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礦工會困境下打造煤礦特色文化品牌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大社礦工會構建以“一種精神、三個突破、五個基點、七種氛圍”為主要內容的“1357”企業文化建設模式,打造特色企業文化品牌,增強礦井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塑造文明、強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社礦新形象。
一種精神。該礦工會立足當下困境下煤礦實際,結合該礦的文化底蘊,進一步規範,培育形成“團結協作,百折不撓,永葆一流”的大社礦精神。
三個突破。尋求質量標準化建設新突破。該礦作為峰峰集團質量標準化建設示範礦井之一,堅持高標準、高境界,全力推進質量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礦井質量標準化動態考核管理辦法,加強現場整治,創建“四個一流”:即一流的施工質量、一流的管線吊掛、一流的瓦斯通風設施監控、一流的機電硐室;尋求數字化礦井建設新突破。積極應用數字通信、數字監控、數字監測新技術,大力實施安全監測“數字化”改造,實現對礦井工況24小時不間斷監測監控,杜絕人為監測不到位的現象,並逐步建設薄麵無人工作麵、無人掘進迎頭、無人機電硐室,增強礦井安全的可控性,積極推進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尋求企業識別係統新突破。在全礦井統一規範“企業理念、視覺、行為”三大係統,充分挖掘提煉企業文化資源,培育具有大社礦特色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軟實力,引領企業可持續發展。
五個基點。以學習為基點,打造學習型企業。教育幹部職工樹立“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的理念,逐步形成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氛圍。不斷完善職工教育培訓規劃,健全激勵機製,多層麵、多領域選拔培養一批關鍵崗位上的技術骨幹、解決生產難題的技術尖子和掌握絕活絕技的技能人才,鼓勵職工自成才學、自覺成長,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以創新為基點,推進三大創新。推進技術創新。不斷健全人才選撥、培養、使用、引進製度,鼓勵科技人員進行技術創新的政策,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加大對礦井關鍵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應用,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在生產係統優化、開采工藝、礦井災害防治技術、提高煤炭回收率等方麵積極創新,使礦井科技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推進管理創新。要按照建立現代化企業製度的要求,對礦井進行包括觀念、文化、企業體製、經營機製等管理方麵的創新,實現管理機製的創新和再造,形成老礦井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推進製度創新。創新完善製度體係,在安全、生產、經營、產權製度等方麵不斷創新,積極探索企業管理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手段、新載體,推進企業組織製度的不斷完善;以宣傳為基點,提升該礦形象。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麵宣傳為主的方針,強化多媒手段,正確把握輿論導向,對準基層,瞄準一線,真實反映幹部職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真實報道老礦煥發新景像創新發展的偉大實踐,全力推出一批有分量、有影響力的稿件,不斷提高宣傳報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擴大該礦的形象宣傳;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基點,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德”教育,開展爭當社會好公民、崗位好職工、家庭好成員、個人好形象“四爭當”活動,選樹起一批各層麵的道德建設先進典型,以點帶麵,推動道德建設的深入開展,提升職工的整體道德水平;以效益為基點,真正讓職工享受企業的發展成果。抓好“開源”、“節流”。“開源”,加強煤質管理,合理煤層配掘、配洗,提升煤質發熱量和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節流,狠抓“節支”,降低生產成本。狠抓非生產性開支,控製費用支出,堵塞管理漏洞,以效益最大化,實現效益與職工共享。
七種氛圍。營造爭誌氣、提士氣、樹正氣、長骨氣、聚人氣、保和氣、揚名氣“七種氛圍”。職工爭誌氣、提士氣。教育職工樹立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不氣磊,不懈怠,要有在困境中奮力拚搏,越挫越勇的士氣,以必勝的信念,打造峰煤大社礦人的美好未來;幹部樹正氣、長骨氣。領導幹部對事對人要公平公正,樹立良好的形象、風氣,要高風亮節,要有正派的生活思想作風,經得起金錢美色的誘惑,能夠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建立一支有正氣、有骨氣的幹部隊伍;企業聚人氣、保和氣、楊名氣。積極與地方政府、上下級單位、各大研究院所、大專院校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幹部職工上下同欲、上下和氣,相互理解,形成和諧的幹群關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將大社礦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內部、煤炭係統,把大社礦從一個發展57年老煤礦打造成在困境下挺得住撐得起標準化示範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