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下的是名字,更是責任!”——記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總醫院病理科副主任張偉
你肯定聽過“主刀”的外科醫生,聽過“開處方”的內科醫生,但相信很多人對病理科醫生會所知甚少。病理科的主要任務是在醫療過程中承擔病理診斷工作,通過活體組織檢查、脫落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為臨床提供明確的病理診斷,確定疾病的性質。說簡單了,病理科醫生就是用高倍電子顯微鏡在細胞組織切片中尋找特征規律,進而確定病體組織性質的醫生。總醫院病理科副主任張偉便是其中的一員。
張偉為“增效”做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上的貢獻,更多的是讓千萬個患者得到正確治療這一巨大的社會效益。“我們那時以手工製片、光鏡03manbetx 診斷為主,而我們現在使用的病理03manbetx 儀器,全是國際上最先進的。以前,我們科室每天僅處置兩到三例病理切片,全年不超過千例,而現在年均達到了13000多例。”回想起當年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張偉感慨萬千。
走進張偉的工作間,除了醫院常有的消毒水的味道,滿屋子都是高倍電子顯微鏡、冰凍切片機、自動免疫組化機等高端醫學設備,工作台上整齊地碼放著厚厚的組織切片、病理報告和專業的醫學雜誌與書籍。張偉指著病理報告對記者說:“患者能不能得到及時、準確的診斷及規範的治療,有時全靠病理診斷這一紙報告。”
病理醫師的成長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一般需要5年時間才能簽發初步病理報告,10年時間才能獨立簽發病理報告。當一名病理醫師,必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病理醫生本科專業必須是臨床醫學,而碩士學位就要修滿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兩個專業。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張偉專程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進修學習,這使他在手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免疫組化病理診斷及活檢疑難病理診斷等方麵的技術突飛猛進。近年來,由張偉完成的病理診斷總數達上萬例,病理診斷明確,內容充實,格式及術語規範,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及時準確的病理信息。
張偉擔任病理科副主任以後,依然還承擔著繁重的病理活體組織檢查、手術中快速冰凍檢查等工作。他還參加全市各醫療單位的病理疑難病例會診,用他所掌握的特殊染色技術、免疫組織化學等診斷技術,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在“遼寧省醫學會組織的全省病理讀片會”上,張偉每年都會為全省各醫院的參會者做現場講座。
張偉說:“病理醫師這種職業就是在‘走鋼絲’,對待每一個切片都像是在如履薄冰,沒有高超和過硬的技術,絕對幹不好。我們平均每天要看七八十個病例,一年要發1萬多份病理報告,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心與良心比什麼都重要。”
一個小小的切片可以鑒定出的疾病多達幾百種,要想從變化多端、排列複雜的細胞中尋找到特性與規律,張偉絕對是明察秋毫。一次,省內一家醫院送來一例病理03manbetx 報告,已經輾轉了幾家醫院,都很難做出準確的診斷。患者眼皮上方長有米粒兒大小的腫物,經過張偉縝密03manbetx 後得出結論為“眼皮下淋巴腫瘤”。經過及時手術治療,患者不僅防止了淋巴腫瘤的擴散,而且還保住了眼睛。當患者知道這份病理報告是由張偉做出來時,專門跑到醫院向他致謝:“謝謝張醫生,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還有一次,一位外地患者經過多次檢查,都難以準確診斷出病情,隻好找到總醫院病理科做病理分析。張偉經過病理切片分析後確定,患者是胃粘膜癌變,隨後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身體恢複得很好。
類似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而張偉與同事卻幾乎每天都在經曆著。看完一個切片後,張偉在病理報告單上清楚地寫下了病理結果,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簡單的兩個字,他寫得有力且緩慢。張偉說:“病理分析十分重要,我簽下的不僅僅是我的名字,更多的是一位病理醫生的尊嚴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