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領航—東坡礦展示技術創新力量小記
科技領航—東坡礦展示技術創新力量小記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此後,各州縣以及各大企業都加大了科技創新推進步伐,礦業公司也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煤炭市場日益嚴峻的當下,東坡礦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麵對發展困境,該礦領導班子不怨天尤人,不枯坐待援,主動適應新常態,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從苦苦探索到破繭成蝶,到艱難破冰到奮勇前行,排難攻堅,逆勢而上,奏響了“科技興企、創新突圍”的最強音。
科技創新與機製實施相結合
該礦在幾十年來的發展進程中,早已形成了一個共識:企業做大做強,必須靠科技進步來支撐。為此,他們在體製方麵,為科技創新提供條件。首先,他們從上到下,完善各項創新管理製度,建立健全成果評定、推廣和交流的長效機製,強化了科技創新管理部門職能,配備了必要的人員,形成了一支符合企業特點的科技人才隊伍。其次,先後製定了《科技創新管理辦法》等多項製度,從課題立項、審批、成果鑒定、驗收以及重大技術方案審查等方麵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科技創新管理製度體係。再次,實施激勵機製,積極引導和大力倡導自主創新。每年對科技創新進行表彰和獎勵。通過大力倡導,使科技創新在該礦成了最吃香的“行當”。最後,加大激勵力度,讓想創新、能創新的人有機會、有舞台,使創新成為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尚氣息,在全礦形成了濃鬱的創新文化氛圍,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豐厚肥沃的土壤。
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
為積極應對嚴峻形勢,激發礦井發展活力,最大限度地調動職工勞動的積極性、創造性,該礦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雙輪驅動”,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不斷培養職工的創新精神和技能素養,拓展廣大職工成長成才空間。搭平台,為職工提供崗位出彩機會。積極開展“比素質、賽技能、促發展”勞動競賽活動,內容涵蓋采、掘、機、運、通、地麵生產等各個專業,勞動競賽成了職工學技術、練硬功、強本領、比奉獻的大舞台。重技能,以賽促練崗位建功展風采。緊緊圍繞礦井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開展全員創新、技術比武、五小改革、合理化建議征集等活動,營造鼓勵大膽探索、包容失敗的寬鬆氛圍,使人人皆可創新、創新惠及人人,為企業搭建起了人才成長“立交橋”。重民智,充分抓好“金點子”成果轉化。把職工好的、有實施價值的“金點子”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及時吸收到各項政策措施中去,使“金點子”成果真正轉化為企業克難攻堅、加速發展的有效手段。讓善於動腦、敢於創新的職工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實現個人與企業發展最緊密的結合,從而形成強大的精神共鳴,激發蓬勃創造偉力,推動礦井應對危機,長遠發展。
科技創新與生產實際相結合
該礦科技創新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切實解決問題。在整個礦區,哪裏有邁不過去的“坎”,哪裏有瓶頸了,哪裏就展開技術攻關研究,哪裏就誕生科技創新成果。截至目前,該礦共在資源、采煤、掘進、提升等幾十個方麵破解了近百個難題,同時取得了驕人的成果。比如,該礦是一個有著44發展曆史的老礦井,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長期研究的課題。針對此問題,他們將提高資源利用列入重大科技攻關課題,引領各單位在邊角煤回收、小煤柱護巷等新技術、新工藝方麵開展多種形式的資源回收利用研究。經過長期實踐,大大提升了煤炭資源回收率。除此之外,職工發明創造、技改技革成果也不斷湧現。就像液壓拔輪器的改造,一改以往人工絲杠式拔輪,費時、費力、易損壞機械的實際,采用新式油壓推動,通過手壓式加壓泵進行增壓,裝卸方便、維護簡單,降低設備損耗,提高了工效;道岔遠程操作裝置的使用,將信號工徒手扳道岔改進為在硐室遠程操作,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係統的優越性;還有皮帶煤流監控係統的設計,利用煤位傳感器對煤流進行感應、控製紅燈,來提醒司機打信號開機,減少皮帶空載時間,最大限度的落實“避峰填穀”,節省了電力費用支出……等等。
該礦雖在煤炭寒流曆經磨難,但創新圖強的步伐從未停歇,一步一腳印的奮鬥,一個個的草根創新,讓企業在市場競爭的激流險灘中倍添力量,讓東坡大地處處充滿無限生機和創造活力,科技創新與企業發展相互促進、比翼前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下一步該礦還要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企業文化等方麵以創新為手段,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迎來礦井安全發展的科技春天。
銅川礦業公司東坡煤礦宣傳部: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