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梅:水
每天的清晨或傍晚,在龍岩紅梅小區通往龍門鎮的路上都能看見三三兩兩年已花甲老人帶上幾個小汽油桶或“金龍金”油桶或用挑、或用提到龍門鎮龍門塔邊提山泉水,據說這裏的山泉水十分好,沒有汙染。 一個星期日,閑來無事的我也拎起一個小桶興致勃勃參入到提水行列中。由於是休息日,去提水的人顯得比往日多,這些老人們大多是礦山退了休的老人,走著走著我就和他們閑談起來,鄰居家大嗓門吳大媽說:“現在挑水是為了身體健康,幾十年前,有水喝就不錯了,才不管它,這水質好不好,現在的生活變化實在太大了”。走在我身邊幾位大叔也紛紛說,過去生活是太苦,平日裏隻要有飯吃就行了,根本管不了什麼健康怎麼樣,現在可不同了……. 是啊,記得七十年代中期,家裏沒有自來水,大人們下了班第一件事就是到離礦山較遠的山溝裏去挑水。那時年紀小小我也跟大孩子們去提水,由於年紀太小一桶水到家隻剩半桶,到春季雨水多時,大多時候用的水都是黃的,夏天山溝幹涸沒啥水,等老天爺下雨接雨水煮飯也是常有的事. 到了後來,礦山蓋起了水塔,家家戶戶接上了水管,可是由於水泵功率不夠大,常常斷水,那時每家每戶廚房幾乎被大大的水池站去好大一半,甚至有的人家人口多的還有兩個水池的。我還記得有一次,斷水幾天了,為了能夠讓下班回來的母親能夠煮上飯,放學回去家的我就和鄰居家的小孩偷偷到離家不遠的小山頭一間蓄水房裏提水,沒有想到滿腳泥的我不小心踩入為數不多的水池裏,這下可慘了,本不多的水全髒,正想開溜時,被抽水的工人逮個正著,罰我清洗水池,回到家還被母親狠狠打了一頓,回想起來那時水有多麼寶貴,要知道我這一腳浪費多少水呀!漸漸地,礦山的供水設備進行了更換,還裝上汙水處理裝置,水漸漸幹淨了,各家的水池也漸漸退了休,替代的是壹兩個備用的水桶。盡管不再缺水,可讓人心煩的是,煮出的開水後的鍋底總有一層白白的石灰,時不時聽說有人得了“結石病”。自己也時常被母親抓在家裏唰鍋底,可討厭了。 到了九十年代,隨著生活不斷提高,什麼礦物質水、礦泉水、純淨水,也悄悄走進平常百姓的家裏,家家戶戶都有一兩台飲水機,有落地的、有台式的,泡茶時也流行起“隨手泡”什麼的。 到了新世紀,人們又悄悄流行起喝山泉水,說山泉水沒有汙染,有利於身體健康。哪裏有山泉水,大家都會不辭辛苦去挑來。這不,住在紅梅小區的大多人都到離小區近3公裏的龍門鎮取水,把吃的水和用的水區分開來。時時還看到住在城裏的人也紛紛開著車到這拉水。 回想過去,我不禁感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在天比一天好,人們思想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化著,人們不再滿足三餐溫飽了,生活好的礦山人也追求起時尚的、健康的、高品質的生活,正如礦山的老人們所說“過去挑水為三餐,現在挑水為健康”。(林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