於平靜,沒有任何變化。該打牌的打牌,該上網的上網,手機一族仍然是每天手捧手機低頭不語,抽煙喝酒的照抽照喝。我不禁在想:體檢的意義何在?難道僅僅是給大家敲一下警鍾嗎?不,不應該僅此而已,應該警鍾長鳴,並且大家應該積極應對和改變。
雖然體檢項目中,某一項指標的升高並不代表就一定患了某種疾病,但至少在提示你,身體在這一方麵,肯定是有問題的才會異常。比如化驗報告顯示:穀氨酰氨轉移酶偏高。單一這一項指標升高,並無大的醫學價值,谘詢醫生後告知,隻要不伴隨其他相應指標的升高,可以忽略不計不管他。但是醫生提示:隻要是平時喜歡喝酒的人去查,一般都會顯示這一項升高。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反省一下,少參加一些飯局酒局,把這時間留給家人——給妻兒做一頓愛心晚餐、陪年老的父母吃頓飯散散步、和家人嘮嘮家常。
自從在體檢中,看到別人這樣那樣或輕或重的問題,突然覺得,奔四的人了,是該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時候了。逐漸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上下班走路、不再熬夜、飲食多素少葷、周末不再是光和朋友瘋玩暴飲暴食。小小的改變,反倒是收獲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和感動。
自己覺得最溫暖的瞬間,便是周末給父母做飯的那段時光。一到周末,都會帶著孩子到父母家小聚。而我在廚房忙碌的時候,母親總是喜歡站在我身邊,幫著做一些小事,比如剝剝蒜、洗洗薑、擇擇菜之類的。無論怎樣勸她,叫她去坐到休息,我自己能行。即便我早早地做好準備工作,什麼也沒她幹的,她也要來守到。要麼拿點小針線活來做,要麼織著毛線拖鞋,要麼納著鞋墊,反正就站在你身後。東家長西家短的說東說西。要麼是我小時候的故事,要麼是老家哪個又給她打了電話了,說哪家的兒子又結婚了,哪家的女兒又生了雙胞胎了,哪家的老人又得偏癱了,哪家又修新樓房了,哪個又得癌症了,哪個又發達了,哪個又落魄了……反正話題全是老家的人和事,一切回憶,都停留在我上初中以前,在老家和她相依相伴的日子。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再也不攆母親走,反倒是找點小事給她做。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我逐漸體會到母親想和我們多呆在一起的心情。初中開始我便到外地去讀住校,中專又到了省外去讀書,畢業後便直接分配到單位。可以說從十三歲以後,我和母親便是聚少離多。工作了,又忙著考這樣文憑那樣職稱;結婚了,又忙著家務忙著孩子。就這樣周而複始地忙碌著,幾乎一周都難得給父母打上一次電話。而父母退休這麼多年了,工作上、單位上的事,也幾乎和他們脫節了,每天回家,也沒什麼可向他們彙報的。唯一的共同話題,就是小時候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還有舊時光裏,那些人、事、物。而逐漸衰老的父母,已漸漸站在了我們的身後,習慣在我們背後聆聽。
有時工作壓力大了,不妨這樣時光倒流,浸在回憶裏,反而是一種釋放和解脫。就像心理谘詢師的情緒治療樣。重溫美好,然後以新的勇氣和麵貌,迎接下一周的工作。
其實在觥籌交錯、燈紅酒綠下,大部分人都有太多的無奈壓力、身不由己。當身體給我們敲警鍾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說“不”,但是,我們都看不透,甚而過於貪婪,因而不忍舍棄。當然,這是我這般無為之輩的想法。對於胸懷大誌之、追求高遠的人來說,就顯得“燕雀安知鴻鵠之誌”了。不是都說世界上80%的財富都集中在20%的人手中嗎?那麼,我就淹沒在這80%當中,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市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