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煤”未現,“壟斷”之辯未息
自南北車合並、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國家核電公司合並後,關於央企合並的一些傳聞與猜測未斷。
本周,兩家煤炭央企神華和中煤合並的傳聞之風再次刮起。雖兩家均已公告澄清,但有了此前南北車合並經曆的“傳聞-澄清-合並”的過程,此次究竟是“烏龍”,還是真正合並前的信號透露,一時間眾說紛紜。
關於神華和中煤合並的可能性,早報記者采訪了多位行業內人士及03manbetx 人士,持相似看法的,其所持理由也基本相似。
中美俄“煤企壟斷”比較
曾參與國家煤炭行業“十三五”規劃前期調研工作的相關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基於當前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煤炭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是限產和整合。其認為兩家煤炭央企合並的可能性很大。
前述人士表示,首先,在煤質、企業經營等方麵,兩家央企合並後具有“協調與互補”作用。從生產煤種來說,神華集團與中煤集團所生產的煤炭絕大多數都是動力煤。就兩大企業生產的動力煤品質規格而言,互有優缺點,且其優缺點可以互補,通過一定比例混配,可生產出幾近完美的動力煤。
其次,神華和中煤合並後,尤其是在當下中國實施“一帶一路”的大戰略時,中國煤炭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將會有更多的話語權,能在國外拿到一些優質煤礦。此處提到是走出去,並不是說中國煤炭會加大出口,而是海外拿礦。因為中國本身還是煤炭進口國,且中國煤炭的成本比較高、煤質也差,在國外不存在競爭力。
第三,神華和中煤的合並,由於兩家都是央企,不會導致國資流失,在管理方麵也會更加高效,整個煤炭的產業鏈也會得到更好的優化。
而認為這兩家央企合並可能性較小的業內人士,所持觀點中最大的理由則是兩大煤炭央企合並將會造成煤炭行業的壟斷。
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秘書長趙家廉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係統03manbetx 研究中心研究員薑克雋均對早報記者表示,中國煤炭行業僅有神華和中煤兩大央企,如果兩家合並,則會造成煤炭行業的壟斷,不利於增強企業競爭力。
針對上述合並會造成壟斷的觀點,某證券行業煤炭03manbetx 師對早報記者表示,中國煤炭行業的集中度並不是很高。即便兩家央企合並,其生產量在中國煤炭總產量中的占有率也不高,甚至與其他產煤大國相比,集中度算是很低的。
該券商人士舉例稱,2014年,神華和中煤的煤炭產量約為6億噸(4.51億噸+1.50億噸),而當年中國原煤產量為38.7億噸,兩家央企煤炭生產量占有率僅為16%左右。
美國煤炭年產量約10億噸,美國及世界最大的私人上市煤炭企業皮博迪能源公司(Peabody Energy Corp.)的煤炭產量約2.5億噸,占整個美國煤炭總產量的25%。俄羅斯煤炭年產量約3.3億噸,其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產煤量近億噸,占俄羅斯煤炭總產量約30%。
上述03manbetx 師還稱,當前煤炭業由於結構性產能過剩,導致幾乎是買方市場,靠產量來說話的時代已經過去,隻有為下遊客戶提供具有附加值的產品,讓客戶滿意,才會更有市場。
“合並傳聞”並非首現
這並不是神華、中煤第一次傳出合並的風聲,但此次兩大煤炭央企合並傳聞並不同於2008年的那一撥傳聞。彼時,正處於中國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中,煤企的日子也是過得風生水起。但近兩年來,中國煤炭行業一直處於一種十分低迷的狀態。產能過剩、供大於求,以及政策和市場對煤炭的限用,都讓煤企的日子十分難挨。
此外,上述分析師還認為,在當前央企合並大潮的推動之下,神華和中煤合並也是順應政策和行業的發展,其合並的可能性也加大。在當前煤炭行業市場方麵,神華和中煤在國家限產政策的執行上也做得最好。兩家合並成一個公司後,在一定程度上執行限產的力度會變更大,會優化整個煤炭行業,起到帶頭的作用。
另外,從曆史的角度分析,這一合並傳聞也非常值得回味。雖然神華和中煤都是央企,但其成立的背景和大致經營情況還是非常不同的。
神華的成立淵源,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富煤貧油少氣,所以用煤代替油,節省的石油可出口換取寶貴的外彙。1985年,國家進一步明確了煤代油項目資金在財政部列收列支。神華的前身華能精煤公司就是在此背景下由煤代油資金投資的第一家公司,並得到彼時國家計委(現國家發改委)的支持。1995年,神華集團到工商局正式注冊,以“煤電路港航”全麵發展。在資源方麵,神華擁有中國大量的煤炭優質資源。
中煤集團的前身是中國煤炭進出口總公司,成立於1982年,是為解決當時用資源換外彙的問題,由原煤炭工業部管理,統一經營全國煤炭進出口業務。後經幾次重組,又吸納了原煤炭部撤銷的部門人員,包袱也比較重。在資源方麵,除平朔煤礦是較為優質的資源外,其他煤質難以與神華相比,發展的產業鏈也不如神華完善。
基於上述現狀,有業內人士認為二者可以進行互補。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兩家的背景和大致經營狀況不相同,則是二者合並的一大障礙。
不過,究竟二者能否合並,有國家能源局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這個事情最終還要看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