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重形式輕實效” 之迷局 劉修銀
春秋時期,楚國有位珠寶商到鄭國賣珠寶,把珠寶盒雕刻的非常美觀,還熏了各種香味。有位鄭國人看見裝珠寶的盒子精致而美觀,問明價錢後就買了下來,打開盒子把裏麵的珠寶退還珠寶商,揣著盒子就走了。
讀罷“買櫝還珠”的故事,掩卷沉思,發人深省。筆者認為,故事的本質實際上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買珠者圖有虛表,隻看形式不重內容,被包裝精美的外表所迷惑,而忽視了真正有價值的珠寶;二是珠寶商熱衷於形式,顛倒了主次,喜歡做表麵文章,以至用表麵的“裝飾”,掩蓋了問題的實質,從而形成了賣者熱衷形式,買者喜歡表象的默契。仔細思量,反觀現實,當下有沒有什麼重形式輕實效的問題,是否於這個故事的情況有相似之處呢?
毋庸諱言,確有少數幹部自覺不自覺的扮演了買珠者的角色,某些基層單位則充當了珠寶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實實在創業幹事這個“珠寶”不重視,熱衷於搞形式,習慣於做表麵文章。諸如,有的領導幹部在日常工作中時,就象那位買寶者,眼睛隻盯著表麵華麗的“櫝”上,卻忘了抓價值連城的發展之“珠”,重形式輕實效,“嘴功好,做功差”、“會上熱,會下冷”、“文件多,落實少”,隻重形式,花樣不少,看似聲勢很大,決心不小,卻落實的少,很難見到實效。下去檢查、調研工作,好看“亮點”、善聽“閃光點”,喜歡“彩旗招展”,表麵上看檢查、調研工作很有效果,實際步入“重形式輕實效”的迷局之中,走進了“嚴管”變“言管”、“強化”為“牆化”、“檢查”成“簡查”的工作怪圈,“下基層轉一轉,問題看不見”,甚至認為:“檢查調研,就要看亮點”,“基層彙報的好,就說明幹的好”。這種認識上的誤區,誤導了“重形式輕實效的不實之風出現,導致工作陷入被動。
“上有所好,下必所焉”,由於少數幹部比較看重形式,喜愛外表“裝飾”,因此有些基層人員則投其所好,就像珠寶商一樣把主要精力放在搞“花架子”,作虛功上,每當遇到上級檢查,不惜一切搞突擊,塗脂抹粉“裝門麵”,卻不注重創業幹事的內在質量,表麵的“精美“使“一些問題”躲藏了起來,導致人們常常被這種假象所迷惑,甚至以有“亮點”為之大加讚許,在一定程度上又助推了日常工作中的形式主義。
創業幹事是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不僅需要嚴細實的的過硬作風,而且需要各級公職人員要有一雙“火眼金睛”,透過表象看實質,善於發現問題,識別真偽,揭露假象,真抓實幹。在推進“五個發展”中切實形成“先嚴自己,嚴在實處,求真務實,重在實效”的良好風氣,堅決破除“重形式輕實效”的工作陋習,確保各項發展舉措落地生根,切忌“買櫝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