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榮:寫在建礦60周年
今年是我礦建礦60周年,我作為二礦職工,心情非常激動。1957年,我隻身一人從老家來到二礦當工人,在這裏工作生活了60年,這裏是我的第二個故鄉。
上世紀50年代的礦區,一片荒涼,四處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礦工住的是幹打壘房,晚上用蠟燭照明。但對於我來說,卻感覺像掉進了福窩,因為礦上的條件再艱苦也比農村強。在老家連吃的都沒有,當工人能吃上白麵饅頭,簡直像做夢一樣。
1960年,國家進入困難時期。當時我一個月隻有29斤口糧,還要響應上級的號召,每月節省2斤。那幾年我幾乎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有一年春節,我值夜班,又冷又餓地苦熬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和我一起值班的領導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白水煮麵條:“小杜,吃點熱麵條暖和暖和。”“領導您……。”“沒事,我飯量小,夠吃。”我接過碗,頓時鼻子一酸,淚珠順著麵頰滾落下來。大家有所不知,當時領導買飯也要排隊,憑票購買。那碗麵條可是他從牙縫裏省下來的呀!這件事我至今都記得。
我對礦山這片熱土的感情是根深蒂固的。在二礦工作的幾十年中,我和我的礦工兄弟幹著平凡的工作,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業績,有的隻是奉獻,無言的奉獻。但我這一生都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崗位,不怕吃苦不怕累,幾十年如一日,就這麼堅持著走了過來,也是值得自豪的。
六十年,二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如今已從昔日年產隻有21萬噸的小礦發展成現代化的大型礦井,具備300萬噸的生產能力,這些成績讓我感到欣慰和震驚,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苦盡甘來。如今衣食無憂的我生活過的挺有情趣,和幾個老夥計組成了鑼鼓樂隊,常常聚在一起敲鑼打鼓扭秧歌。閑暇時,我還挑燈伏案爬格子,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我甭提多高興了。
值此二礦建礦60周年之際,我寫出一首小詩,以表達對礦山的熱愛之情。
礦山頌
如今二礦立中州,當年卻是荒草坡。
改革開放幾十年,昔日荒山添錦繡。
礦井發展步步升,環境怡人礦貌新。
烏煤滾滾變成金,職工心裏樂開懷。
礦山景色美如畫,平安大道燈如晝。
棚戶改造增新色,安居樂業花飄香。
如今已過花甲年,奉獻餘熱再發光。
作者:退管中心 杜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