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精英青春行,逐夢新常態”省級實踐團來到芝罘區幸福街道辦事處開設教授大講堂
2015年8月21日,芝罘區幸福街道辦事處辦公大樓召開“逐夢新常態,教授大講堂”企業精細化管理培訓講座。轄區內50餘名企業家到場參與。本次活動由中國礦業大學“精英青春行,逐夢新常態”省級社會實踐團牽頭進行,教授周敏作為主講,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副處級輔導員侯德偉、學院團委書記徐彤彤帶隊,由芝罘區工商聯幸福商會主辦,得到幸福街道辦事處的積極支持。
名師解惑,企業取經
本場教學會的主講人是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周敏。周教授是中國礦業大學青年學術帶頭人、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點首席帶頭人,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長期從事資源環境管理、產業組織理論及政策等方麵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基金、煤炭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政府及企業委托課題等20餘項項目。
企業精細化管理模式對於大多數企業家都還不熟悉。周敏教授一開始就為在座企業家03manbetx 了當前的經濟形勢與發展趨勢。隨後,他又細述了“當前國內總體經濟下行,發展方式亟待創新”的緊迫要求,他表示:“未來國內經濟很可能出現7%甚至更低的增長速度,盲目追求發展速度、生產數量的方式已經過時。”
周教授通過“產能過剩,結構調整勢在必行”、“企業運行壓力大,企業競爭更為激烈”、“企業鏈成為企業的生命線”、“市場更為不確定,互聯網+凸起”等方麵,進一步03manbetx 了當前經濟形勢。他認為,目前的經濟形勢與過去相比並不是最好的狀態,長期對外國產業的模仿導致了國內生產低質量、大規模、重複性地發生產能過剩。在未來,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價格戰會導致生產成本不斷壓縮,市場對商品質量與性價比的要求則會更高。所以,國內提高創新性生產的需求迫在眉睫。
在最後,周教授講述了企業競爭優勢與策略,介紹了價值、價格和成本之間的關係。他還引用了日本豐田公司作為精細化對效率提升的案例,從管理目標、管理對象、管理主體、管理環境角度出發,強調提高效率、增強素質、培育文化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讓企業家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下的轉型需求,共同麵對改製過程中的難題。
實地走訪,耐心調研
2006年,開源居民區在區委、區政府和幸福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進行了城郊居民區綜合配套改革,成立了開元投資有限公司,村民變成了股民。
改製後,公司按照“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工業為輔”的經濟發展思路,以舊村改造為契機,集中精力打造房地產業,計劃將環繞開元A區、B區及即將建成的c區的商業網點,以租代售的方式委托專業機構打造幸福商貿物流高端區,僅租金一項就可每年為集體經濟增加上千萬元的收入。
改製後的九年裏,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經濟發展迅速,居民生活有保障,社區和諧穩定。
針對幸福街道這類特殊的集體資產股份改革情況,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特別成立“精英青春行,逐夢新常態”暑期社會實踐團趕赴煙台進行相關調研,並成功獲得省級立項。
2015年8月20日,實踐團抵達芝罘區幸福街道辦事處,並在居民議事廳舉辦實踐活動啟動儀式。隨後,實踐團一行人參觀了街道開元社區服務中心大樓。
之後,實踐團還參觀了開元新村C區工程現場及幸福街道群眾工作站,並在幸福社區紅心舉辦座談會,與山東幸福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克發進行深入交流。王書記表示:“建設新農村不是新設施、新場地的簡單累加,而是人民生活質的革新,從而最終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終目標。”
全麵考察,落實教育
“精英青春行,逐夢新常態”省級社會實踐團的實踐活動分為技術幫扶、教育關愛、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及座談訪談等五個部分。
技術幫扶是指團隊通過舉辦講座、走訪調研等方式,感受新常態下新農村的發展變化,感受祖國新形勢下農村人民的真實生活,了解城郊居民區綜合配套改革和集體資產股份製公司的運行現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供相關的技術幫扶和文化教育。
教育關愛是指舉辦專業指導講座,對已經改革成為集體資產股份製公司董事成員及民營企業家進行相關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方麵培訓及宣講。同時,利用暑期夏令營,向學生展開主題班會、圖片宣講、麵對麵交流等多種形式宣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實地走訪與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相結合,實踐團在實踐期間,將會走訪市幸福街道辦事處、幸福社區、開元社區,市“助你成才,快樂暑假”夏令營基地等地,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舉辦座談會、采訪社區負責人、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進一步展開調研,聽取社區負責人對於當地與當“村改居”和城郊居民區綜合配套改革工作開展情況,了解“村改居”和城郊居民區綜合配套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