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男:適應新常態 節約謀發展
麵對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集團公司通過開展“細化支出降成本,優化工程保底線”活動積極應對。對此,廣大員工必須以實際行動把這項活動貫徹落實到位,適應新常態,節約謀發展。
節約是一種態度。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就會收獲什麼樣的成果。在關鍵時期,不同的態度決定著不同的精神狀態,決定著不同的工作結果。我們必須要把過去不以為然的一個螺絲、一滴汽油都納入到“細化支出降成本”的新視野中來。在作業結束後,對作業用具認真清點、對作業現場認真清理,收好更換下來的舊材料,撿起遺落在地上的每一個螺絲,珍惜維護好工具、材料,讓節約美德融入到頭腦中,落實到崗位上。
節約是一種品質。在新常態下,我們要積極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克服以往那種“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的想法,做到對企業的一草一木愛護有加。離開衛生間要多看一眼水龍頭有沒有關嚴;下班前仔細查看一下電腦、打印機等各種用電設備是不是已經關好,這些細節透露著一種高尚品質。節約不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精神、一種行動、一種文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節約是一種修養。當前,集團公司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要求我們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已,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些要求都與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相契和。所以,廣大員工要努力養成“大事做細,小事做精,事事做實,事事做好”的良好習慣。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更是要做到靜以養身,儉以養德,大力強化成本意識,責任意識,激勵機製,努力降低各項費用支出,一心一意為企業謀發展,為員工謀福利。
生產好比搖錢樹,節約就是聚寶盆。所以,“細化支出降成本,優化工程保底線”活動,並不隻是一時的舉措,更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廣大員工要對此保有清醒的認識。當每名員工都能自覺地進入到把節約當成習慣的境界,克勤於邦,克儉於家,我們的企業就一定會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