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節約是一種能力
節約是一種能力
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而在當前煤炭企業新的生存常態下,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適者生存的能力。
企業在經營形勢好、經濟寬裕的時候,是不太容易見出節約的功效來,那時候拋灑一點、浪費一點不是不會影響經營業績,而是因為利潤高、生產銷售量大,抬高的成本也被分攤得很低。但現在企業利潤低、產銷量少,多支出以前同樣的費用,新增成本在收入中的比重會較之以前大幅上升。反之,少拋灑一點、少浪費一點,所減少的成本就會成為顯而易見的利潤,體現出節約強大的張力。
節約,我們常在提及,人人都可為,但實際工作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能為,人人都善為。很多時候,人們將它簡單地理解為少花錢、少用材料,或者是不花錢、不用材料。其實,這隻是節約的一些方法,而非終極目標,節約的最終目的是要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用最少的材料設施實現生產係統的高效運轉。節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才是一種能力!
節約能力的擁有,不是與生俱來,它需要環境的提供、習慣的養成以及靈感的觸發。
相對於企業經濟形勢好、家道興旺的時候,經濟困難、家道衰落的時候談節約更能引起職工或家庭成員的共鳴。所以當前嚴峻的煤炭企業形勢,不僅會磨練我們的意誌,更為我們企業提供了一個培養節約能力的大環境,所謂形勢逼人,其然也。
節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當然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日積月累,在日常工作中從點滴的小事做起,不輕易舍棄一張紙、不浪費一度電。現在我們不能笑話吝嗇鬼葛朗台,要充分認識每一個換下零配件可能會發揮的價值,然後把它們留存、收集,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用的垃圾,隻有放錯地方的資源。
節約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它要求我們火眼金睛、慧眼獨具,下意識去“找”生產工作中的浪費現象。這說來容易,實則艱難,很多時候我們都對浪費現象習以為然、見慣不怪,資源效益常年白白流失。倘若找到這些漏點,節約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半。
另外,我們還要善於節約,爭取將一元錢花出兩元錢的效果。這就如我們原來1千元的收入,我們可以生活,現在隻有五百元的收入,我們仍能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並且生活質量不下降,這就見出我們的能力。當時的應對,回頭想想,又何嚐不是一件富有成就的樂事呢?企業也是一樣,我們要在收縮的戰線上精耕細作,發揮全體職工的才智——管理者要從經營戰略、項目安排、流程設計上下功夫,技術人員要從工藝調整、技術革新裏尋突破,職工要從水、電、材料等方麵作努力,用有限的財力、物力滿足企業、生產運轉。
常言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企業麵臨的生死考驗、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學會的節約能力,必將成為我們人生的寶貴財富,它將教會我們懂得節約和如何節約,不僅會過艱苦的日子,還將在企業或人生的“黃金”歲月中,走得更長、更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