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在飛翔的人
忙與迷茫一直是大學生口中對現狀的描述,每天過的很累,卻在驀然間發現自己並未得到什麼;偶有放縱也不過是空虛的沸騰或短暫的逃避。有時甚至覺得活得有幾分難堪,怎樣才能活得自在瀟灑呢?或許與唐龍學長遇見後會有更深的感悟。
他是那個四年如一日六點準時起床到勵誌園晨讀的青年,直到一種自我磨練變成了習慣,一切努力也就順水推舟。很難想象堅持這份”不頹廢“的理由是什麼,唐龍給出的答案是“我想與眾不同!”當很多人沉溺於網絡時,唐龍不願墮落,因為他心裏清楚:“一個人隻有產生足夠的價值,你的夢想才有價值。”很多時候我們活得太放肆,不懂得圓潤自己,兩隻眼睛看外界太多,審視自己太少。這份超脫於二十歲青年的淡定源自於對於國學的深究。唐龍熱愛國學,“我是一切的根源”是他不變的人生信條,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在任何情況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不是一種妄自菲薄,而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機遇,是自己給予自己的一份禮物。這份從古人那裏吸取的淡泊,一直是自己的老師,融入於生活的方方麵麵:他的謙卑,他的批判,他的自由。當很多人都把唐龍作為榜樣時,他卻把一聲聲“慚愧”放在嘴邊,縱然一句“成功而不自知”可以姑且讚揚一下他的謙虛,但那份從靈魂深處釋放的謙和卻是那麼有人格魅力。當“娛樂至上”成為校園的甚至社會的一種風氣,他卻冷靜的批判這一切,很好奇的問他“如果周圍人都打遊戲,你不參與其中會不會顯得太不合群?”唐龍說:“如果你真的不願嚐試自然沒人逼你,一開始別人會看不慣你,可時間長了,你的堅持就會換來別人的佩服。”他的批判思想總是能指引他做對的事情,“不盲從,不急於奔跑,堅持對的事情不僅會得到別人的認同,也會影響他人。”說到這裏,終於可以明白唐龍的大學為何會不心力交瘁卻又足夠完美,因為他的靈魂是自由的,是不受束縛的,選擇永遠聽從心的安排,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讓自己的靈魂飛起來,這聽起來很玄妙,但隻要做自己,或許有一天我們可以享受生活而不僅僅是度過生活吧。
除了國學修養的人格魅力,他的孝也足夠我們深深地佩服。大學以後他便完全獨立,自己做兼職,做營銷,開源節流,未向家人伸手要錢;大四將父母從家裏接到徐州,讓他們看看外麵的世界;我們能做的學長都做了,我們做不到唐龍也竭盡全力。他的父親身體不佳,他便尋找最新的醫學信息,為父親按摩,食療,談到父親的身體漸漸好轉,唐龍眼中閃爍著自豪和由衷的快樂幸福。在外界眼中,唐龍已經足夠孝順了,但他卻不這麼認為,中國古代把孝分為四個層次,而他說自己隻是做了份內的事。對於他而言,讓周圍的人快樂很重要:”如果愛你的人都不快樂,你還會快樂嗎?”是啊,有時候我們會把親情,孝道當做束縛我們的東西,因為父母在不遠遊,我們似乎實現不了好男兒誌在四方的夢想,但隻要把父母放在心裏,那個人才是善良的,才值得深交,父母是我們的根,作為一棵樹,就算枝葉再茂密,若是沒有了根,那也絕對不能立足。我們沒有理由拒絕孝道,這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我們不能忘本。
唐龍的大學生活裏還有很多豐富的閃光出。他演講的熱愛堪稱癡迷,他曾經不花一分錢用演講的方式,一路得到募捐進行了不回頭的旅行,不僅主動克服內向的性格放聲呼喊,還主動參加培訓,參加各種演講比賽,鍛煉自己,讓自己成為自在外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