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當踐諾成為“債”
道德誠信,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老生常談,一方麵說明它極端重要,一方麵又折射它有所或缺。不久前,一直高調行善的陳光標承認自己“冰桶挑戰”造假,就是一例。冰桶挑戰,本是要引起公眾對“漸凍人”關注,卻硬生生地成了某些人娛樂一把的“秀”,實在讓人心中不是滋味。
相形之下,媒體最近報道兩對父子接力行善踐諾的故事,給人另一種感受。一則是:遼寧營口青年黃政清將車借給同事,後者超速駕駛造成一死一傷。本來,黃政清隻需承擔法律規定的5%賠償責任,但他的父親在得知肇事者無力賠償時,四處借債扛下了62萬元的賠償。半年後,父親突發腦溢血過世,他主動承擔下了父親生前的債務,不惜賣房賣車。另一則是:湖南長沙謝姓青年接替父親接濟一位流浪老人,十幾年來為其提供吃住、醫療,直至老人離世。或許,我們見慣了各種冷漠,聽慣了各種不講道德、不顧誠信的新聞,對此可能會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覺得他們有些傻氣。但讀罷兩則故事,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還是受到了最猛烈的撞擊,以至讚美的話怎麼說也說不出來,甚至怎麼說都感到有些別扭。
一個人,一時一地做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偶爾兌現承諾也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守信諾。對與自己沒有多少關係、交集的危難中人伸出援手,終其一生,不離不棄,已經難能可貴,更何況父子相繼、兩代相承?這需要何等的毅力,又彰顯出什麼樣的精神!新聞報道中兩對父子之所以能如此,當然是源於對他人的同情,有一顆熾熱真誠的心;更重要的是,他們把救濟他人、接力行善,看作是還“債”,如果不做就會良心不安,因而不敢一時有忘卻,不敢一日有苟且。正是這種欠債還錢、父債子償的自覺與信念,使得他們時時刻刻,念茲在茲,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現實生活中,從北京佘氏家族十七代人守護袁崇煥骸骨到安徽霍邱“信義兄妹”為亡兄償還巨額債務,再到最近媒體報道的新疆75歲維族老兵因為當年的一句承諾,為犧牲戰友守墓45年,都是這種精神具體而微的反映。
康德說,人應該敬畏兩種東西——“頭頂的燦爛星空,心中的道德律”。道德誠信的意義在於踐行,提升社會的道德水平需要每個人的自覺努力。沒有善心善念,行善踐諾就成了無源之水,但隻有道德衝動,沒有自覺自省,不要說堅守一輩子,就是一會兒都很困難。換句話說,時時刻刻涵養善心善念,在踐行中擴大充實善心善念,才能結出豐碩的道德果實。反之,或者將道德誠信掛在嘴上,卻不願付諸行動;或者將之視為他人的義務,卻把自己置身度外,不僅無助於弘揚道德誠信,還可能助長虛偽。至於那種把慈善當作“秀”,更是等而下之,不足評論。
如果說“秀”多多少少折射出一些人的玩世態度,那麼“債”則體現出對踐行道德誠信的自省自覺。當每個人都把行善踐諾當作心中的“債”,建成道德誠信的社會就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