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煤礦:技術創新成為發展﹃新常態﹄
麵對嚴峻形勢,王村煤礦在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上,以開展“金點子”、“創新源”活動為契機,鼓勵全員勇於創新,實現降本增效,並讓技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新常態”。
該礦推行“無縫對接”創新機製管理辦法,在全礦範圍內下發“創新源”征集表,鼓勵職工在本職崗位上提出創新創效方案。為保護產權,該礦設立“金點子”(創新源)征集箱和創新征集“短信通道”,職工可以結合自己的崗位對工藝、設備、作業方法、技術等進行合理的建議,礦井於每月25日對征集箱的“金點子”進行彙總。基層單位每月都會召開一次“月創新例會”,對本單位的創新源進行討論、確定,於每月30日將紙質版上報創新管理辦公室。由創新管理辦公室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創新項目進行現場打分,按照平均成績對項目進行等級劃分。並對技術含量高、應用效果好、推廣範圍廣的小改小革項目給予相應的獎勵,充分調動了職工參與創新的積極性。
技術創新無處不在。一個由廢舊油桶、廢舊錨杆、減速箱等組裝而成的擋車欄控製裝置,成本不足1000元,但一年卻可以節省近百餘萬元,這項由該礦綜一隊問書記經過多次試驗成功改造的“小發明”,讓小劉師傅嘖嘖讚歎,“礦上以前使用的擋車欄每次提放車輛時都需一名工人將其拉起,運輸完成後將擋車欄放下。吊桶在巷道中隨意安裝放置,影響人行通道使用,作業人員稍不注意就可能碰到吊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同時連接吊桶的鋼絲繩需要固定好,固定不好有時會損壞電纜或其他通訊小線。工人們幹活都心驚膽戰的,生怕出錯引起02manbetx.com 。後來,問書記創新設計了擋車欄控製裝置,使用5mm(1120x210)的鋼板,在其兩邊各焊接一個固定座,其中一頭用來固定油缸的尾座,另一頭固定轉軸,在其轉軸上安裝兩個輪子。通過控製片閥使油缸的伸縮(動力源為壓力水),實現直線運動轉成圓周運動,從而達到控製擋車欄的升降的目的。油缸排出的回水接到噴霧上,達到巷道滅塵,降低煤塵對作業人員的傷害。既為大家夥節省了力氣又排除了安全隱患。
持續蔓延的煤炭市場“寒冬”激發了該礦廣大幹部職工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的積極性。像擋車欄控製裝置這種創新項目在該礦比比皆是,職工們紛紛在本職崗位上尋找創新源,掀起了新一輪的創新風暴,助推企業早日實現扭虧脫困。
(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