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敏:飛出心靈的讚歌
暮春的夜色裏,小區主幹道兩旁的路燈和高大整齊的樓房一起靜默著,飯菜的香味從窗戶裏飄出,鄰裏街坊悠閑地來回走動,街燈下忽短忽長的身影,都給這夜色平添了更多的暖意。高大的梧桐樹上開滿了淺紫的燈籠花,香甜的味道彌散在每一寸空氣中。枇杷樹上已經掛果,透過燈光,這些個墨綠堅硬的小精靈們正調皮的嬉戲著,這就是現下美麗的幸福花苑,我溫馨的避風港,當初的她完全不是如今這副模樣。
那是遙遠的1987年,二礦已建成投產32年,得到國家農轉非政策的照顧我們來到這裏,唯一的一棟家屬樓就是現在的13號樓還尚在籌建中,剩下的全都是參差不齊、挨挨擠擠的小平房,幾乎每家都是老少幾代擠在一起。縱橫交錯的水泥路高低不平,遮蓋下水道的水泥板之間大都有兩指寬的縫隙,並且很多是活動的,不僅能清楚的看到下麵黑髒的汙水,而且危險無處不在。就算公用廁所的環境再髒亂差,也得天天排著隊……
隨著大環境的日新月異,二礦黨政逐漸把提高職工生活水平的問題放在了緊要位置,一幢接一幢的家屬樓拔地而起,到1997年左右,小區已經初具規模,參加工作到了固定年限的二礦職工都可以分配到一套住房,大家的幹勁空前高漲,人均收入等各項指標也都達到了頂峰,那是段睡夢中都能笑醒的歲月,至今回想仍讓人久久品念。現下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小區的地理位置、環境、綠化、服務等條件,都使很多人羨慕,這些無不滲透著礦黨政對職工無言的愛和關懷。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感謝二礦的前輩們,是他們無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工作,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我愛我們的二礦,我的小區,我甜蜜的家園。
70多歲的老父親,在掘進工的崗位上一幹就是26年,說起自己當年的經曆,談到二礦的往事,仍滔滔不絕,神采飛揚。那時間井下條件差,機械化程度低,生活水平也跟不上,職工們往往天不亮就得揣上兩個火燒皮下井,渴了,就著喝口順煤層流下的“淋浜水”,每天都是固定的一套流程:打眼,放炮,放煤,攉煤。當看著黑亮的煤順著皮帶流向煤倉的那一刻,我甚至能看到那群光膀漢子憨厚的笑臉。遇到洞口小的地方,連帽鬥都過不去,什麼樣的苦累急、難險重,他們都經曆過。80年代中後期,煤采到西斜,從換上衣服到到達指定工作麵,得走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沒有強大的意誌力支撐和熱情,上個班那就是活受罪,不少新招的職工因此望而卻步。可我記憶中的父親,幾乎月月滿勤。成年累月的超負荷勞動和簡陋的工作環境,對父親和其他工友們的聽力和呼吸係統都造成傷害,致使很多老礦工都落下了職業病。可從他們那幾代人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豁達、樂觀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正是他們的這種精神鼓舞和鞭策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二礦人,朝著“走和諧發展之路,建安全高效礦井”,不斷攀登,贏得一個又一個殊榮。
父親告訴同為礦工的兒子,如今每當洗澡經過礦上入井長廊的時候,他都很羨慕,井口文化長廊寬闊,敞亮,一塵不染,親情寄語、入井須知、安全漫畫掛滿了整個長廊……這是他們以前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事。所以他經常告誡我們:“二礦對得起咱,咱也不能虧了他,條件這麼好,上班好好幹,別給領導找麻煩。”以前,父親在工作時,飛揚濺起的炮殼刺進了他的眼睛,造成他右眼失明,可沒人看出他的無奈和悲傷,倒一如往常的樂觀、豁達,我問他從業幾十年的感悟,他說:“那活算個啥,都不是個事。”頗有“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豪邁。可談到那些他熟識或聽聞的在井下獻身的工人時,他就起身了,並且長久的沉默。是啊,二礦不會忘記他那些英勇的好兒女們,我們更不應該忘記。
二礦從一個呱呱墜地的新生兒,曆經滄桑60年之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企業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們更要萬眾一心,克難攻堅,積極應對礦井自然災害日益加劇、經濟持續下行等嚴峻挑戰,實現安全穩定健康發展。“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我們堅信:無論何時,出路永遠比困難多!
作者:勞動服務公司 郭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