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琴:端午時節棕飄香
端午時節棕飄香
高峰坑口 韋小琴
每年的農曆5月初5是中國的端午節。端午節在中國是一個十分盛行且隆重的傳統節日。傳說中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的楚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戰國末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屈原投江自盡。百姓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後慢慢演變成吃粽子的習俗。粽子是中國曆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端午吃粽子與紀念屈原相關,唐代文秀《端午》詩有記:“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吃粽子的講究也各有不同。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或箸葉、葦葉包糯米,但內含用料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廣西的粽子多是鮮肉板栗粽。包粽子需提前幾天準備材料,先將半肥瘦的豬肉切好合適大小,加老抽、五香粉、糖、料酒、薑等調料將肉醃製一兩天以入味。淘幹淨的糯米和去皮綠豆分別泡上,粽葉用清水洗淨,熱水燙一燙,掛起滴水晾一晾。糯米和綠豆泡好後,瀝幹水,拌入適量的鹽拌勻。廣西粽子或是三角形或是枕頭形。用粽葉把材料包裹起來,要煮好的粽子外層糯米、中間夾綠豆板栗和肉,層次分明,那可是個技術活兒。
煮好的粽子葉上沾滿了水,也沁入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溢了米香。米粒煮得泛黃透亮,除了有肉的香味,更透著葉的清新,葷與素的撞擊在此一刻竟如此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