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龍礦集團北皂煤礦:“市場化”助推崗位挖潛增效
山東龍礦集團北皂煤礦:“市場化”助推崗位挖潛增效
特約記者:劉麗梅
“過去我們在絞車維修中使用的槽鋼,用的全是新的,現在,實行市場化運作以來,我們使用井下回收的舊槽鋼,每個維修成本比過去節約了510元”!“還有綜采設備上使用的“單窩”,都是購買成品,一個500元,現在,我們用舊料加工,去掉各項費用,一個節約200元。今年,僅此一項,就為礦裏節省了8.6萬元。”這是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機修廠廠長王增宏在接受采訪時說出的一番話。像王廠長這種先算好經營賬再安排生產的做法,是該礦推行內部市場化管理、促使區隊由生產經營型向經營生產型轉變的一個縮影。
這個礦在實行內部市場化運作過程中, 本著“一廠一策、一點一策”的原則,尋找效益的流失點,尋找優化管理的策劃點,對一級市場的結算價格分項、逐月進行了套算、調校;最終形成結算單價表410餘頁,基礎數據近70000個。規定了工資結算方式,確定各個運營要素的掌控標尺,把各個單位、部門及職工個體聯係到一起,推行平等化的市場交易,讓每個人都明白自己的位置和價格。由礦井、區隊、班組、崗位組成四級市場主體,構成了礦井與區隊、區隊與班組、班組與崗位的三級內部市場運行體係。一級市場結算內容包括:可控成本中的人工費、材料費、電費、維修費、用車費、供汽費等;以噸煤提取的不可控費用,由礦統一承擔,未納入一級市場結算。對二級市場主體單位結算內容包括:煤炭產量、進尺、單體支柱維修等。像采煤區隊製定的材料回收標準,工作麵每推進一米,需回收多少鋼棚、U型卡子、電纜鉤、道釘均有明確規定,回收的材料按照統一價格出售給礦井;實行內部市場化運作三個月的時間,僅綜采一隊僅材料回收一項就增加收入7.1萬元。
在內部市場化運作過程中,礦裏主要采取“一節二控三考核”。一節就是從節約工資、減少費用、修舊利廢入手,對崗位用工重新重新定編,減少臨時工;工作中節約一張紙、一支筆、一度電、一把工具;車輛使用,實行經理審批製,杜絕用車浪費;加大服務工具修理力度,提高廢品利用率。二控就是控製各項費用支出。三考核就是嚴肅經營核算、績效考核,每月考核獎罰兌現。礦裏還把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作為保證效益的突破口,靈活運用“市場結算+指標考核+責任目標考核”內部市場化運行模式,完善市場主體、價格體係、計量手段“三大要素”,對全礦各崗位工資單價、材料消耗定額及單價,各類設備、支護用品租賃單價,辦公經費等嚴格細致測算、論證,明確上千種產品單價、勞務單價。
目前,全礦生產經營和後勤服務所有項目,大到做一個工程,小到一個生產工序,都做到有價可計,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覆蓋全礦的內部價格體係。“內部市場化就是讓成本創造價值,是根據市場經濟運行規律,模擬市場交易方式,引導各生產區隊自主管理,提高經營能力。在該礦機廠維修車間,筆者看到有的職工正在將淘汰的電機進行分解,然後按照使用價值歸類;也有的職工對井下使用的U型鋼進行再加工,經過加工後的U型鋼,每米可節約成本100元左右。“今年我們機修廠製訂了成本考核指標,並將成本指標層層分解到班組、個人,每個月我們班都要圍繞修舊利廢指標分配大家任務,力求材料隻舊不廢,通過對這些廢舊物資回收再利用,不僅為礦節約生產成本,大家還多掙到了錢。”該班職工王祥說。
內部市場化的運行,把綜合價格細化到每一種資源,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崗位,讓職工了解今天幹的是哪個工序,什麼價格,幹這個活能掙多少錢。區隊班組每天班清班結,職工每天工作結束後,當班收入就通過係統結算出來,通過終端查詢係統隨時查詢個人收入。如今,大到一項工程,小到一個生產工序,都有價可計。對於職工來說,一個班下來進了多少尺、出了多少煤、節約了多少電、節省了多少材料,都明明白白,再按照市場價格表折合成收入,一天賺了多少錢,大家心裏都清清楚楚。這更激發了職工崗位節支創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材料就是工資,工資就是成本”的理念成為幹部
職工的自覺行為。
劉麗梅
山東龍口礦業集團北皂煤礦政工科:0535-865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