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裏煤礦抓發展抓接續 通過壓煤村莊搬遷將解放煤炭資源4000萬噸
“2014年,我們共搬遷完成小屯、小楊和孫寨3個村莊,另有4個村莊的搬遷工作正在進行。待全部搬遷完成後,將釋放儲量4000萬噸。”日前,柴裏煤礦礦長徐永和告訴筆者。2014年,該礦在資源麵臨枯竭的危急時刻,依靠壓煤村莊搬遷,打通了發展的新渠道。
柴裏煤礦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采,煤礦資源逐漸枯竭。2013年最小采煤工作麵儲煤量僅2.7萬噸,最大工作麵不足50萬噸,全年工作麵安撤達14個麵次,現有70%可采儲量都是村莊覆壓煤。如果壓煤村莊不搬遷,柴裏煤礦隻能麵臨關井的局麵。然而,在當下啟動搬遷工作困難重重......
柴裏煤礦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實施過一個壓煤村莊搬遷,曆時8年才完成,消耗了企業大量的人財物力。如今情況更為複雜,由於煤炭市場形勢持續下行,擠壓了煤炭企業利潤,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壓煤村莊搬遷工作變得難上加難。
可事實卻正如徐永和所說,柴裏煤礦在形勢如此困難的形勢下,未有一個采煤麵因此而停滯。它的背後,有山東能源集團、棗礦集團公司黨政的高度重視,更有柴裏煤礦一位位搬遷人的不畏艱難、衝鋒在前、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這場“戰役”事關礦區群眾利益,事關礦區企業生產,事關地方經濟發展。柴裏建築物下壓煤情況嚴重,加之采煤後地表塌陷較深,決定了煤炭開采必須實施壓煤村莊搬遷。可以說,壓煤村莊不搬遷,柴裏煤炭資源“有等於無”;不搬遷,就無法保證回采率;不搬遷,就會危及礦區群眾安全穩定。
也正如能源集團董事長卜昌森所說:“抓搬遷就是抓發展、抓接續、抓生產,搬遷的速度就是發展的速度!”
自2013年6月起,柴裏煤礦陸續啟動了歡城鎮小屯村、西崗鎮孫寨、小楊村的搬遷工作。為了加快搬遷進度,確保工作麵按時投產,該礦采取了“先拆後建”及“邊建邊搬”相結合的模式。他們鼓勵群眾先行投親靠友或自行租房,由煤礦給予一定的租房費用,對提前搬出並拆除舊房的群眾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村民搬遷的積極性有了顯著提高。小屯村僅用4天半時間完成舊村拆遷,孫寨村老村址僅用5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地麵建築物的拆除;小楊莊老村址地麵附著物的拆除僅用2天時間完成。目前,柴裏煤礦計劃完成的6個壓煤村莊搬遷進展順利,孫寨、小楊新村建設已基本完成,可容納近3000人居住;小屯新村主體工程完成,配套工程正在施工中,可容納2000多人居住。
在集團公司的幫助下,該礦又積極探索壓煤村莊搬遷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路子,借助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破解壓煤村莊搬遷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規劃等難題。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土地政策持續收緊,征用土地異常困難。”該礦搬遷辦主任王次偉介紹。但借助新農村建設38項減免優惠以及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壓煤村莊搬遷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規劃、資金等難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按照新型城鎮化建設“統一規劃、集約用地、規模開發、配套建設”的要求,該礦在實施壓煤村莊搬遷過程中實行合村並點,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對西崗鎮的後寨、東河岔、西河岔、西曹莊4個村莊進行合村並點,節餘舊村土地2000餘畝,搬遷工作進入了“快車道”。(劉光賢)
柴裏煤礦抓發展抓接續
通過壓煤村莊搬遷將解放煤炭資源4000萬噸
“2014年,我們共搬遷完成小屯、小楊和孫寨3個村莊,另有4個村莊的搬遷工作正在進行。待全部搬遷完成後,將釋放儲量4000萬噸。”日前,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柴裏煤礦礦長徐永和告訴筆者。2014年,該礦在資源麵臨枯竭的危急時刻,依靠壓煤村莊搬遷,打通了發展的新渠道。
柴裏煤礦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采,煤礦資源逐漸枯竭。2013年最小采煤工作麵儲煤量僅2.7萬噸,最大工作麵不足50萬噸,全年工作麵安撤達14個麵次,現有70%可采儲量都是村莊覆壓煤。如果壓煤村莊不搬遷,柴裏煤礦隻能麵臨關井的局麵。然而,在當下啟動搬遷工作困難重重......
柴裏煤礦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實施過一個壓煤村莊搬遷,曆時8年才完成,消耗了企業大量的人財物力。如今情況更為複雜,由於煤炭市場形勢持續下行,擠壓了煤炭企業利潤,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壓煤村莊搬遷工作變得難上加難。
可事實卻正如徐永和所說,柴裏煤礦在形勢如此困難的形勢下,未有一個采煤麵因此而停滯。它的背後,有山東能源集團、棗礦集團公司黨政的高度重視,更有柴裏煤礦一位位搬遷人的不畏艱難、衝鋒在前、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這場“戰役”事關礦區群眾利益,事關礦區企業生產,事關地方經濟發展。柴裏建築物下壓煤情況嚴重,加之采煤後地表塌陷較深,決定了煤炭開采必須實施壓煤村莊搬遷。可以說,壓煤村莊不搬遷,柴裏煤炭資源“有等於無”;不搬遷,就無法保證回采率;不搬遷,就會危及礦區群眾安全穩定。
也正如能源集團董事長卜昌森所說:“抓搬遷就是抓發展、抓接續、抓生產,搬遷的速度就是發展的速度!”
自2013年6月起,柴裏煤礦陸續啟動了歡城鎮小屯村、西崗鎮孫寨、小楊村的搬遷工作。為了加快搬遷進度,確保工作麵按時投產,該礦采取了“先拆後建”及“邊建邊搬”相結合的模式。他們鼓勵群眾先行投親靠友或自行租房,由煤礦給予一定的租房費用,對提前搬出並拆除舊房的群眾給予一定數額的獎勵,村民搬遷的積極性有了顯著提高。小屯村僅用4天半時間完成舊村拆遷,孫寨村老村址僅用5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地麵建築物的拆除;小楊莊老村址地麵附著物的拆除僅用2天時間完成。目前,柴裏煤礦計劃完成的6個壓煤村莊搬遷進展順利,孫寨、小楊新村建設已基本完成,可容納近3000人居住;小屯新村主體工程完成,配套工程正在施工中,可容納2000多人居住。
在集團公司的幫助下,該礦又積極探索壓煤村莊搬遷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路子,借助土地增減掛鉤政策,破解壓煤村莊搬遷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規劃等難題。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土地政策持續收緊,征用土地異常困難。”該礦搬遷辦主任王次偉介紹。但借助新農村建設38項減免優惠以及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壓煤村莊搬遷工作中遇到的土地、規劃、資金等難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按照新型城鎮化建設“統一規劃、集約用地、規模開發、配套建設”的要求,該礦在實施壓煤村莊搬遷過程中實行合村並點,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對西崗鎮的後寨、東河岔、西河岔、西曹莊4個村莊進行合村並點,節餘舊村土地2000餘畝,搬遷工作進入了“快車道”。(劉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