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啟支教團抵川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夢啟支教團抵川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明顯有翻新痕跡的教學樓裏,形色不一、七拚八湊的課桌椅,有著很多某某基金聯合捐贈的機房與教學用具,屋裏散發著滾滾熱浪,飛揚的粉筆灰不時飄灑到屋外。
這是中國礦業大學夢啟支教團在青川縣木魚中學的教室。廣元市青川縣,一個距鄉政府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偏遠村莊,至今沒有設立火車站。風塵仆仆的29名師生,立刻讓這裏有了濃濃的青春與夢想的味道。
“一年沒見,瘦些了啊!”今天上午一見麵,教導主任張主任親切地拉住支教團學生負責人陳浩超同學的手,熱情地寒暄了起來。2010年夏天,夢啟支教團第一次來到這裏,從此以後,每年暑假都一定會來這裏報道,帶著給孩子們募捐的書本和文具,以開設暑期夏令營的名義自主招生,因為村裏年輕人大部分外出務工,一放暑假,孩子紛紛回到村裏,由爺爺、奶奶照料,在家看電視、出門滿山跑,既耽誤成長又擔心安全。組織夏令營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多學習一些知識,同時也為留守在家的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的快樂。
1個月前,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陳浩超、姚遠、楊陽等同學,積極主動聯係青川縣木魚中小學和上馬小學負責人,聯係具體支教時間以及孩子們是否需要什麼文化用品。一個月來,支教團組織了徐州市範圍內的招新活動,隊員名單確定後,所有隊員又組織了書籍衣物募捐及義賣活動,以及教案和課外活動的前期準備,為此次支教的順利進行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從今天開始,我們住進學生宿舍,開始了支教。這是一段艱辛的成長曆程,一份很有意義的生命追問。”7月15日,是到達木魚中學第一天,帶隊老師瞿望在支教日記扉頁上,提筆寫下感人的文字。沒有空調,四個人擠一個房間,支教團木魚分隊14名大學生,就這樣過起了充滿挑戰的生活。晚飯過後,29名支教團師生擠在十五平方米左右的宿舍裏,開展了近幾天來的支教詳細安排,雖然經過了25個小時硬座的身體折磨,但還是可以從每個人臉上看到對支教生活的期待。
中國礦業大學夢啟支教團旨在“奉獻愛心,回報社會”,秉持著這一理念,隊員們將立刻投入支教招新與教學中,讓我們期待他們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