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汪洋中的一條船
市場經濟的大潮波瀾壯闊。
顛簸在風口浪尖的煤炭企業之舟,至少還要3至5年,才能駛出風暴,停泊在風和日麗的彼岸。
試問,我的礦工兄弟們,我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將以怎樣的態勢,迎接暴風雨的洗禮,我們將以什麼樣的行動,打好打勝這場持久戰?
我們走訪了梁寶寺公司幾位同事和朋友,值得欣慰的是,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煤炭企業衝出困境的希望!
請大家聽一下這幾天我們的所見所聞吧——
矸石山上,掘進二區材料員蒙誌剛一邊翻撿著矸石中的廢舊螺帽、繩套,一邊對我說:“我們好幾個區隊的材料員,每天早晨都來這兒撿舊料,來晚了就撿不到了,給區裏省一分是一分吧。”
采煤一區主管技術員王榮鑫,在辦公室打著吊瓶寫措施、繪圖紙。這些在電影裏才出現的畫麵,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李軍冬,梁寶寺公司采煤一線最年輕的主管區長,自春節以來,僅休了清明節後的半天班,為去世多年的父親墳前添了把土,他說:“在家休班也幹不了啥,再說清明節休班的多,咱不和員工爭。”這是何等的責任心!
吳文宗,被譽為“梁礦白國周”、年紀不到30歲的班長,把班組36名成員的家庭情況爛熟於胸,誰家子女考上學,誰要結婚,誰家有病人,他都會操心出力,他說:“在經濟社會大家不僅僅注重的是金錢,人情味也可以凝聚人心。”他帶領的班組出勤率、人均工效名列各班之首,月月都是區隊的“金牌班組”。
黃報生、裴隆康,畢業於礦業學院,他們紮根十裏煤海,通過技術創新,成功對巷道支護方式和孤島采煤優化,創造經濟效益500萬元以上,唱響一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彩樂章。
這些俯仰皆是的片斷,猶如一個個電影蒙太奇,集結成一段段洋溢著時代主旋律的連續畫麵,激勵著我作為一名肥礦人的自豪和對未來的信心。
人,是生產力中的決定因素;人,也是企業興衰的基石。試問,有了這些礦山脊梁,還有翻不過去的喜馬拉雅山,還有駛不過去的汪洋大海嗎?
然而,退一步講,這些人在所有員工中的比例是多少?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像他們一樣,揚己所長,盡己所能,這得有多大潛力,這得創造多少財富呢?
企業興衰,是“我的責任”!這不是一句空話,這應該是響亮在每一個肥礦人心田上空、震聾發饋的座右銘,企業與個人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應牢牢紮根在每個人的腦海深處。
當風浪來襲、你又在船上時,如何去做?是用盡最大力氣去揚帆、下錨、掌舵、劃槳,各司其職,各盡其力,還是束手待斃,或是出工不出力、靜觀其變?我相信,每一名船員,都不會聽天由命。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汪洋中的一條船,承載的是你我的身家性命。肥礦集團,是一個載體、一個平台、一個維係數十萬礦工家庭生存的“諾亞方舟”,如果脫離了它,我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明天的美好,源自今天的改變。不要小看一己之力,不要妄自菲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況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對煤炭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下調稅收、限製進口煤炭等政策的出台,無疑給了我們“定海神針”。
政策的傾斜是最大的支持。現在我們外有國家政策扶持,如果再彙聚起我們每個人點點滴滴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化作企業之舟破浪前行的“核動力”。
在這裏,請允許我向大家發出心底的呐喊——起來,不願做市場棄兒的礦工兄弟。
起來,仍想與肥礦集團同進退的礦工兄弟!
為了我們的將來,為了肥礦集團的明天,請拿出自己百分百的精氣神,同仇敵愾,共度難關!
眾人劃槳開大船,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會迎來暴風雨後海天一色、虹霓當空、舉杯共慶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