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媛: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啊,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熟悉的歌謠,動聽的旋律,這首曾經風靡一時的流行歌曲如今似乎被人淡忘,常回家看看也被淡忘了嗎?
一次慰問活動,我們到了一位老人家中,房間不太大,給人的感覺是淩亂不堪。由於下雨的緣故,屋頂變得潮濕,長滿青苔,玻璃很髒,陳舊的家具上布滿灰塵,我們連個落腳的地方也沒有,整個家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這樣的環境怎麼住啊?在我們幫著清掃房間時了解到,老大爺已經有八十歲的高齡,因老寒腿的緣故,下樓很不方便,而老奶奶也癱瘓在床,平時的吃喝都要靠商店的銷售人員送,更別提什麼新鮮的蔬菜了,看到這裏我不由的一陣陣心酸。是老人沒有子女?還是子女失去了做人最基本的原則?
看到這種場景,心中更多了一種失落和無奈,淚水奪眶而出。麵對無助的老人,我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讓老人安度晚年。
在幫老人量血壓的時候,老人親切地拉著我的手說:“看到你們我想自已的孩子了,大女兒有腿疼的毛病,不知道今年有沒有犯?大兒子最愛吃我蒸的饅頭,小兒子……好久沒有見到他們了”。老人說著說著拿起枕邊落滿灰塵的毛褲,指著桌子上發黴的饅頭給我看。我不由得心顫了一下,老人也是兒孫滿堂啊!都說兒孫滿堂幸福,可是老人幸福嗎?
老人的子女都已成家,事業有成,他們也有自已的子女,他們也會有變老的一天,為什麼他們就沒有很好地贍養年邁父母?他們是不是已經忘記母親懷胎十月的辛苦,忘記父親賺錢養家的勞累?
最近,偶然聽老人的鄰居們談起,老太太已經去世了。據說,老人的葬禮很風光,子女們都哭了幾天幾夜,可是,老人最需要的陪伴與守候卻永遠遲到了。
想起老人吃著難以下咽的剩飯菜,想起老人握著我的手說的話,我哽咽了,我想老人在去世的那一刻,也從未埋怨過自已的子女,因為老人心裏裝得永遠是對子女的慈愛。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的時候,我們該想一想,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看望年邁的父母?有多長時間沒有給家裏撥電話?不要總覺得幫他們捶背洗碗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記憶裏已經記不起上一次是什麼時候了。
常回家看看,聽聽父母的嘮叨,嚐嚐他們的手藝,給他們講講自己的生活。在父母的心中,有一個最想聽的故事,那就是子女的生活百態。
有一次,看到雜誌上的一幅漫畫。有一個四口之家,兒子、兒媳、孩子和一位老人,在午餐的時候,兒媳做了滿滿一桌菜,魚、蝦放在孩子麵前,而老人麵前卻是盛著白大米的破爛木碗和一小碟鹹菜。吃著,吃著,孩子拿著小刀和一大塊木板去廚房,兒媳問孩子做什麼,孩子說:“我給你刻一個木碗,等你老了以後,我用這個木碗給你吃剩飯。”兒媳頓時醒悟過來。小時候,父母也如此疼愛我們,而長大後,我們卻忽視了最愛我們的父母。
親情不會停下來等你不忙的時候。父母在世時不懂得孝敬,當他們逝去時才醒悟,一切已晚。我們都會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孝順自己。如果連孝順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又怎能讓孩子孝順自已呢?
小時候,當我們長出第一顆小白牙時,父母的牙齒已在鬆動;當我們踏入校園時,父母的腰背已不再堅挺;當我們參加工作走向社會時,父母的兩鬢早已爬滿銀絲。不要忘記家中白發蒼蒼的父母,常回家看看!看看年邁的父母,不要讓生活留下遺憾,不要讓孝順遲到!
春節來臨,回家看看! (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