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尋訪抗戰老兵,追尋抗戰足跡”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係列訪談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作者:陸雅雯 胥振 林月 2015-07-14 14:13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尋訪抗戰老兵,追尋抗戰足跡”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係列訪談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1924年,潘懷喜出生在江蘇省泗洪縣。20歲那年,他加入江淮軍區泗洪縣大隊並正式參加革命,並在兩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先後參與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老兵,潘老先生再度談到往事時,仍是滿腔熱血。

國難當頭,戎裝上陣

對於參加革命,潘老最遺憾的便是參加得太晚,“如果當初再早些參加革命的話,我就為祖國多盡一份力了。”潘懷喜晚入伍的原因也源於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由於戰火紛飛,條件艱苦,父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的母親一人撫養他們兄弟姐妹長大,家庭生存的壓力使得他在十五歲時失去了和大哥一起參加革命的機會,隻是在18歲時成為一名誌願兵。時局動蕩,愛子心切的母親並不支持他去到前線參加抗戰。“後來有一次進行征兵的會議,會議結束後,我母親就拉我到一邊囑咐我‘叫你當兵你可別去’,雖然我表麵上答應了,不過最後還是去了,那時候都20歲了。”

解釋起在家人不是很支持的情況下,還要毅然地參與到革命當中的原因時,潘懷喜說道:“雖然當時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很多大道理,卻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我的初衷也隻有一個,就是保家衛國。你們不知道日本人當時有多可怕,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手段殘忍,連婦女兒童都不放過,刺刀直接捅到人的身體裏,毫無人性。”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以及自己親眼所見的日軍罪行使他的愛國主義情緒達到極點,迫切地想要加入革命隊伍中去,投身於抗戰前線,親手將侵略國家的敵人趕出中國。

國家是我們大家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守護,共同抵製外來侵略者。在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我們不能退縮,不能害怕犧牲,如果每個人都畏縮不前,那麼我們的國家永遠無法取得全麵勝利——他曾經如是勉勵過一位參軍後想要逃回家的士兵,也正是帶著這份信念和對國家的熱愛,潘懷喜奮不顧身地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去。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70載過去,回顧往昔參與革命的經曆時,年過九旬的潘老仍是鬥誌昂揚,對於以往的崢嶸歲月也是記憶猶新,他熱情地講述了自己在抗戰前線的過往。“如果說在上戰場之前,還有一絲顧慮的話,那麼到了前線之後,聽到第一聲槍響起,那就真是心無雜念了。既然到了前線,那麼就已經把自己的命交給國家交給黨了。在那種環境下所有人都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在戰場上能做的就是服從命令,聽從調遣,奮勇殺敵。”

在日本全麵侵華之後,潘老輾轉到洪澤湖一帶,參加了新四軍洪澤湖大隊。當時,日寇集結7000多人,對淮北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反掃蕩過程中,洪澤湖大隊利用洪澤湖地理環境,同日軍展開了獨特的水上遊擊戰——戰機有利時.就狠狠打一下;不利時,就退到湖裏——他們飛舟湖上,隻為破壞日寇水上運輸線,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然而這場水上遊擊戰打得卻是異常艱苦。

“因為當時軍隊資金不足,武器裝備落後,我們在和鬼子交戰過程中共有1000餘人被迫退到洪澤湖附近安頓。當時彈藥短缺,再加上小日本用大炮進行輪番轟炸,我們都隻能在船上和敵軍打遊擊。同時我們為了瞞過鬼子彈藥不足的情況,就將高粱稈子放到自己的子彈帶裏麵充數量。”

除了在裝備上的落後外,部隊也麵臨著糧草不足的窘境。“先是吃了幾個月的粗糧。後來玉米什麼的都沒了,剛剛好河岸邊野芹菜長高了,我們就在晚上到岸邊挖來煮著吃充饑。”就這樣,這支部隊在洪澤湖裏麵被困了八個月,等到發起反攻的時候,隻剩下了四百多人。但正是因為在日寇如雨的炮火中他們的堅守,日軍最主要的水上交通線,最終也徹底癱瘓下來。

在部隊的日子裏,潘懷喜在奮力殺敵的同時還主動學習識字,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覺悟,並擔任許多管理工作,提升了整個部隊的凝聚力與愛國意識。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又繼續參加解放戰爭,加入到淮海戰役的隊伍中去,隨後他又被抽調參加抗美援朝。當所有戰爭結束後,32歲的潘懷喜才回到家鄉結婚生子並擔任鐵道兵的工作。這位為祖國戎馬一生的老兵,終於在鐵道兵十一師5253團歇下了腳。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耄耋之年,潘懷喜老人和老伴享受著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在談起教育後輩時,老人眼裏流露出了欣慰和自豪:“我的孩子們都是踏踏實實的,就連我親戚家裏頭也都是老實孩子。”從潘老的小兒子那裏我們了解到,老人並不曾對他們有過多的耳提麵命,而是將一切圭臬都傾注到了自己的生活點滴中。

“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那會兒聰明機靈多了,見識又廣。我隻希望他們能夠為國家老老實實地工作,好好地學習。這樣父母也放心。”

質樸的話語映射出流淌在老人血液中的淳厚。那個普通人需要承受來自國內外雙重壓迫,隻求在狹縫中生存的年代,卻賦予了那一代人出乎意料的奉獻精神和吃苦品質。因此,每每看到有政府高官貪汙腐敗的新聞,老人總會憤憤不平,“我從46年起擔任營級幹部,做了三十多年,回到地方的時候生活費都沒有,吃飯也吃不起,照樣堅持了下來。可是那些人……”

離開部隊38年,不變的是潘懷喜汩汩流動的一腔熱血。他的老伴透露道,老人常常會看新聞、國際訪談或是一些抗戰劇直到淩晨一兩點。從“中國遊客腳踢清邁古鍾”事件到“菲律賓高官揚言要中國退出南海”,潘老都能侃侃而談,然而提及這些時,他的神情總是一改隨和,顯得嚴肅而激動,言語間盈滿了他對祖國榮譽的捍衛之情。“像釣魚島,抗戰勝利之後就應該回歸了。隻是當時我們沒有人去參加會議,就交給美國代管,美國又把代管權給了日本。釣魚島是中國的,幾千年前就是!”身居草堂,老人不忘以“位卑未敢忘憂國”來自勉,“日本鬼子現在總愛搞這搞那的,如果國家需要的話,90多歲了我照樣要去打它。”

用老人自己的話來說,作為老兵最看不慣的就是國家被羞辱——因為這是老一代革命先輩們用青春贏得的成功,用熱血獲取的國家榮譽,用生命換回的盛世。

抗戰勝利70周年過去,盧溝橋畔的硝煙已經散去,那個時代留給現在的我們也許多是教科書、博物館中的畫麵的定格。而所有的故事,連同那些熠熠生輝的品質,始終鮮活跳躍在像潘懷喜老人這樣數以萬計的抗戰老兵的回憶中,並且將會也一定會,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