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合礦業:追尋紅色記憶 弘揚抗戰精神
澄合礦業:追尋紅色記憶 弘揚抗戰精神
“父親這一生是光榮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對黨對祖國無限的熱愛、無限的忠誠,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是一個好黨員,更是我們的好父親。”在近日澄合電視台播出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雷有倉人物專訪中,雷有倉的兒子這樣評價自己的父親。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七月份以來,澄合礦業公司新聞中心通過尋訪老一輩革命戰士、以自己的親身經曆講述抗戰故事等活動,將老革命的英雄事跡以文字和視頻的形式在澄合電視台、礦工報、澄合網等三大媒體進行播出刊載,讓廣大幹部職工在重訪紅色遺跡與回顧崢嶸歲月中接受抗戰精神的熏陶。
雷有倉,1924年2月出生在馮原鄉南長寧村。2001年,年逾古稀的雷有倉利用五年的時間,編製了《清白人生風雨路》一書,書中重現了抗戰曆史遺跡,癡心傳播偉大抗戰精神。1940年,完小畢業後,雷有倉開始為黨做地下工作,任聯絡員,負責聯絡工作。參加革命以來,雷有倉巧妙成功掩護了楊力生等數十名共產黨員的安全。在彭德懷部署並發起的澄合、荔北、永豐三個戰役中,雷有倉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為我軍送情報、送軍糧、組織擔架隊。1948年8月9日,彭德懷在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的陪同下,住在雷有倉和他的鄰居家,雷有倉有幸見到了久負盛名的彭老總。彭老總向雷有倉興致勃勃地了解了馮原的一些情況,鼓勵雷有倉要堅定的跟黨走、好好幹,並說:“澄合戰役打得好,形勢是對全國解放有利的,老百姓很快就能過上安寧的日子了!”………..在采訪中,采訪團的記者被雷有倉同誌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正是因為有像雷有倉這樣的老一輩革命者的浴血奮戰、艱苦奮鬥,才有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采訪團中的一位記者說。
為了使革命事跡更具真實性、生動性和說服力,澄合新聞中心人員奔走於礦區的各個角落,多方尋訪老一輩革命戰士的親朋、戰友,千方百計挖掘有關史料,進一步完善素材、充實細節。在采訪中,筆者還了解到這樣一個情況:專訪播出的抗爭時期的老黨員,現年已經91歲高齡的老革命戰士——姚明德,15歲時姚明德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打入國民黨政權內部,灰色自己,等待時機,廣交朋友,以利工作。”這是當時黨組織給姚明德的“潛伏”工作指示。由於是“潛伏”工作,個人資料留存下來的很少。為此,工作人員多方尋訪姚明德的親屬,一點一點地“還原”姚明德革命的軌跡和心路曆程。不到2000字的人物事跡,卻是采訪團人員花費了數周時間深入挖掘而來。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由於檔案資料積存積累很少,為了幾張舊照片,我們常常要輾轉很多次。比如,這張老照片,就是我們從老同誌手中‘挖’出來的。”新聞中心相關負責人指著電視上播出的一張舊相片笑著告訴筆者,有時候,哪怕從厚厚的檔案裏翻到一個抗日戰士的人頭像,哪怕隻有小一寸那麼大,都會如獲至寶。
“抗日戰爭時期存活下來的人都已垂垂老矣,在采訪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老黨員對黨的忠誠、對紅色事業的堅定信念,胸懷憂患、自覺擔當重任的精神品格以及奉獻終身、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懷。”在采訪過程中,采訪團成員交流著各自采訪的體會。
“偉大的抗戰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開展思想教育的生動素材。我們希望通過對老一輩革命戰士進行專訪,讓年輕人更好地了解曆史,認識曆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傳承優良的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複興夢做出積極貢獻。”澄合新聞中心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自七月份至今,澄合新聞中心共采訪王誌敬、姚明德、雷有倉等老黨員十三名,老一輩革命者的英雄事跡一經播出刊載,就引起了強烈反響。“看完他們的專訪,我深受感動,也深受教育。我們不僅能深入了解曆史,更能激發愛國愛企愛家的熱情,我們要積極向老一輩革命戰士學習,把他們對工作的熱忱帶到我們的工作中,把中華民族英勇不屈頑強拚搏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觀看完人物專訪後,職工們紛紛表示。(李順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