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運公司調車人員:高溫雨季“蒸洗”考驗
鐵運公司調車人員:高溫雨季“蒸洗”考驗
高溫酷暑天氣,記者來到繁忙的晉煤集團礦區鐵路司徒集配站作業場,體驗職工們蒸“桑拿”的辛勞。
7月29日14時許,記者來到集配站站場北頭,一上來就感到陣陣熱浪襲人,腳下踩著的石碴隔著鞋子都能感覺到它的熱量,膠質的鞋底甚至有些發軟。
走過2道長長的車輛,繞轉過去,紅黃相間的5244機車正在進行作業,身邊的鐵運公司車務段運行二隊隊長趙浩鵬告訴記者,這是今天的站2 調車機,現在是執行3道掛2個車的作業計劃。記者跟隨趙隊長的引領,急急地走過一百多米的線路,隨著調車機過了咽喉區的道岔。隻見身穿長袖調車服,戴著帽子和厚厚帆布手套的調車員胡波從機車上跳下,確認道岔開通位置,與機車司機做好聯控,反麵作業給9道2個車。
“天氣炎熱,他們在空曠無蔭的站場作業,沒有遮擋物,太曬。”記者和趙隊長交流。“大站場,一股股軌道,在太陽的曝曬下,悶熱得像個大蒸籠,難熬啊。他們作業接觸的都是鐵疙瘩,車輛扶梯、提鉤杆等部件都熱得燙手,大家都在與高溫對抗……”趙隊長告訴記者,“目前,集配站每天的裝車數在400車左右,每台站倒機車一天要幹至少30多勾活。在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下,為了節約油耗,提升作業效率,集配站運輸組織做出調整,站倒機車由四台改為三台,相應每台機車的作業量加大,調車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有所增加。從早晨七點四十開班前會接班,八點二十機車出庫就開始幹,計劃多時,一天有七八張作業單,除了中午四十分鍾吃飯時間外,幹活時間接近10個小時。一個班下來,扒上跳下、彎腰摘掛得有上百次,石碴路上來回看車得走好幾公裏,臉上的汗就斷不了,衣服也都汗透了。”
調車作業人員的工作就是根據調車作業計劃與司機一起做好車輛的摘掛連接,同時完成裝車站的送空取重任務,保證車輛編組準確到位,接發列車安全平穩。
最近晉城地區的最高氣溫都在35度左右,站在太陽下什麼都不幹還要出一身汗,而調車人員要在車輛上扒上跳下。被烈日炙烤的車廂就像燙手的山芋,鑄鐵吸收的熱量像電烤箱一般向外散發著熱氣,趙隊長向記者介紹道,“列檢人員用測軸溫的儀器測試過車廂溫度,超過了50度,測試地表石碴的溫度更是達到63度。”在這樣的環境下,為了防止高溫的車輛燙傷身體,為了保證運輸生產安全,調車人員作業時必須全副武裝,衣袖紮緊,備品齊全,經常是汗流浹背,如同蒸“桑拿”。
“這麼熱的天,你們怎麼防暑降溫?”看著他們透濕的衣服和滿臉的汗珠,記者問起正在等待機車轉線的連接員,他說:“近期持續高溫,段裏各級幹部深入我們一線崗位,將綠豆湯、清涼茶、西瓜等送到我們手裏。而且隊組的藥箱裏也有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藥品,溫度高時隊長會提醒我們備上兩支,做好提前預防。如果上班時有不舒服的情況,就立即告訴領導,他們會安排休息調整。工作生活上遇到什麼問題,也可以和領導說,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幫我們解決。心裏踏實了,幹活也就有勁了。現在天太熱,體力消耗很大,但無論如何,都得保證人身和作業安全。”
16時許,記者跟著胡波已經在站場上奔忙了近兩個小時,他的作業一直沒有停歇,計劃一單接著一單,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接受采訪。而就在記者等待采訪他的時候,太陽躲進了雲層,北邊的天空烏雲壓頂,隨著乍起的狂風向著站場這邊移動,暴雨即將來襲擊。幾分鍾後,狂風伴隨著大雨傾盆而下,電閃雷鳴。胡波和連接人員正在進行著8道掛19個車的作業任務,車列行進在雨中,站在機車上的調車員胡波和同組的趴在列車尾部的兩個連接員十幾秒鍾就被雨水澆得濕透。狂風和大雨吹打得作業人員模糊了視線,他們用力睜開眼睛做好瞭望,耳朵貼近對講機以準確聽辨聯控信號和“十五三車”的提示。站場上,站倒作業繼續進行。
半個多小時後,雨過天晴,終於等到幾分鍾的作業間隙,記者采訪胡波,他邊擰著帽子上的水邊說:“夏天在站場上作業,車皮之間溫度很高,但我們為了安全生產,防護用品都得佩戴齊全,所以每次幹完活後身上都濕透了。夏天作業還經常遇到陣雨,就像今天,前幾分鍾還是豔陽高照,片刻就下開雨了。作業的時候根本來不及穿戴雨具,經常就被淋得濕透透的,即使這樣也得堅持把活兒幹完。”
大雨過後,太陽出來,地上的水氣再次被蒸騰,潮濕悶熱得更加厲害。一天中蒸“桑拿”又伴隨著洗“涼水澡”是每一個調車人員都會遇到的情況。為了礦區鐵路運輸運輸“大動脈”的安全暢通,調車人員無怨無悔,堅守崗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崗敬業,為著企業的安全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裴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