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分抱怨 多一份責任——下基層體驗生活心得體會
9月17日下午2點,我作為後勤科室首批下井體驗男職工中的一員準時到調度室報到,我們一行11人到井下體驗一線工人的工作環境的惡劣及工作的艱辛。要下井了,我們換上厚重的工作服,頭上戴著礦燈礦帽,腰帶上吊著沉甸甸的自救器和礦燈,在安全監管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井口。剛才我們還手忙腳亂的大汗淋漓,伴隨著罐籠的迅速下降忽然一陣涼風襲來,渾身一顫,不到2分鍾的時間我們便到了井下,正式開啟了此次“地下之旅”。
在井下走在寬敞的大巷上,看見牆上懸掛著一張張文明安全警示標語,上麵展示著一個個安全常識,原來這就是我們公司的井下文化長廊,這不僅美化了井下環境,而且可以使工人師傅在上下班途中接受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從而使安全生產知識潛移默化的融入到他們的腦海裏。隨後途經15118進、回風工作麵、15100回采工作麵、15120掘進工作麵和西域開拓工作麵,全程20多裏地,僅僅是走下來我們就筋疲力盡。行進的過程中,每隔一段就會看到一些機械設備、縱橫交錯的鐵軌和忙碌的工人師傅。我們來到15100回采工作麵時,井下綜采隊正好開動機器生產,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巨大的粉塵和刺鼻的氣味撲麵而來。看著忙碌的工友那沾滿了煤屑和略帶疲憊的麵孔,真切地了解到了一線職工工作狀況,體驗到了一線職工艱辛的作業環境,感受到了一線職工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
從井下上來,有種重見天日的感覺,看著自己流滿汗水、沾滿煤灰的臉,讓我身心俱疲。但近四個多小時的“地下之旅”,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身體的疲憊和井下勞動的艱辛,更是心靈的震撼及對工作態度的思考——少一分抱怨,多一份責任。
大家都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隻拿這點錢,憑什麼去做那麼多的工作,我幹的活對得起這些錢就行了,多一點我都不幹”。通常情況下,許多職工都會有這樣的抱怨,抱怨公司管理製度過嚴,抱怨公司的工資福利跟不上其它單位等等。特別是如今的煤炭形勢持續低迷,麵對這樣的形勢,我們對目前的工作也許已經激情漸退,甚至抱怨叢生。但是看到井下工友在艱苦的工作條件下,依然愛崗敬業、任勞任怨、艱苦奮鬥、頑強拚搏、忘我奉獻時,我們後勤機關人員還有什麼理由去抱怨。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抱怨工作繁重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在暗無天日的井下,有一群人在揮汗如雨,忘我工作;當我們取得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時,我們是否想過,在煤灰彌漫的井下,有一群人日複一日,無私付出。比一比他們的工作條件,看一看我們的工作環境,我們更應該加倍的努力工作。
當前,煤炭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公司的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各項任務依然艱巨繁重。麵對不斷下行的煤炭市場,麵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我們後勤機關科室的人員更應該少一分抱怨、多一份責任,在工作中勇挑重擔,用自己最大的熱情去工作。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合拍,為“打造本質安全型現代化礦井,走內涵式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積極作為,建功立業,共同幫助我們的龍礦大家庭挺過困難、渡過難關,真正實現“並肩前行同創一流礦井,攜手追夢共建美好家園”的美好願景。
(來稿:黨辦 朱永慶 攝影/李子木)