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格局悄然生變
一段時間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競相拚跌,國際市場定價格局正在悄然改變。在煤炭業界,前者被人們普遍認識,而後者恐怕還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爭奪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時機成熟
在鄭州商品交易所近日召開的第五屆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30人論壇上,專家認為我國正在通過“一帶一路”戰略謀求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的提升。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認為,一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權表現是該國貨幣作為國際定價貨幣。在以美元為主的國際定價體係中,人民幣要想作為國際定價貨幣,就意味著需要出現一套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貿易規則。
胡俞越表示,我國正在推動的“一帶一路”戰略及亞投行建設就是為了推動建立區域性貿易規則。新規則的形成將主導定價體係,進而提升我國在大宗商品上的定價權。
胡俞越認為,我國提升大宗商品定價權的時機已經成熟。之所以這麼說,有以下4個理由。
第一,大宗商品的“黃金時代”結束,能源價格腰斬。在價格下跌過程中,大宗商品進入了買方市場,我國作為大宗商品需求端的重要市場,有能力影響現有的定價格局。
第二,國際格局呈現多極化,定價體係麵臨重大調整。
第三,我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穩步提升。
第四,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大宗商品的第一大消費國。數據顯示,2014年進出口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同時也是大宗商品第一大進口國。
提升定價權需與國際定價規則接軌
擁有國際定價權的國家絕不應關起門來自娛自樂,而是要與國際市場定價規則接軌。為此,國家層麵正在努力。
從金融學理論和國際大宗商品發展曆史來看,大宗商品市場體係從低到高包含三個層級,即現貨市場、遠期市場和期貨市場。大宗商品市場體係的不斷發展完善,有助於定價權的確立。
目前,一些發達國家這三級市場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而目前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特別是煤炭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煤炭期貨市場發展遠未成熟。
據鄭州商品交易所統計,2014年動力煤期貨成交量為564.59萬手,相當於11億噸。相比動力煤市場幾十億噸的規模來說,期貨市場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
胡俞越建議,為了提升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我國應基於現貨市場,加快完善遠期、互換等場外市場以及期貨、期權等場內市場。
據了解,我國國家層麵正在大力推動各類商品市場的成熟和完善。
胡俞越表示,互聯網與大宗商品的融合即“互聯網+大宗商品”,將會改變市場的商業模式和遊戲規則,導致行業重新洗牌,助力我國大宗商品定價權提升。
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信息良性循環和分享,使現貨、遠期、期貨三個價格相互影響,形成公允的“錨價格”。胡俞越認為,公允的“錨價格”是我國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的關鍵。
國內煤炭市場需要被喚醒
對比其他類型的大宗商品,動力煤市場的發展較為原始,大多數煤炭企業對於多層次的商品衍生市場接觸不多。
2012年,國家發改委放開煤炭價格,動力煤價格得以鬆綁,但是幾乎所有煤企都沒有從政府管製的定價方式中獨立出來。直到現在,國內煤炭市場並未形成公允的定價依據,特別是動力煤市場定價,更多企業是服從於大企業定價,不掌握自主定價權。
動力煤期貨上市則更晚,是在2013年9月。動力煤期貨上市之後,參與交易的煤炭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寥寥,動力煤期貨市場受製於現貨市場晚熟,還未達到其應有的活躍度。
據不完全統計,國有煤炭企業中,隻有兗州煤業、中國神華、中煤能源這幾家企業獲批了動力煤期貨套保業務,其中僅兗州煤業參與過動力煤期貨交割。
胡俞越認為,如果動力煤期貨市場被激活,它不僅有助於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的完善和國際定價能力的提升,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煤企對衝風險,渡過難關。
瑞茂通是在煤炭期貨市場中較早吃螃蟹並且嚐到甜頭的現貨企業。
2014年,煤炭貿易企業因煤價下跌而削減貿易量,讓出市場份額,此時瑞茂通卻利用動力煤期貨突破了傳統現貨業務的瓶頸,快速增加貿易量,做大做強。
資料顯示,瑞茂通通過期貨運作,實現了貿易量逆勢增長40%,同時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瑞茂通副總裁曹詩雄表示:“我們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對今天其他行業企業的專家來說,很多年前就已經這麼做了。”當然,對於煤炭行業企業來說,期貨還是比較新的事物。
動力煤期貨上市至今已將近2年,但是大多數國有煤企仍沒有對期貨特別是期貨套保業務深入了解。
曹詩雄認為,期貨在企業高管特別是一把手當中沒有受到高度重視是最根本的原因。
瑞茂通對從事期貨業務的經驗做了比較實在的歸納。“做好期貨業務,公司高管要充分支持。動力煤期貨的講座舉辦了很多,講解也很充分,但是高管是不是真正聽進去了?”曹詩雄認為,在對期貨的認識方麵,國內煤炭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高管的認識十分有限。
此外,曹詩雄認為,並不是從外麵引進一兩個專家就能做好期貨了,這需要財務、銷售、風險控製等部門進行有力配合及對期貨運營主管充分授權。有別於現貨價格,期貨價格瞬息萬變,在一個相對完善的製度下,多方進行配合,企業才能夠快速決策,做好期貨。
曹詩雄認為,煤企對現貨市場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較準確的判斷,這是優勢所在,但同時缺少既懂煤炭又懂期貨的人才和相應的機製、經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