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楊:追回逝去的年味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老百姓習慣把過春節叫過年,民諺中說“百節年為首”。古往今來,民間過年的習俗也是最豐富、最隆重、最熱鬧、最喜慶的,就像是一台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歡樂大戲。在這台舉國歡騰的大戲裏,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就傳統內容和形式而言,多是圍繞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來延伸和展開,既豐富多彩,又特色濃鬱,厚重的年味便蘊含其中。
按照二十四節氣輪轉的定律,冬季是農事周期的農閑期,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終於迎來了輕鬆的時光,春節的起止時間因此也拉得很長。按照老禮兒,春節始於臘月初八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其中臘八是春節的序曲,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民諺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即從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開始,春節的各種活動就進入“程序”了。其間有諸如臘八節、祭灶節、打塵埃、貼春聯、貼窗花、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拜年、給晚輩壓歲錢等等,這些約定俗成的“節目”環環相扣,直到正月十五,春節這出熱熱鬧鬧的大戲才以元宵節作為壓軸收尾。而元宵節後人們還要釋放節日的餘興,直到二月二“龍抬頭”才宣告休閑結束,新一年農事活動輪轉開始。
民間習俗是年味的承載和體現。豐富的春節習俗是伴隨著農耕文明的漫長時光逐步積澱而成的,承載著悠久的人文曆史和豐厚的文化內涵,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美好文化遺產。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區、各民族風俗不一、形式各異,正所謂“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春節的習俗可分為宗教祭祀、禮儀禁忌、飲食文化、娛樂活動等等方麵,城鄉又各具千秋。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工業文明為標誌的城市化進程驟然而至,農耕文明特有的田園生活離當代人漸行漸遠,社會經濟基礎變得越來越殷實,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有,節日與平日的物質生活區別越來越小,農業文明社會裏所獨有的節日特殊性與神聖性也越來越淡化。曾幾何時,過年時才能吃上的餃子如今已成了家常便飯;過年時才能穿上的新衣早已不敵隨時更換的各種名牌。古人對季節、收成、天象、曆法、歲時節令的認識遵循,也被工業文明的“人工幹預”所替換和改變。人們在時代的變遷更替中,不再像過去那樣遵守祖先約定的年俗程序。特別是城市裏的人們,由於生活狀態和生存環境的變化,已經將很多以往不可或缺的諸如送灶神、祭拜祖先、請門神、貼窗花等“規定動作”淡出年俗係列。因此,如今的年俗活動明顯少了田園遺風和人情世故,多了“人文主義”的人本色彩;少了對先人的感念與虔敬,多了當下家人朋友的團聚;少了守歲的神秘與篤信,多了精神的企盼;少了回家的廝守,多了外出和旅遊;少了幾分質樸的熱鬧,多了幾分放假的休閑;少了走街串戶的麵對麵拜年,多了在虛擬世界裏的互通互聯。總之,人們漸漸開始把節日當假日過,把節日背後的文化和古老習俗漸漸遺忘在曆史的塵埃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的娛樂、交流和互動形式。習俗本身是一條流淌的長河,每個時代都會不斷泛起新的浪花,比如古代的拜年習俗就由後代文人引申出“賀年片”,及至當代發展為電話拜年、短信、微信、網上拜年等。延續多年的央視“春晚”因成為每個家庭乃至海外華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而被冠以“新民俗”。
隨時代脈搏而興,順曆史潮流而亡是習俗的宿命。習俗具備鮮明的時代特性,應時而變是客觀必然。春節的習俗形式雖然不斷發生變化,但春節的內核亙古不變,年的腳步從未與時代的發展脫節,這就是闔家團圓,歸心似箭。每年的春節仍像磁鐵一樣牽引凝聚著每個中國人的心,那種因厚重傳統生成的情感聚合力,呼喚著每個中國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一年不趕,就趕三十之晚”。試想,人們千裏迢迢風雨兼程地往家趕,如果吃不上那頓也許並不算豐盛的年夜飯,心中一定會泛起“一年將盡夜,萬裏未歸人”的悵然若失。這頓辭舊迎新的除夕年夜飯對每個家庭來說,凝聚了一年的親情惦念,濃縮了一年的離合悲歡,忽略了一年的苦辣酸甜,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與其說是一次美食的聚餐,莫如說是一次精神的盛宴,其中包含著的是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是我們這個民族對美好理想和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對宇宙自然和蒼天厚土的感恩和敬畏,對社會和諧和家庭團圓的永恒期盼。這已經成為我們的文化胎記。
毋庸諱言,時代發展到今天,這個胎記似乎越來越模糊,年的味道也似乎越來越淡。其中除了西方文化的衝擊,當代人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很多習俗已經從春節的活動中淡出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回味曾經熟悉的年俗,特別是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對物質匱乏年代裏很容易得到的精神滿足感越留戀,五光十色的現代文明越奢華,人們對農耕時代的質樸情感越珍惜,特別是那些春聯、年畫、鞭炮、龍燈、舞獅、廟會、社火、團圓飯、守歲、拜年等飽含春節氣氛的習俗,深深關聯著我們的民族情感和情結。緣此,傳承和複興春節年俗就成為我們的企盼。
當然,複興絕不等同於複古和複舊,而是從文化上進行選擇與弘揚,避免出現傳統丟得太多,扔得太快而造成的文化失落與空白。隻要抓住“團圓”這個春節的內涵不變,一切形式皆可“因時而變”。當下,我們不缺過年的全民熱情和物質條件,缺少的是過年的新方式,是人們釋放情感的新載體。如何讓春節真正承載傳統文化與文明的深刻涵義,讓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對接,讓春節習俗融入現代人的價值觀,如何使春節的年味濃起來,如何使我們的生活美起來,如何使人們的日子好起來,精神世界富有起來,讓年味貼著我們的生活節拍滲透到人們生活方式的細枝末節中,這是我們亟待破解的課題。(羅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