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楊京書在兵團無悔的五十年
知青楊京書在兵團無悔的五十年
(第十師屯南煤業電視台 田小寧 霍新鋒 18799203715)
在新疆兵團第十師的屯南礦區,有一位叫楊京書的老人,她今年已有65歲。楊京書自1966年響應黨的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遠離家鄉天津,來到新疆一待就是五十年。
為開發祖國邊疆建設,國家從1956年開始掀起了青年誌願墾荒運動,從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間,向新疆輸入青壯年勞動力及其家屬數以十萬計,對新疆各項事業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66年,未滿十六歲的楊京書在聽到國家的支援邊疆建設號召後第一時間就去報了名。
當得知楊京書要去新疆工作時,家裏人都不同意楊京書到新疆,內心堅定的她,並沒有在全家的反對壓力下妥協。為了能支援新疆建設,她趁家人不備將戶口本偷了出去報名,第三天就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
1966年,初到新疆的楊京書被分配到了地處大戈壁的原新疆建設兵團農十師煤礦機務隊工作。楊京書雖然年齡小,不管多累多髒的活,她充滿了幹勁,打土塊時搬沉重模具走不動時候,就用肚子頂著模具咬著牙一步一步挪著走;手受傷流血了,水裏洗一洗又接著投入到勞動中。
在機務隊工作的九年時間裏,她打過土塊,做過陶瓷,下過礦井挖煤,一個人拉著裝幾百公斤煤的拉拉車一天從早到晚來回跑著送煤,在近十年的工作時間裏,她從來沒有請過一次假。
楊京書告訴記者:“我想著既然自己選擇這個道路了,我就要堅決走到底,響應黨的號召,建設邊疆,保衛邊疆來的,我就要在這紮下根,好好地幹一番事業出來,那時候雖然小,但是我有這個誌向。”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楊京書的工資隻有36.52元。雖然楊京書年齡不大,工資不多,但是她非常的孝順,知道家裏境況不好,就每個月都往家裏寄20元,自己隻留16.52元。
在機務隊工作9年後,楊京書調到了煤礦中學當了一名小學教師。教師這個職業,她一幹就是30年,直到退休。在這期間,她結婚生子,一家人六口人就住在她們兩口子親手蓋的窯洞裏麵,而這個窯洞,他們一家人一住就是30年。
終於等到2000年,楊京書買上了新樓房,住上樓房以後,楊京書兩口子非常高興。楊京書告訴記者:她和老公在住上樓房的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還覺得像做夢一樣,
楊京書退休以後,晚年的娛樂生活非常的豐富,她和礦區裏的退休的職工聚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礦區的舞蹈隊,楊京書還擔任隊長一職,平常沒事就會領著隊員們聚在一起,跳舞,唱歌。有時候還會應邀外出去表演節目。
楊京書告訴記者:“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可以說是一天比一天好,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家裏,楊京書經常為自己的後代們講解一些兵團的曆史,教育他們要熱愛這片土地,把兵團精神傳承下去。在楊京書的家裏,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歡她。
1966年,和楊京書同一批支援新疆的天津知青共有3484人。50年之後,這些已經從青年變成老人的天津知青,他們計劃將在今年9月份回天津老家聚會,共同來回味當初在兵團一起度過的那些難忘的歲月。
“我喜歡兵團,喜歡新疆,更喜歡這塊熱土,所以我舍不得離開這片熱土,我要在這裏一直待下去。”楊京書滿懷深情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