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土地改革、強化耕地保護
深化土地改革、強化耕地保護
中央農辦、國土部、農業部26日聯合召開加強耕地保護、改進耕地占補平衡、規範農村土地流轉工作視頻會議強調,加強耕地保護和規範農村土地流轉是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難事,必須紮緊耕地保護的“籬笆”,堅守耕地紅線。——《人民日報》5月26日
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設施農用地管理視頻會議在今年1月5日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我國人多地少,任何時候都要守住耕地紅線,守住基本農田紅線。紮緊耕地保護的“籬笆”,築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
強化耕地保護,既要堅守耕地數量紅線,又要提升耕地質量,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實行特殊保護,紮緊耕地保護的“籬笆”,規範農村土地流轉,築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需要農業設施的跟進,嚴格規範用地管理,加強監測督查,對土地違法違規問題嚴查重懲。地方各級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在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堅定不移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製度,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以長遠的見地製定試用於當地的土地改革製度。
現目前,全國農村土地流轉麵積已超過承包地總麵積的30%,土地有序流轉、適度規模經營取得積極進展。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嚴格防止工商資本到農村介入土地流轉後搞非農建設,影響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
早在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指出,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同時現有耕地麵積必須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我國人均耕地來算,我國耕地總量並不足而且質量堪憂,而城市建設走的是外延擴張和大量消耗土地資源的路子。民以食為天。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以7%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土地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與此同時,盡管農村常住人口趨於減少,但農村建設用地不降反增。不少地方出現“空心戶”“空心村”,土地資源嚴重閑置。而且,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對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土地空間規劃管理和具有法律強製力的農田保護措施,不僅良田會繼續大量流失,危及糧食安全,而且城鎮化會無序發展。如果沒有合理規劃和嚴格控製,發展將失去最基本的保障。
深化農村土地製度改革,必須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不突破,改革絕不能把耕地改少了,這是對子孫後代負責,也是確保主要農產品基本產能特別是口糧基本自給的基礎,更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守住耕地紅線,既需要發展緊湊型城鎮、提高城鎮人口密度,也需要提高農村建設用地的集約度,統籌利用城鄉存量建設用地,提高城鄉建設用地利用水平做到守土有製、守土有責。把加強土地管理擺上重要的位置,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製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製度,切實加強土地資源節約和管理工作,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土地資源利用相協調,為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提供最根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