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讓采煤係統運行更放心
科技讓采煤係統運行更放心
——陝煤化黃陵礦業雙龍煤業采煤隊創新紀實
隨著北區技改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陝煤化黃陵礦業雙龍煤業采煤隊確保采煤係統安全高效運行的任務也日趨艱巨。為此,該礦采煤隊加大采煤係統機械設備的普適性和生產技術的自助研發力度,積極適應新技術、新裝備,增強設備檢修管理的先進性和技術含量,提升采煤係統工作效率、保證安全生產穩定運行。
采煤新“兵”齊上陣
不同的觀念引導著不同的行動,觀念變,則行動變。北區生產係統地質傾角為2°至5°,煤層平均厚度可達3.3米,采煤係統全部采用先進的采煤機及配套裝備。相對於南區老係統,煤層薄、傾角大、地質變化多、機械老化的狀況,北區係統不論從井下條件還是采煤係統的先進性都有很大改善。在這樣的有利形勢下,采煤隊瞄準安全高效生產工藝及管理,用先進的觀念引導先進的生產力,在工作麵大膽改進設計,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發揮新係統的最優效率。
新的采煤係統在去年8月投入試運行不久,由於北區煤質較硬,對采煤機滾筒截齒磨損嚴重的問題就顯現了出來。采煤機有兩個滾筒,每個滾筒配有50個截齒。截齒為損耗品,一個截齒百餘元,如何降耗,又能降低現場煤塵,這一度成了采煤隊的“老大難”。采煤隊技術副隊長王宏才帶領機電班多次思索,研究,發現可以通過加大噴霧量,在減少粉塵的同時,杜絕采煤機幹割煤發熱量大造成的截齒易損。二次風水聯動噴霧裝置準備到位,該裝置要用風管和水管,風管要始終跟隨采煤機“走”,怎麼安裝,既確保采煤機安全運行,同時降低截齒損耗,最大程度發揮效果?王宏才和機電班職工根據工作麵的現實狀況,多次試驗,對采煤機原有的內外噴霧裝置進行研究,在安裝新上的二次負壓風水聯動噴霧裝置時,借用原有的水管路,引一套風管,同時將原先托纜帶裝置更換規格,加裝風纜裝置。安裝成功後,截齒損耗量每月減少了20個,現場粉塵得到有效治理。
管理創新提效率
隨著采煤係統裝備水平的提高,采煤隊深刻認識到,隻有做好設備的保養、維護和檢修工作,才能確保其運行良好,從而充分發揮其性能和作用。
在設備管理檢修工作中,采煤隊堅持預防為主,從多方麵著手,全麵搞好設備的維護,確保其運行良好。采煤隊有72人,一個機電檢修班,兩個生產班。頭班對采煤係統進行全麵的檢修維護,之後兩個班進行生產作業,這種“1+2”工作模式,恰恰體現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理念。該隊修訂完善了《采煤隊機電設備包機製度》,對采煤機、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膠帶輸送機等采煤係統60個設備部件,按照包機人、包機班長、管理隊長的多層管理監督模式,嚴格執行頭班檢修、交班互檢、巡檢等方式,加強設備管理、維護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包機人主要負責落實設備及各類保護裝置日常衛生、潤滑、緊固等維修和各類保養工作。聯動螺絲緊固、螺栓箱體更換、定期加油,從各項設備檢修記錄可以詳細掌握設備維護要領。包機製度的有效落實,使采煤係統設備正常運轉率達到95%以上,在作業人數等情況相同的條件下,每月生產原煤提高了3.5萬噸。
自主創新顯成效
創新是企業生生不息的源泉,保持繁榮發展的動力和最根本的生命力。創新是凝結在血液中的一種精神力量的迸發。采煤隊一直高度重視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大力支持職工技術創新,以機電檢修班的“智囊團”作為重要載體,上半年采煤隊已累計完成技術創新19項,完成技術文章12篇,有力促進了各類創新人才成長,提高了技術創新能力。
在采煤工作麵走上一圈,會發現不少安全輕便而又包含著才智的小裝備。采煤隊發明的“運輸單體支柱專用車輛”的裝置,被稱為單體運輸革命性創新。超前支護單體支柱3.3米長,150斤重,通常情況下是要用人力來移動。按照回采三刀要移動4根單體支柱來計算,一個班下來,2條巷道至少要移動12根支柱。3月份,韓建濤隊長又開始發起號召:“大家動動手,想想主意,怎麼才剩下人力,降低工作強度。”王宏才和職工們思來想去,終於從各種移動的設備列車得到啟發,研製出單體支柱專用車輛。該裝置除了減少勞動力的優點,車上裝有升降裝置,可以直接將支柱和托梁安全平穩裝入車內運送。有效解決了耗體力、安卸難的問題。
“安全方便,美觀實用,不論大小,符合這些,采用後,就給與獎勵。”采煤隊隊長韓建濤在談到采煤隊的創新原則時說。大到單軌吊、軌道轉載點自動噴霧裝置、電纜回收車、電話固定架等專用工具,采煤隊在新係統適用性上下功夫,讓采煤係統更加安全可靠簡明,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