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波:月是中秋分外明
月是中秋分外明
李曉波
今天臨出門前,女兒韻兒攔住我,“眼看著又到中秋節了,您就沒打算有什麼表示麼?”驀然驚覺,站在眼前的17歲女兒已出落成高挑美麗的大姑娘啦。
中秋節,是一年裏女兒最高興的節日,因為那天是她的生日。
女兒出生那年,我從煤礦辭職到溪口小鎮做著水麵加工生意,因為初入行、手藝差、顧客少,慘淡經營,連維持簡單生活都很困難,往往是當天連本帶利掙多少花多少,日子雖然清苦但卻過得很快樂,因為女兒恰逢其時地來到了我的身邊。
因為生活困難的關係,加上她媽媽本身體質就差,所以缺奶,隻能買些二三十塊錢一袋的低等奶粉衝飲,或是舂米漿給女兒喝,因為經驗不足而米漿又常常熬糊也沒熬熟,弄得她經常拉肚子,但也許是女兒天生的福相吧,再多的磨難對她的身體卻沒多大的影響,依然健康茁壯地成長著。
女兒小時候的趣事挺多,現在想來還忍俊不禁。記得大概是她一歲左右吧,一個朋友結婚,我們一家人都去了。到吃飯的時候,女兒和她的媽媽坐在一起,在吃飯的時候,挨著的一個客人看我女兒長得伶俐逗了她一下,沒成想吃飯的時候卻為此吃盡了苦頭,隻要他一伸筷子,我女兒就伸手扯他的衣袖,直逗的一桌人哈哈大笑。最後,她媽媽將桌上白砍雞的雞腿拈到她手裏,她雙手捉住雞腿忙於去吮味兒去了,這位客人才得以麻溜地吃菜喝酒。
還有一次,我們一家到鄉下朋友家去玩耍。好動的女兒喜歡小動物,捉了幾隻蝸牛放在荷葉上,邊乘車邊興味十足地看它們在荷葉上爬行。車行一段,蝸牛大概是累了,蜷縮成一團不動啦。“哎呀,糟了,小蝸牛暈車了!”女兒一聲驚呼瞬時引爆全車人的笑點,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後合。
那是烙印在我記憶裏的一個個鏡頭,我想我的一生都會因這美好的回憶而充滿希望和快樂;那是刻印在我生命裏一段段快樂的時光,我想即使到老,我也會記得那一個個中秋之夜,我引領著小小的女兒指著天上的月亮,柔聲細氣地給她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慷概激昂地給她朗誦《水調歌頭•中秋》的情形,即使到老,我也會記得在中秋圓月清輝映照下和女兒在溪口小鎮農貿市場裏那些嬉戲、笑鬧的時光,“家有一小,如有一寶”,生意場上再多的委屈,人生路上再多的不如意,都在那脆生生的笑聲中消弭無形啦。
女兒很聽話也很懂事。後來我和她媽媽重新回到煤礦上班,因為工作地點離家有一段距離,就將她寄托在了朋友家裏,我們一家人隻在周末回家團聚兩天。每次我去接女兒,朋友都會笑盈盈地誇她懂事,知道幫著阿姨收碗筷,知道指導弟弟妹妹做作業。就這樣,小學、初中、高中,轉眼到了高三,女兒在我們的日常擺談中知悉了煤礦經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於是強著性子毅然決然地終止了寄宿在別人家的生活,要求我們把她外婆接來為她煮早飯、和中飯,因為要上晚自習,她把夜飯定在了學校吃。“這樣,應該可以節約一點了吧!”看著過早學會為家庭生計謀慮的女兒,我無語凝噎,隻好忙不迭地點頭。
乙未年中秋之夜,舉杯,對著女兒和愛人,就著漫天月色清輝飲下醇香的桂花酒。明年,中秋女兒就將遠離父母在某個大學校園裏過生日了,從此以後,她還將畢業、就業、成家、立業,以後的每一個中秋之夜,我們還會有這樣舉杯對酌、談笑風生的閑情與快樂麼?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月是中秋分外明”,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你在哪裏,女兒,你都是我一生中最親的人,也是我這一生的寄托、期望和掛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